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 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鄉王家峰村東“王墓坡 ”。2002年10月由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王家峰北朝壁畫墓考古隊實施發掘。出土器物總計500餘件。其中陶俑320餘件,瓷器約200餘件。 壁畫是這次考古發掘最重要的收穫之一。遍布全墓的彩繪壁畫保存基本完整,共約彩繪壁畫彩繪壁畫3300平方米,氣勢恢宏壯觀,形象生動寫實,色彩斑斕如新。該墓葬壁畫彩繪各類人物、馬匹、牛車、神獸,各色儀仗、兵器、樂器、生活什物和裝飾圖案應有盡有。畫面人物與現實同大而栩栩如生,內容紛繁而布局和諧,人物複雜而脈絡清楚。

墓主資料

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

墓主徐顯秀 (502---571),名穎,字顯秀,以字行,忠義郡人。生前為北齊太尉、武安王。武平二年(571年 )正月卒於晉陽。 北齊政權的太尉太保尚書令。少年豪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河靖三年(公元564年)因作戰英勇,被封為武安王。在北魏末期,他先是參加了爾朱榮的隊伍,爾朱榮失敗以後歸了高歡,然後就一步一步地進入東魏的政權高層。公元571年死於晉陽城內的府第中。徐顯秀其人,在北齊事跡不顯。

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

《北齊書》卷八《後主紀》:“(天統四年)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開府儀同三司徐顯秀為司空。”
《北史》卷八《齊本紀》:“(後主天統五年)三月丁酉,以司空徐顯秀為太尉。”
《隋書》卷七十一《游元傳》:“元少聰敏,年十六,齊司徒徐顯秀引為參軍事。”
貨真價實三公,三公任了個遍。但《游元傳》作“司徒”,疑為“司空”之誤。後主朝三公,比諸神武時勛貴、文襄文宣公卿,貶值不少。徐顯秀於史籍中也僅此三條。其生平得墓誌補全不少。

出土文物

壁畫是這次考古發掘最重要的收穫之一。 遍布全墓的彩繪壁畫保存基本完整,共約330平方米,氣勢恢宏壯觀、形象生動寫實、色彩斑斕如新。該墓葬壁畫彩繪各類人物、馬匹、牛車、神獸,各色儀仗、兵器、樂器、生活什物和裝飾圖案應有盡有。畫面人物與現實同大而栩栩如生,內容紛繁而布局和諧,人物複雜而脈絡清楚。

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壁畫展示了一種新的布局結構,每一組繪畫都是整體畫面的一部分。從墓室、甬道、天井、過洞一直到墓道,每一組畫面都與另一組畫面有過渡和銜接,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家居圖和出行儀仗圖。墓室北壁墓主夫婦宴飲圖,由演奏的樂隊銜接過渡到東西兩壁;西壁是以墓主人坐騎的馬匹為中心的隨從和儀仗;東壁是以墓主夫人牛車為中心的侍從和儀仗;南壁甬道門洞上方是蓮花和凌空飛翔的二神獸,門洞兩邊牆壁,分別有七八個執旗佩劍的儀衛。甬道東西兩壁分別有四個威風凜凜的儀衛。甬道外東西兩側肅立著兩個執鞭門吏。再往外就是墓道兩側由96人、6馬、4神獸組成的龐大儀仗隊。壁畫布局主題明確,結構緊湊,畫面對稱,過渡自然,形成一個莊嚴肅穆的整體氛圍,再現了墓主生前的豪華與排場。同時,也寄託了墓主對另一世界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嚮往。墓中還出土了一件來自中亞乃至地中海地區的鑲嵌寶石金戒指,深刻地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