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檢測

微循環檢測

微循環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是機體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傳遞活動。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膜直接進行傳遞活動,肢節動物是通過組織間隙中的血淋巴進行傳遞,但進化至哺乳動物階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腸分別通過氣管和食管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其他組織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謝已經定型,構成器官的組織、細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環境溝通,只有通過組織液、血液、淋巴液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

定義

微循環就是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能量、信息傳遞的血液、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通過微循環顯微鏡可以直接觀測到細動脈、毛細血管、細靜脈內的血液流動,而不做特殊處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的,因此,臨床上通常認為微循環就是指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微循環。

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的流動,稱為微循環(田牛教授於1993)

微循環的組成

血管系統是連續管道,小動脈進一步分枝成直徑為15微米左右的細動脈,細動脈再分枝成直徑為5-8微米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匯集注入細靜脈(8-30微米),細靜脈匯合成小靜脈。微血管包括細動脈、毛細血管、細靜脈等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物質交換的血管部分。

從血管壁的結構看,小動脈管壁厚,有內彈力板、一至數層平滑肌細胞;小靜脈管腔大、管壁較厚、內壓低。現有材料都證明,不能通過小動脈、小靜脈壁進行物質交換。毛細血管壁的基本結構是內皮細胞、基底膜、外周細胞組成。細靜脈管腔增大,外周細胞向平滑肌轉化。細動脈管壁稍厚有一層平滑肌細胞。毛細血管、細靜脈以及細動脈的管壁結構適合於物質通過。

大量醫學實驗工作證明,毛細血管、細靜脈、細動脈及毛細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細胞組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參與組織細胞與循環血液之間物質交換的血管部分。毛細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細小的部分,位於細動脈和細靜脈之間,管徑一般在5­—9微米,紅細胞需要通過變形才能通過管徑小於紅細胞直徑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是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最重要部位。

微循環的特點

微循環和一般循環相比,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的特點:

1、微循環在屬性上既是循環系統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微血管、毛細淋巴管都是循環系統的最末梢部分,屬於循環系統。很多臟器的實質細胞、組織都和細動脈、毛細血管、細靜脈以及毛細淋巴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為重要支架的立體結構,所以它們又是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微循環在形態上既具有脈管的共性,又有臟器的特性

微血管、毛細淋巴管在形態上呈空腔管狀,便於血液、淋巴液的流動。但微血管的形態和結構在各臟器都各有特點,如小腸絨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態和結構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臟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結、臟器其小體髓質部位的微血管形態各具特點。

3、微循環在功能上既是循環的通路,又是物質交換的場所

微血管是循環的通路,全身的循環血液,除部分流經動、靜脈短路枝外,幾乎全部流經微血管,以灌注組織、細胞。組織液存在於組織、細胞之間隙,流動於微血管、細胞、毛細淋巴管之間,毛細淋巴管是細胞、組織的重要輸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環是細胞、組織與血液、淋巴液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4、 循環在調節上既受全身性神經、體液的調節,又主要受局部的調節

5、 微循環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組織間隙等代謝的共同性質,又表現出其所在臟器實質細胞代謝的一些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