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溝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內的一座縣城,徐溝鎮位於縣城以東21公里處,東毗集義鄉,南鄰太谷縣,西與王答、高花兩鄉接壤,北同太原市小店區隔瀟河相望,東西寬約8公里,南北長約10.7公里,總面積43.26平方公里,其中鎮所在地(含7個街坊)面積2平方公里。1998年,全鎮有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00餘人。

概述

徐溝鎮轄17個行政村、17個自然村:西北坊、西南坊、東北坊東南坊、北關、南關、新莊、武家莊、劉村、劉村莊、莊子村、莊子營、張楚王、西楚王、北內道、南郜、北郜;1個居委會:徐溝鎮居委會。
該鎮原是徐溝縣駐地(是河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輻射中心)。1952年7月,清源、徐溝兩縣合併為清徐縣,徐溝設第六區,後改置為鎮、鄉(1953~1958)。1958年公社化時,為東風公社(包括徐溝、王答、集義3個鄉,2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59個自然村)駐地。1959年徐溝、集義兩鄉改為徐溝公社,轄41個管理區、44個自然村。1961年復分為徐溝、集義兩個公社。徐溝公社轄23個管理區、24個自然村。1984年更名為徐溝鎮。
徐溝鎮地處瀟河中下游平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62毫米,無霜期180天左右,是太原市重要的商品糧和副食品生產基地。全鎮有耕地47268畝,主要農作物為小麥、高粱、玉米。經濟作物有紅薯、西瓜等。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步入產業化發展軌道,出現了西楚王花卉基地、東南坊萬頭瘦肉型豬養殖基地、西北坊千畝棗園示範生態園區、莊子村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星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東南坊梅花鹿、鴕鳥養殖場等,多種經營成為徐溝鎮農業的一大特色。1998年,糧食總產1.3萬噸,蔬菜產量5.6萬噸,年出欄生豬3萬頭、羊3萬隻、肉牛3000頭,產奶1.2萬噸,產蛋1200噸,農業總產值3205萬元。
工業是徐溝鎮的主導產業。鄉鎮企業主要有糧油廠、豆製品廠、水泵廠、晉陽春酒廠、華麗玻璃廠、東門預製構件廠、雙源暖氣片廠、徐溝建材廠、綠寶佳有機肥公司、混凝土構件廠、鑫源洗煤焦化廠、燕興暖氣片公司、晉寶焦化廠等20餘個。199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5000萬元,實現利稅1600萬元。其中,晉陽春酒廠生產的“晉陽春酒”、“太原大曲”馳名中外。1986年,“晉陽春酒”榮獲國家農業部名酒稱號,1988年榮獲國家銀質獎和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3年在中國白酒精品推薦活動中獲得中國馳名白酒精品獎。豆製品廠生產的豆製品系列,其特點是精、香、軟硬適當,也多次獲得殊榮1994年榮獲山西省農業精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獲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銀獎。華麗玻璃廠是一個科技型企業,是國家建設部定點生產企業。1995年被山西省鄉鎮局命名為科技先進企業”,山西省政府授予“科技先導企業”稱號,成為山西省30個高新技術龍頭企業之一。
徐溝鎮第三產業發達。有客運車50多輛,計程車30多輛、市物價局定的星級飯店6個。客運車除往返太原、清徐外,還營運到運城、呂梁等地。
徐溝的商業網點輻射周邊地區,傳統名吃馳譽三晉。徐溝灌腸,以其面精、味美、軟硬適度而遠近聞名。豆腐乾、乾麵餅也頗受顧客青睞。
該鎮農、工、商綜合發展的經濟布局,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繁榮。199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46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5元。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28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20元。
徐溝鎮小城鎮建設和公益事業發展迅猛。1995年,該鎮委託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修訂完善了城鎮總體規劃,太原市國土規劃將該鎮列入大運路沿線高新技術發展密集區。並確定為太原市以機械製造、食品、化工為主的衛星城鎮,給予重點扶持。同年,又被列入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之一。先後拓寬改造了東西大街,開發了農貿街,建起了綜合商場,實施了鎮區“五化”(硬、綠、淨、亮、美)和城鄉住宅建設工程,完成了新城開發區供水系統工程。1997年,駐該鎮的電信支局安裝了2000門程控交換機,新建了機站一座;1998年,由原來的特高頻傳輸全部改為雙向光纜傳輸,從根本上改善了,河東7個鄉鎮的移動和固定通訊狀況。1997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油路、通電話;1998年有1500戶安裝了有線電視。該鎮交通便利,主要交通幹線208國道、徐(溝)太(原)路、清(源)東(陽)路、小(店)楊(房)路、環城路與鎮區溝通,成為連線省城、晉中和呂粱地區的交通樞紐。
徐溝的教育,有輝煌的歷史。早在民國16年(1927),徐溝縣國小教育成績名列山西省第一。建國後,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1998年,境內有高中一所、國中一所(鎮中)、完全國小15所。1989年,徐溝鎮中獲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教學質量進步獎”;1990年獲太原市“國中教學質量優秀獎”、“農村國中教學質量優秀獎”;1994年獲太原市套用物理知識競賽“團體三等獎”;1995、1996年獲太原市國中化學知識競賽“團體優勝獎”;1997、1998年分別獲全國國中物理知識競賽“團體一等獎”和“團體三等獎”;1996~1998年連續3年重點高中考試錄取人數為全縣第一,且1996~1998年全縣第一名均為該校學生獲得;1997年,該校有3名學生分別獲全國化學、物理知識競賽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徐溝中學(高中)1994、1995年連續被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授予“模範集體”稱號;1995年,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授予該校“模範單位”稱號;1996年獲太原市教委“九六屆高中會考成績優秀學校”稱號,同時被太原市委評為“教研工作先進學校”,並獲市政府1995、1996年度“高中教育質量優秀學校”稱號。境內還有鎮醫院1所、敬老院1所、電影院1個(不包括縣以上駐鎮單位)。

歷史

徐溝的背棍、鐵棍始於明代,聞名遐邇。晉中一帶流傳有“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鐵棍愛煞人”的民謠,可見其影響之深遠。1981年,徐溝背棍、鐵棍被列為全國民族民間舞蹈18個重點項目之一,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該鎮背棍、鐵棍1988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龍年元宵晚會”表演;1989、1991、1993年連續三次參加山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屆“兩會一節”表演,分別獲得銀獎和金獎;1991年,應邀赴深圳參加了“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活動,受到李鵬總理的接見;1994年,美、英、法三國及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外國人看中國》專題片,法國製片人稱之為“東方一絕”。1995年,該鎮被山西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民間藝術之鄉”。1996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1998年,徐溝鎮共有鐵棍12支、背棍100餘支,有晉劇票友班4個、鑼鼓隊10餘個、男子籃球隊11支、女子籃球隊5支、燈光籃球場2個、旱冰場5個、少兒書畫輔導中心1個,還有武術協會、象棋協會等。
該鎮境內文物有城隍廟、文廟、南壕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