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音音樂

微分音音樂,自古以來,由於律制的不同,在音樂中出現微分音並不罕見,但自確立十二平均律後,作曲家一般只以半音為最小音程單位進行構思。西方現代主義音樂的作曲技法之一。為了記錄微分音,也出現了各種新的記譜法。如哈巴四分音及六分音記譜法(見下例),波蘭作曲家K.彭代雷茨基的四分音記譜法也甚知名。1950年以後,西方使用微分音已較多見。特別是在電子音樂中,由於可以任意控制音高,使用者更多。

微分音音樂

內容

microtone music

西方現代主義音樂的作曲技法之一。用微分音(小於半音的音程)寫成的音樂。

自古以來,由於律制的不同,在音樂中出現微分音並不罕見,但自確立十二平均律後,作曲家一般只以半音為最小音程單位進行構思。1895年墨西哥作曲家J.卡里略,首次使用四分音寫成了一首弦樂四重奏。以後,其他作曲家也陸續做了這方面的嘗試。如美國作曲家C.E.艾夫斯用四分音寫了弦樂曲、兩架鋼琴的樂曲以及《第四交響曲》。在歐洲,微分音音樂的先鋒派作曲家有義大利的F.布索尼,他套用了三分音,而捷克的A.哈巴則使用了四分音及六分音,甚至用四分音寫了歌劇《母親》,用六分音寫了歌劇《天國來臨》。

在套用微分音的同時,有的作曲家也探索使用非十二平均律,如卡里略試用了十六分音及九十六平均律,美國作曲家H.帕奇試用了四十三分不等律,J.亞瑟主張用十九分律等等。

為了記錄微分音,也出現了各種新的記譜法。如哈巴四分音及六分音記譜法(見下例),波蘭作曲家K.彭代雷茨基的四分音記譜法也甚知名。

為了演奏微分音音樂,1892 年出現了四分音鋼琴。哈巴曾先後設計了3種四分音鋼琴,1架四分音管風琴,1架六分音管風琴以及四分音單簧管、小號、吉他。卡里略和帕奇也設計了各種可演奏微分音的樂器。由於演奏及人類聽覺的限制,微分音音樂尚處於探索階段。1950年以後,西方使用微分音已較多見。特別是在電子音樂中,由於可以任意控制音高,使用者更多。

配圖

所屬分類

現代音樂作曲法
音樂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