心包穿刺術

心包穿刺術

心包穿刺術是藉助穿刺針直接刺入心包腔的診療技術。其目的是:1、明確心包積液的病因。2、抽取心包積液,以解除填塞症狀。3、心包腔內注入藥物。

基本信息

手術目的

心包穿刺術心包穿刺術
(1)引流心包腔內積液,降低心包腔內壓,是急性心包壤塞症的急救措施。

(2)通過穿刺抽取心包積液,作生化測定,塗片尋找細茵和病理細胞、作結核桿菌或其他細茵培養,以鑑別診斷各種性質的心包疾病。

(3)通過心包穿刺,注射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洽療。

適應症

心包腔穿刺術常用於判定積液的性質與病原;有心包填塞時,穿刺抽液以減輕症狀;化膿性心包炎時,穿刺排膿、注藥。

用物準備

常規消毒治療盤;無菌心包穿刺包,內有心包穿刺針(針座接膠管),5毫升和50毫升注射器,7號針頭,血管鉗,洞巾,紗布;其它用物如1%普魯卡因,無菌手套,試管,量杯等;備用心電圖機,搶救藥品,心臟除顫器和人工呼吸器。

操作方法

心包穿刺術心包穿刺術
1、術前作普魯卡因皮試。向病人說明穿刺目的,消除緊張情緒,必要時給鎮靜劑。
2、病人取半臥位,檢查血壓和心率,並作記錄。
3、穿刺部位:
(1)劍突下與左肋緣相交的夾角處;
(2)左側第五肋間,心濁音界內側1—2厘米處。
4、常規皮膚消毒,打開穿刺包及無菌手套,協助醫師穿刺。
5、術者鋪巾,局麻後,持穿刺針並用血管鉗夾緊膠管按選定部位及所需方向緩慢推進。當刺入心包腔時,感到阻力突然消失,並有心臟搏動感,即固定針頭,助手協助抽液。
6、抽液完畢,若需注入藥物,將事先準備好的藥物注入後拔出穿刺針,局部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

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適應證。因此術有一定危險性,應由有經驗醫師操作或指導,並應在心電圖監護下進行穿刺,較為安全。
2、術前須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確定液平段大小與穿刺部位,選液產段最大、距體表最近點做為穿刺部位,或在超聲顯像指導下進行穿刺抽液更為準確、安全。
3、術前應向患者作好解釋,消除顧慮,並囑其在穿刺過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術前半小時可服安定10mg與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經原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過100-200ml,以後再抽漸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過快、過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導致肺水腫。
6、如抽出鮮血,立即停止抽吸,並嚴密觀察有無心包填塞出現。
7、取下空針前夾閉橡皮管,以防空氣進入。
8、術中、術後均需密切觀察呼吸、血壓、脈搏等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