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門內大街

復興門內大街

復興門內大街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中南部。東起西單北大街,西至復興門外大街。因位於復興門內得名。

歷史

復興門內大街復興門內大街

民國二十八年(1939)於邱祖胡同、臥佛寺街西口左近始辟城門,初名長安門。並無門樓,只量豁口。抗戰後,長安門改稱復興門,寓國家復興之意。1956年~1957年,將原報子胡同、舊刑部街、邱祖胡同與臥佛寺街拆除,闢建大街,因在復興門內,故名復興門大街。復興門內大街四十八號(原西單報子街七十六號)是中國工程師學會舊址。中國工程師學會的前身是由當時在廣州負責修築粵漢鐵路的詹天佑於1912年成立的“廣東中華工程師會”,和顏德慶在上海創立的“中華工學會”以及由徐文炯組織成立“路工同人共濟會”。共有會員六七十人。三會協商後決定合併成立“中華工程師會”,選舉詹天佑為會長。民國四年(1915)改名為“中華工程師學會”。民國五年(1916)總會由武漢遷到北京。民國七年(1918)遷入詹天佑捐獻的西單報子街七十六號會址辦公。“中華工程師學會”後由中國留美工程界人士成立的“中國工程學會”合併,在南京舉行聯合年會上,宣布成立“中國工程師學會”。民國八年(1919)四月詹天佑病故。民國十一年(1922)十月二十九日在報子街七十六號舉行了詹天佑銅像揭幕典禮。舊址現已改觀仍保存部分建築。現為民居。

文化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地址:復興門內大街101號
中國工藝美術館為國家級博物館。於1990年正式對外開放,面積3200平方米,珍藏著近千件當代工藝美術精品。館內陳列品有牙雕、玉器、木雕、石雕、陶瓷、漆器、金屬工藝、金銀擺件、抽紗織繡、天然植物編織、民間工藝等品類,其中包括老一輩工藝美術家、教授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傳世佳作,以及自建國以來,由國家組織的全國工藝美術展覽的精品和歷年獲得國家珍品獎、金獎的優秀作品,是珍藏當代工藝美術的最高殿堂。

民族文化宮位置圖民族文化宮位置圖

民族文化宮

地址:復內大街49號
民族文化宮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主樓13層,高67米,東西翼樓環抱兩側,中央展覽大廳向北伸展,飛檐寶頂冠以孔雀藍琉璃瓦,樓體潔白,塔身高聳。整個建築造型別致、富麗、宏偉、壯觀,具有獨特的中國民族風格。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1994年被北京市民選為50座“我最喜愛的民族風格建築”之首;作為新中國“第一宮”載入英國出版的《世界建築史》;1999年國際建築師協會第二十屆大會上,民族文化宮被推選為20世紀中國建築藝術精品之一。

酒店

民族飯店
地址:復興門內大街51號

明苑酒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

教育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地址: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160號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簡稱“中央電大”)是教育部直屬的,運用廣播電視、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計算機課件和網路等多種媒體,面向全國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1978年2月開始籌建,1979年2月6日正式開學。中央電大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本科、專科高等學歷教育,為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和部隊士官及其他社會成員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開展崗位培訓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非學歷教育,為各類社會成員更新知識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教育服務;統籌利用電大教育資源,建設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為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遠程教育提供學習支持服務。中央電大現設文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學院、 教育學院、 外語學院、農林醫藥學院等六個教學學院和直屬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以及八一學院、總參學院、殘疾人教育學院、西藏學院、中央國家機關學院,專設中國電視師範學院、中國燎原廣播電視學校中央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