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醫生

微博醫生

微博醫生是指衛生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通的微博,旨在為患者排憂解難。但微博醫生只是健康諮詢的一種便捷工具,疾病的治療還是要去正規醫療機構。

背景

微博醫生博醫生

2011年,許多衛生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都在探索利用微博傳播衛生政策和醫學科普知識,微博對於加強衛生部門和民眾的溝通,特別是傳播科學的健康知識、就醫知識,起到了很好作用。

“江蘇微博醫生”、“揚子微博名醫團”、“金陵微博名醫團”、“108專家團”……僅江蘇省南京市醫療機構中副高以上醫生開設微博者至少有400多人,冬粉超過5萬人。醫療衛生部門微博數在黨政機構微博總數中占2%。

定位

中國衛生部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設微博是充分肯定和鼓勵的,並給予“傳播知識不診療”的明確定位。

不確定性

醫師執業規則看,醫生對病人的診療,必須是面對面的信息溝通過程。藉助任何間接的傳播媒介“隔空看病”,都不屬於合法的診療,也無權作出處方行為。
從人體結構和疾病的複雜表現看,一種疾病,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症狀;同一種疾病,在不同人身上,會表現為不同的症狀;不同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表現為相同的症狀。而患者,往往根據自己的感覺主訴,很多時候描述得並不確切。僅依據“一面之詞”,醫生很難得出正確判斷。
從診療的科學要求看,診療是身心合一的綜合行為,醫生不僅要詢問病人的症狀,觀察其體態、顏色、氣味、精神狀態,還要觸摸出現症狀的部位,必要時需藉助醫療儀器、設備進行檢測檢驗。

醫療技巧

一是只介紹疾病預防和養生保健知識,不看病開藥方;
二是涉及病症判斷,要列舉出多種病發可能,供患者了解,不主觀臆斷
三是涉及用藥,只說這一類疾病的常規用藥,不直接推薦某一種藥;
四是涉及開藥方,堅決拒絕,不能心軟。萬一說錯話,要及時更正,誠懇道歉,不能強詞奪理,敗壞醫德。

法律責任

有關專家提醒,醫生對診療活動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如果“網上看病”造成不良後果,即便動機再好,法律也不會因為你使用的是微博,而網開一面。

雙語解讀

Microblogdoctor微博醫生(wēibóyīshēng)
Doctorsimpartingmedicalknowledgeandhygienepoliciesontheirmicroblogs,amore

convenientwayofprovidingpatientswithinformation.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