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Evdencc-based nursing,EBN)是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出現的護理學理念。循證護理迅速發展為一種新的臨床護理觀念及方法,已引起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視。中國的循證護理的研究與實踐雖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它將成為推進經驗護理向科學化護理邁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循證護理對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及臨床護理等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概念 

循證護理循證護理
根據循證醫學創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樣實踐和講授循證醫學”中對循證醫學的定義,循證護理含義可理解為:“慎重、準確、明智地套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並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願望和實際情況,三者結合制定出完整的護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強調運用證據,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這3個要素有機結合,缺一不可,可見,循證要求人們在醫學實踐中不能單憑臨床經驗、直覺、慣例及未經驗證的理論而應遵循科學原則和依據辦事。

歷史背景 

20世紀70年代Cochrane認為應將醫護工作建立在合理的證據之上,而非主觀經驗之上。8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教育學家們將建立於“證據規律”基礎上的臨床工作模式命名為循證醫學。1991年加拿大 Mcmaster大學的教授Alba Dicenso首次提出“循證護理”這一護理理念,其觀點迅速得到普遍關注與研究。1992年英國成立Cochrane中心,1993年又正式成立了Cochrane協作團,是一個非贏利性質的民間學術團體。1996年英國Nursing Standard雜誌組織成立了全球第一個以實證為基礎的護理中心(NHSCRO)。隨後,許多國家先後建立了循證護理研究機構,如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1999年香港中文大學開始出版一些循證護理有關資料。目前Cochrane協作網已發展成為包括中國Cochrane中心在內的13個國家和15箇中心。

中國的Cochrane中心設址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於1999年和2000年對全院所有的在職護士進行了循證護理實踐的基礎培訓。目前已完成11種雜誌110卷963期約38520篇的手檢,已檢出RCT/CCT論文1718篇,其中RCT876篇,CCT842篇。《護士進修雜誌》、《護理研究》和《護理學雜誌》已完成檢索後的文獻評價並發表論文。其中RCT論文所占比例分別是2.3%、4.0%和3.8%,並呈逐年上升趨勢,又以4年明顯。但論文的比例仍較少,並且存在許多不足。

類別方法

循證護理實踐的類別分為2種:一是循證護理最佳證據的提供者(door),一為最佳證據的套用者(user)。
循證護理實踐的方法與循證醫學實踐一樣,歸納為“五步曲”,即:確定臨床實踐的問題:查詢相關資料,檢索有關的醫學文獻;嚴格評價文獻/經過統計學處理得出結論: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患者的價值和願望,套用最佳證據,指導臨床決策——通過實踐以後的後效評價,提高臨床學術水平和護理質量。也有人認為循證護理實踐程度包括: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及循證套用4個階段。

SWOT分析

SWOT分析最早由美國舊金山大學韋克里(WeihrieH)教授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是一種綜合考慮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擇最佳經營戰略的方法。SWOT分析是戰略管理的重要技術,在國外商業領域和衛生服務政策開發中得到了比較廣泛地套用。該方法就是對系統或結構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面臨的發展機遇(opportunities)和挑戰(threats)進行系統分析,然後尋求最佳的趨利避害的發展戰略和策略,以充分利用發展機遇。

優勢(S)

循證護理相關書籍循證護理相關書籍

循證護理為護理人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證:循證護理在對大量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後,做出相應的判斷,再根據判斷來實施相應的治療護理。這一過程是嚴格以事實為依據,在法律法規日漸完善的時代,循證護理是保護護理人員自身合法權益的有利證據。

循證護理加強了護理繼續教育,促進了護理學科的發展,護理人員素質的提高,保證了護理質量。在護理教育和繼續教育中引入循證護理理念、原則和方法、幫助護生和臨床護理人員學會和掌握自我更新醫學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使護理人員在臨床決策中將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套用到實踐中,提高護理質量。循證護理的倡導者Nancy說:“臨床護士如果關心的是臨床工作,那么必須涉及循證護理。”循證護理打破了滿足於習慣而輕視研究的老傳統,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終身學習。護士在循證護理實踐中,將會提高臨床業務技能、護理科研和評價能力及一定的統計學文獻檢索計算機等技能,並隨之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保證了護理質量。

循證護理必將推動促進護理科研提高及護理科研成果在臨床的套用。隨著循證護理的發展,對護理科研的需求是無止境的,這就為護理科研開闢了廣闊的市場和套用前景,從而有力推動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護理科研成果的推廣和套用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為缺乏系統的、集中的、精簡的獲取科研成果的途徑;缺乏權評威價和認證,使醫院為確保全全而限制臨床科研成果的推廣和套用。而循證中心的建立將使這兩點得到很好解決。

循證護理促進護理管理模式的改變:中國正處於把循證護理引入護理實踐階段,護理管理者應採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以適應未來的護理方式。

問題與不足(W)

循證護理知曉現狀不盡人意,據統計分析,63.4%的臨床護理人員知道循證護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較熟悉的僅15.7%(23/300)的臨床護理人員套用最可靠、最科學的證據,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和患者要求為患者提供護理方案。大多數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了解不深。對於可信賴的證據應具備的條件、證據的分級、系統評價等未進行專門的培訓,缺乏相關知識。

護士採用傳統的程式和方法處理臨床問題,不能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醫學科研信息。據有關調查表明,在臨床護理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有65.6%的護士請教老護士、老專家,68.8%的護士查閱有關醫學書籍,而查閱“醫學文獻檢索資料庫”尋找反映患者實際效果的臨床實驗研究僅有39.7%。

阻礙臨床實踐循證護理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未進行專門的培訓;缺乏有關知識;醫院沒有這樣的要求;護理管理者不重視這項工作;沒有能為護士提供有效依據的專門的循證護理中心。

機遇(O)

持續進行的醫療改革是實施循證護理的機遇。目前,我國政府開始實行醫療體制改革,其總目標是對衛生事業的發展要求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在服務上則要求利於人民,降低費用。循證護理的實施使花費在低效率操作和試驗干預的費用降低,並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方案時考慮成本核算,有利於節約資源,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因此,隨著我國醫療改革步伐的加快,必將推動循證護理的實踐。
整體護理的深入是實施循證護理的機遇,整體觀、環境、健康、護理是整體護理系統構成的基本要素,對護理實踐產生著重大的作用。循證護理要求考慮患者的價值、願望和實際情況與整體護理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運用循證護理能系統、科學地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因此,隨著整體護理的深入,必將推動循證護理的實施,循證護理也將補充和完善整體護理的不足。

面臨的挑戰(T)

中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循證護理研究機構,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和資料庫的建立,主要還在循證醫學的指導和幫助下。護理面臨最多的是難以用常規方法測量和量化的患者的主觀感覺。如疼痛、焦慮、悲觀和恐懼等。因此,實施循證護理應有別於循證醫學獨特的一面,也是循證護理面臨的挑戰。
循證護理的概念有待於反思和公認。蘇格蘭波茨莫大學Rolfe認為,目前的循證護理是廣泛的、護理角度的定義,循證護理似乎將隨機對照試驗作為金標準有過於趨附之勢,應對實證的基礎理念進行反思。
循證護理給護理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於許多護士,當她們掌握了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以後,她們發現在實際工作中技能的修正是困難的。護理教育者面臨的挑戰是質疑實踐標準,循證護理提供了這種氛圍。循證護理的提出為臨床護理實踐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為高等教育指名了方向——循證護理教育。專家呼籲循證護理應從學校教育入手,學校教育應以循證護理為重點,培養學生在臨床工作中理解、運用、數據循證護理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