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薩瓜德羅河

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它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

命名來源

湖上的浮島的的喀喀湖的名稱來源與當地的印第安人語言,可能是“美洲豹的山崖”或者是“酋長的山崖”的意思。

地理概述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的安第斯山脈的普納高原北部,湖面達海拔3821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湖水面積大約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處達280米。平均水溫13℃。湖中有日島、月島等51個島嶼,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的的喀喀島有印加時代的神廟遺址在印加時代被視為聖地,至今仍保存有昔日的寺廟、宮殿殘跡。的的喀喀湖區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馬鈴薯的原產地。 周圍群山環繞,峰頂常年積雪,湖光山色,風景十分秀麗,為旅遊地。

有25條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條德薩瓜德羅河從湖中流出到另一內陸鹹水湖波波湖,只帶走入湖水量的5%,其餘水分主要由大量蒸發消耗,但的的喀喀湖仍然保持是一個低含鹽度的淡水湖,主要鹽分被德薩瓜德羅河帶走。

湖盆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達193公里,湖面最寬達80公里,東南部有一伸入湖面的半島,將湖水分為兩部分,通過蒂其納峽口連線,西北部較大的部分玻利維亞人稱為丘奎托湖,秘魯人稱為大湖;東南部較小的部分玻利維亞人稱為維尼亞馬卡湖,秘魯人稱為畢克諾湖,湖水從小湖流入德薩瓜德羅河流出注入波波湖。從西岸秘魯的普諾到南岸玻利維亞的瓜基之間有定期的班輪航運來往。瓜基到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之間有鐵路,普諾到太平洋沿岸之間也有鐵路,是玻利維亞出海的重要通路。

的的喀喀湖形成於古地質時期的第三紀,在強烈的地殼運動中,隨著科迪勒拉山系隆起及巨大的構造斷裂,在東科迪勒拉山脈和西科迪勒拉山脈之間,形成了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構造盆地。的的喀喀湖就位於該構造中。經過第四紀冰川作用,湖區更加絢麗多姿。湖水源於安第斯山脈的積雪融水。有25條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一條是自西北注入的拉米斯河,約提供湖水補給總量的五分之二。烈日和燥風使湖水蒸發量極大,經德薩瓜德羅河排出的湖水量只相當於入湖水量的百分之五。湖內有41個島嶼,著名的有太陽島和月亮島。島上有印第安人的古蹟。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為“聖湖”。

自然環境

的的喀喀湖海拔3812米,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00米,最深處可達256米。湖水呈淡綠色,清澈見底。湖泊的3/5在玻利維亞境內,2/5在秘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一個內陸湖,但不同於世界上許多高山、高原上的鹹水湖,而是一個淡水湖。它海拔高而不凍,處於內陸而不鹹。這是因為湖的四周雪峰環抱,湖水不斷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補充,故而湖水不鹹;又因為湖泊地處安第斯山的禁止之中,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冷氣流的侵襲,湖水故而終年不凍。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許多半島和港灣,湖畔水草豐美,湖中魚蝦眾多。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之為“聖湖”。湖中有41個島嶼,其中,位於玻利維亞境內的太陽島、月亮島點綴湖中,兩島的岩石呈棕、紫二色,湖光島色,交相輝映,格外美麗。兩島上有豐富的印第安人遺蹟。月亮島上有公元前的古城遺址、精美壯觀的宮殿、廟宇、金字塔及其它石頭建築物。在秘魯境內的埃斯特維斯島上有新建的一座旅遊者飯店,在此可觀賞湖光山色,頗有樂趣。湖中還有許多浮動小島,這些小島是用當地的香蒲草和蘆葦綑紮而成的。香蒲草堆鋪在一起,浮力很大,上面蓋起簡陋小屋,可以住上幾戶人家。當地的印第安烏羅族就居住在這種浮動小島上,以捕魚為生。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種用香蒲草綑紮起來名叫“淘淘拉”的小船,約有2米多長,可載4~5個人,在湖中游弋。因此,到的的喀喀湖觀察了解烏羅人的生活,又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旅遊生活。
富魚產和飛禽。湖中盛產鱒魚和體長達30厘米的巨蛙,由於灠捕過度,目前秘魯和玻利維亞政府都已經制訂禁止濫捕鱒魚的法令。湖邊盛產高大的蘆葦,當地印第安人用蘆葦編制一種蘆葦船叫“淘淘拉”(如圖所示),只能使用一年左右時間就逐漸被水浸透而放棄。湖面上還有由印第安人用蘆葦編織的一種浮島,人們在浮島上常年生活,打漁,甚至可以在上面種植蔬菜。目前這種蘆葦船和浮島都成為吸引旅遊者的好觀光景點。

周邊地區

的的喀喀湖周圍環有許多城鎮,城鎮中都有古印第安文化遺址,最著名的為蒂亞瓦納科文化遺址。湖岸的印第安人從遠古起使用鳥糞肥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他們在雕刻、建築、冶金、制陶方面都達到很高水平。的的喀喀湖終年通航,是連線秘魯、玻利維亞兩國的交通要道。

蒂亞瓦拉科文化遺址位於的的喀喀湖東南21公里處,海拔約4000米。在那裡可以看到許多巨大的石像和石柱,其中最著名的古蹟是雨神“維提科恰”的石塑像。這裡還有聞名於世的“太陽門”。它是用整塊巨大的石塊做的門,門上有被太陽光線圍著的人形淺浮雕。緊挨著“太陽門”,有座奇特的建築,是用石頭砌成的長方形台面,長118米,寬112米,印第安克丘亞語稱之為“卡拉薩塞亞”。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古代印加帝國祭祀太陽神的祭壇。這裡是的的喀喀湖區藝術的薈萃。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http://eby.cc/Picture/Picture3245.htm

貢獻者(共16名):
clive_zhang、 linxsong、 楔尾鷹、 袋鼠康康、 xysfxyjc、huacailin、 飛鳥相還、攻苦食啖、zy19842006、 564783、鬼畫符、fjd0105、碧海精靈小虎鯨、瞬弟弟、蕭邦11月、王占強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世界之最、淡水湖、印加文明、蒂亞瓦納科遺址、迪奧狄華肯古城、波波湖 關於本詞條的評論(共1條):查看評論 >>

返回頁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