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團結報

在黨的民族工作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創辦的。

辦報的歷史要求

德宏團結報》是在黨的民族工作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創辦的。1952年夏天,省民族工作隊到德宏,開展了系列的民族工作。隨著工作的進展,民族團結、生產發展、對敵鬥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1953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成立。 到1954年,德宏工作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各族民眾覺悟的提高,民族內部原有的階級矛盾逐步突出,傣族地區的民眾開展了自發的抗繳官租運動,農民提出了土地要求,土地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新的形勢,要求黨委加強統一領導,以保證民族工作的健康發展。中共雲南省委決定在德宏邊疆創辦一張用漢文與民族文出版的報紙,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德宏團結報》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創刊的。當時,德宏邊工委還沒有成立,保山、德宏兩個行政區域黨內同屬於保山地委領導,報紙暫由保山地委領導,社址暫定在保山。1956年成立德宏自治州,報社隨即遷至芒市,社址在現州民族出版社社址。

組建報社

1954年,省委決定在德宏創辦報紙後,保山地委領導立即行動,抽調余丹(原地委書記的秘書)任報社總負責人;王孝溶(原德宏自治區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組建報社工作;馬心(原龍陵縣人民政府秘書)負責報社印刷廠的籌建工作。地委組織部在各縣抽調了一批當時在收音站辦小報的年輕同志擔任編輯、記者工作。當時調任編輯、記者的有:黃正德、金尚常、楊繼朝、王啟鴻等人任漢文編輯、記者。方正新(傣)、郗保常(傣)、刀保乾(傣)、排正清(景頗)、孔早蘭(景頗)、尚德祥(景頗)、雷老三(景頗)、密有文(傈僳)、余文朝(傈僳)、雙鋒(傈僳)、余國政(傈僳)擔任民族文編譯工作。省委、省政府極為重視,指示省文化廳立即訂出人、財、物計畫,調撥了一批舊機器及印刷、排字、鑄字、製版的技術工人,他們是普鳳崗(石印)、胡福松(刻字)、詹家基(鑄字)、郭家敏(鑄字打版)、彭代禧(排字)、梁墉(圓盤機)、高國雄(裝訂)、張尚武、覃振邦(照相製版)、劉錚(機電)、黃文元(排字)、王繼祥曹筱三(石印)。他們帶著機器和家人從昆明奔赴邊疆,和報社幹部工人一起安裝機器,書寫石印版、排字打版,在他們的傳、幫帶動下,共同創辦《團結報》。報社第一批民族工人有喬四團(傣)、孟安喊(傣)、麻都(景頗)、郭勒都(景頗)、勒勇(景頗)、餘三(傈僳)、早立業(傈僳)、方亮保(傣)。

創刊

1954年12月下旬,編輯部辦公室和印刷車間夜夜燈火通明,工人安裝機器試機、編輯組稿、排版,余丹、王孝溶組織創刊號版面,撰寫發刊詞,發刊詞以《為邊疆各兄弟民族儘快進入先進民族行列而奮鬥》為題經地委審核通過。1955年1月1日在中共保山地委直接領導下,在報社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團結報》創刊號出版了。象徵著各民族大團結、象徵著民族的進步和發展的第一張自己的報紙終於誕生了,填補了德宏邊疆從未辦過報紙的空白。
創刊初期,各文版特別是民族文版的采編人員都是半路出家,業務素質較低,民文版每編譯一期報紙都需要漢族同志選好稿子,講解大意,編譯以後又口譯為漢語,再讓漢族同志用漢文原稿校對,方可排印。漢文記者既無交通工具,又無採訪的先進設備,加之語言不通,工作十分困難,無不體現辦報的艱辛。但在漢族記者和民族記者之間,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團結共事,同心協力,克服了種種困難,使初創的這張報紙越辦越好,既體現了黨報的作用,又符合人民的心聲。
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出版〈團結報〉的方案》是用當地民族文字(傣文、景頗文、傈僳文)與漢文同在對開四版出報。這在中國僅此一家。四種文字中的漢文、景頗文、傈僳文可以買到銅模,進行鉛印。而德宏傣文自古以來都是手工抄寫,走遍全國也買不到銅模。因此,只能用石印印刷,因為石印不需要銅模。在整個排印過程中,其工序之複雜是可想而知的。
1956年,德宏第一任州長刀京版親自為報紙書寫了標準的傣文字母,派員到上海製作了銅模,使古老的德宏傣文第一次製作為鉛字。從此,《團結報》才告別了石印,改為鉛印,四種文版以不同的期刊分別出報。

曲折發展

《團結報》剛剛創辦兩年,就遇上了“反右擴大化”,一批編輯、記者被打成“右派”而離開報社,使報社元氣大傷,編譯人員奇缺。漢文版除駐縣記者外,在崗編輯只有四人;傣文版只有三人;景頗文版三人;傈僳文版二人。隨之而來的是1958年的“大躍進”。工業農業在大躍進,各行各業大躍進,報紙也不例外,同樣要大躍進。現在翻開1958年的《團結報》合訂本可以看到,一年之內竟三改刊期:由周刊改為周雙刊,不久又改為周3刊,不久又出日報。漢文版四個編輯出日報,工作的強度可想而知。第四版是時事版,編輯兼收訊,晚上收錄新華社的新聞,白天編輯發稿。一、二、三版有稿無稿每人每天都須編出一張報紙。我們的編譯人員,就是這樣廢寢忘食,傾心篤職,歷盡千辛,用心血澆灌著這張與德宏各族人民心連著心的報紙。
1960年,邊疆(德宏)內地(保山)分版,原來《團結報》覆蓋保山、德宏共10縣1鎮;分版後,分兩地出報(即:邊疆版、內地版)。其領導力量、采編人員、印刷設備,都一分為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63年。
1964年4月,州工委書記段華民親自召集《團結報》社的領導及各文版的編輯人員到州工委開會,宣布三條決定:一、《團結報》負責人方致和調州工委農村工作部任副部長;潞西縣委辦公室主任張國棟調《團結報》任副總編輯;二、為了提高報紙質量,《團結報》漢文版由日報改為周三刊;三、為了集中力量辦好報紙,傈僳文版發行量僅70份暫時停刊。段華民同志說,《團結報》只有編輯沒有記者而出日報,真是今古奇觀,所以要改三刊,給大家留點學習的時間。傈僳文版發行量僅70份,打字機列印都可以了,這也是今古奇觀。

“文革”開始,被迫停刊

1966年7月初,州工委工作組進駐報社,宣布:“文化大革命”開始,為了集中力量搞運動,報紙暫時停刊。按慣例,停刊只不過是幾期,誰也不曾料到一張一貫堅持黨的辦報方針,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各民族民眾心聲的地方黨報,竟遭到“史無前例”的劫難,一停刊就是六年。
報紙停刊後,全體幹部職工被捲入運動中。首先是查報紙。創刊以來保存多年的珍貴資料合訂本,全部拿出來,用“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覺悟、“新”的眼光逐張逐版地細查細找,從中找出“毒草”,找“牛鬼蛇神”、找所謂的反動言論。“文革”期間崇尚“新”,“破四舊、立四新”,一切舊的都是壞的,一切新的都是好的。報紙,白紙落黑字,誰也抹不掉。只要用“新”思想、“新”觀點一分析,任何文章,任何人的言論都可以分析成為毒草和反動言論。
大批判一開始,烈火熊熊,眾編輯人人自危。報社全體幹部職工夜以繼日,年復一年,辛勤耕耘創辦的報紙,一夜之間成了“黑報紙”,多年來廢寢忘食、辛勤勞動的成果,統統成為“修正主義”的“罪過”。時事版的編輯,只發新華社稿件,自己不採不寫,總不會有什麼罪過了吧!不然,罪過更大,說他“不全發新華社的稿件是砍掉了毛澤東思想”。編輯遭殃,為報社寫稿的通訊員也不能倖免,有的被打成“牛鬼蛇神”。
1968年底,作為“四人幫”篡黨奪權的“偉大成果”,由“四人幫” 在當地的爪牙一手拼湊起來的所謂“紅色”政權“革命委員會”,在“劃線站隊”的腥風血雨中陸續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被無端撤消。作為州委黨報的《團結報》哪還有存在的餘地呢?
1969年3月初,上級命令:《團結報》除留少數印刷工人和機器設備在芒市創辦潞西縣印刷廠外,其餘全部人員和設備搬遷到保山,創辦《新保山報》,迎接黨的九大召開。經過近一個月的忙碌,3月底搬遷基本就緒。4月1日,黨的九大召開,《新保山報》由此創刊。
《新保山報》辦了一年多就停刊了。當時,為了找點事情給編輯們乾,地革委政工組主辦的內部刊物《政工通訊》(八開四版小報),交報社承辦。地革委政工組宣傳組的人從各大報上選些文章,東拼西湊編成小冊子交報社編排印刷。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71年底。

報紙復刊

1971年,恢復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停刊六年之久的《團結報》於次年復刊。《新保山報》又一分為二:大部分人員、設備留在保山,少數編輯、記者、工人帶著少量設備搬回芒市。三年前搬到保山,三年後又搬回芒市,這一來一去把《團結報》多年積累的家當抖摟得所剩無幾。
1978年,報社規模有所擴大。原來的社址(現民族出版社)已難以容身。為了報紙的長遠發展,州委、州政府決定把原州民幹校所在地劃給報社,也就是現在的社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報社在認真辦好報紙,提高報紙質量,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注重搞好經營管理,改善辦報條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裝修了編輯部大樓,新建了廠房,更新了設備,擴展了業務,創辦了彩印車間,成為德宏首家開辦彩印業務的單位。1984年與雲南省新華印刷廠聯營,成立了德新聯營彩印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彩印業務。1985年增辦景頗族載瓦文報紙。1987年《團結報》更名為《德宏團結報》。1990年安裝了新華社地面衛星接收機;引進電子雷射照排設備,解決了部分排字問題(主要解決排書問題,報紙尚未採用雷射照排)。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德宏邊貿的迅速發展,於1990年在瑞麗市建立了印刷分廠並在姐告設立經營點。1990年11月成立了廣告科,充實人員,專門負責廣告業務,報紙廣告收入逐年有所增加。1991年底,經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德宏州批准,創辦了德宏州廣告公司,成為當時全州唯一的專業性廣告經營單位,為企業牽線搭橋,為振興德宏經濟作出了貢獻,也為報社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990年底,在報社區域臨街面的一塊閒置土地上興建了芒市第一家較為集中的鍍鋅鐵皮簡易經營場所“文興商場”,投資80萬元擴建裝修了編輯部大樓。第三層為編輯部;一、二層全部改建為商場對外出租,為國營、集體、個體經營者提供了經營場所,方便了民眾,活躍了市場。1991年底,隨著全國範圍內經濟熱的掀起,當時社領導班子從解決報社經費嚴重不足這一良好願望出發,預計投資1400萬元將原“文興商場”改建成星級賓館即 “德新賓館”;印刷廠在瑞麗合資籌建“孔雀山莊”。賓館、山莊兩項工程正在建設中突然遇到國家對金融巨觀調控,銀根緊縮,銀行再也無法向賓館提供貸款,致使報社在建賓館僅完成800餘萬元便被迫下馬。
1995年以來,報社行政、編輯部、印刷廠各項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理順。報社黨委班子通過對各種矛盾的分析,抓住了主要矛盾,首先處理好幾個關係:主業和副業,副業必須服從主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必須服從社會效益 ;漢文版和民文版,各文版必須同一內容導向;報社和印刷廠的關係,報社必須對印刷廠實行強有力的領導。社黨委認真分析了報社工作的形勢,明確了報社的主業應該是報紙,其他一切都必須為報紙工作服務的思想。在認清繼續投資賓館已無實際意義,包袱反而會越背越重的情況下,果斷地割斷了在建賓館與報社的經濟聯繫。由於報社資金極度困難,無力投入印刷設備的更新,報紙一直沿用鉛印設備,印刷質量低劣,導致《德宏團結報》在1994年全省報刊質量年度檢審中被評為不合格報紙,按有關規定,連續兩年檢審不合格的報紙,要取消刊號。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報社一方面停止了在建賓館的投入,在全社廣泛開展增收節支活動,另一方面積極與北大方正集團公司成都分公司聯繫,採取先使用、後付款的方式,於9月底賒購了價值120萬元的雷射照排設備,解決了漢文版的印刷質量問題,10月1日漢文版正式採用雷射照排,使當年的報紙順利通過全省年度檢審。
《德宏團結報》創刊以來,由於多種因素,發行量一直較低,且五種文版,報紙成本昂貴,雖然每年財政都給予一定數額的報紙虧損補貼,但仍是入不敷出。特別是1995年新聞紙價格暴漲以來,報社在報紙印刷上每年都需要暗貼40萬元左右。根據這一問題,黨委從端正辦報思想入手,引導幹部職工從新聞宣傳這一特殊行業的實際出發,正確理解和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擺正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位置。明確在全黨全國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歷史時期,報紙作為黨和人民民眾的喉舌,只能圍繞這一中心,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努力做好輿論導向工作,通過報紙宣傳,統一全州各族幹部民眾的思想和行動,而不能本末倒置,忘記自己的職責。在此基礎上,黨委一手抓報紙質量,一手抓發行,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使《德宏團結報》五種文版的發行量逐年回升。1998年 ,漢文版首次突破萬份大關,達到14000份。隨著發行量的增加,宣傳面的擴大,報紙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和肯定,其它地位和威信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影響力擴大,地位和威信提高的社會效益,反作用於經濟效益,不但報紙廣告量、欄目贊助量隨著發行量的增加而增加,報紙成本費用也隨著發行量的增加而降低。1996年以來,漢編室、廣告科實行經費收入承包。1999年完善了通訊、收訊設施建設,上了網際網路,改善了辦報條件,添置了雷射照排設備和民族文字軟體,1月1日起,漢文版增出星期刊,由原來的周三刊增至周四刊;傣、景頗、傈僳、載瓦5種文版報紙全部採用雷射照排印刷,使《德宏團結報》從此告別鉛與火,全部步入光與電的歷程。投資10萬餘元,添置了信封印刷機械設備,為印刷廠的發展增添了後勁。投資46萬元,修建了職工食堂,維修了社區道路,接通了自來水,區分了辦公、生產、生活區域,綠化了環境,使報社工作和生活環境明顯改觀。2000年,為充分利用現代電子傳媒,加大對外宣傳力度,1月1日《德宏團結報》網路版正式推出,每周一期,開闢有本期要聞、圖片新聞、特別報導、經濟廣角、綜合新聞、社會經緯、民族風情、德宏掠影、德宏簡介等欄目。同時,載瓦文版由內部發行改為郵政公開發行。2001年,報社首次對報紙廣告實行風險抵押承包。2002年1月1日,經中共德宏州委和雲南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德宏團結報》漢文版由周四刊改為周五刊,四開四版改為四開八版,平版單色印刷改為輪轉雙色印刷。首次推出了社會、文化、體育、生活、文摘五個周刊,報紙的信息量成倍增長,滿足了各族讀者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了開展文化扶貧,傣、景頗、傈僳、載瓦四種民族文版對原訂戶和民族聚居地區實行免費贈閱。2003年,為了加速報紙采編工作的現代化進程,報社克服經濟困難,優先保證報紙工作,投資20多萬元,購置了23台電腦和北大方正文韜新聞采編系統,為報社各科室配置了電腦。1月22日,電腦采編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漢文版實現采編一體化辦公。8月5日起,漢文版採用日報運作機制,新聞時效大大提高,德宏人在當地的報紙上看到了本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頭一天發生的重要新聞。12月,欣逢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大慶,《德宏團結報》(漢文版)首次推出“特刊”,共出“州慶特刊”七期,其中兩期為彩報。2004年,四種民族文版恢復郵政發行;由職工全額集資建房20套,基本解決了采編人員的住房問題;11月,報紙試行改版,一至八版打通編排,地方新聞大大增加,報紙宣傳更加貼近基層、貼近民眾。
與此同時,還抓了印刷廠的體制改革。《德宏團結報》印刷廠隨報紙的創刊而創立,起初單純為報紙印刷服務,由地方財政根據需要酌 情撥款。1982年,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國營企業利潤留成規定》,印刷廠在年度結束實現增收目標後,允許提留部分利潤,並以獎金形式分給職工,初步改變了政府、報社和印刷廠的產權關係。印刷廠也就由單一的印刷報紙業務,轉入微觀經濟活動的場所,擴大了生產經營的範圍。1983年,印刷廠實行承包經營,並根據國務院提出的利潤留成辦法,實行基數利潤留成加增長利潤留成的辦法,不僅擴大了印刷廠的經營權和財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1987年,為了使印刷廠適應市場的需要,使之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印刷廠全面實行企業管理制度,在經濟上與報社分離,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強化了企業的利益主體地位,為企業走上市場參與競爭做了某些制度上的創新工作。1990年,印刷廠實行全行業投入產出包乾的承包經營責任制,承包契約為企業設定了明確的目標責任,只要企業完成承包契約,就可獲得預期的收益,並可以自主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另一方面,承包制規定超收自留,欠收自補,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鈎,這就促使企業加強內部改革,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但是,承包經營責任制實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加之印刷市場疲軟且競爭激烈和經營決策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印刷廠舉步艱難。1998年5月,報社黨委主動申請州委、州政府將印刷廠作為全州企業改革試點單位,在州政府體制改革辦公室的具體幫助下,對經營體制進行大膽改革,從實行計件工資制,打破“大鍋飯”入手,對印刷廠的經營體制和管理體製作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風雨滄桑半世紀,艱苦創業鑄輝煌。50年來,《德宏團結報》一代又一代報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記錄了德宏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前進的足跡,見證了德宏50年來飛躍發展的巨大變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為德宏邊疆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自己寫下了一部值得珍視、可引以為榮的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