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恆

徐生恆,男,生於1962年11月 ,碩士研究生 ,北京恆有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四博連公司總經理 。

基本信息

簡介

徐生恆1995年獲北京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1998年獲北京市“五四獎章”,2000年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2002年當選第五屆北京十大傑出青年。[1]

人物特寫

徐生恆用四年時間與專家一道進行技術攻關,設計解決供暖與大氣污染問題並取得重大突破。新技術的工作原理像冰櫃,低電耗而且環保。此後,他又與專家對國際通行的技術進行了改造,並迅速將改造後的新技術在國內推廣套用,引起了國際能源界的關注。從1997年3月起,由徐生恆發起,會同暖通與流體專家賀平東、熱能工程師程韌、換熱器廠廠長王滿泉等人,開始了對利用低位熱能為建築物供暖、供冷、供生活熱水“三聯供”新型裝置的探討和研究工作。四年過去了,國際獨有的單井抽灌式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終於誕生。在研發過程當中,技術人員發現一個關鍵問題:地下低位能量一般靠抽取地下水採集,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採集和回灌地下水的做法是甲井抽水,乙井回灌,稱為雙井抽灌方式。這一技術普遍使用大口井回灌,長期運行不僅會降低地下水位,還會造成地下水交叉污染、移砂、回灌井淤塞、地面不均勻沉降等問題,而且使用麻煩,需要經常洗井,因此被一些地質水文專家批評為以破壞地下資源為代價換取空氣品質,美國、瑞士等國已經禁止使用該種抽灌方式。

徐生恆和專家們經過多次思路碰撞,形成了以“單井抽灌”取代“雙井抽灌”的技術攻關思路。反覆的技術論證和試驗之後,核心技術終於在1999年取得成功。它用井口換熱方式,只提取水中熱量,換熱後地下水原井加壓回灌,既不消耗水,也不污染水,也不會產生移砂和塌陷,可以有效解決雙井抽灌產生的問題。基於這一技術,一個全新的產品——利用井水的水源熱泵和風機盤管供暖(冷)系統誕生了,並立即安裝在四博連工程師宿舍投入試驗運行。2000年9月,國家空調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四博連工程師宿舍安裝的水源熱泵和風機盤管冷熱水系統和分體式空調機進行夏季使用工況實測和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依據國家標準要求達到的室內溫度,在相同的戶型和面積、測試條件下,僅從運行效果和經濟性分析,該水-水熱泵的冷熱源系統比分體式空調方式省電,較經濟。”2001年3月,該中心又對四種供暖系統運行工況進行測試,結論是:“利用井水的水源熱泵和風機盤管組成的供暖系統,與鍋爐(電、液化石油氣、油)和散熱器的供暖系統相比,效果最好,運行耗能亦較少。”

獲獎記錄

2001年,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獲得7項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同時還申請了2項國家專利。2001年3月7日這個技術面世以來,已經獲得了多項國內專利,還獲得了包括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在內的多項國際專利。“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還被列入“2001年度國家級重點新產品”、“2001年度國家級重點技術創新項目”、“2001年度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2002年度建設部重點推廣項目”、“2002年北京市重點技術創新計畫項目”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