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不空和尚碑

《徐浩不空和尚碑》給書法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示範,也是他們打好書法學習基礎的良師益友。 圖書簡介《徐浩不空和尚碑》是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印製精美,為黑白插圖平裝本,極具有收藏價值。 《徐浩不空和尚碑》給書法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示範,也是他們打好書法學習基礎的良師益友。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12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碑帖經典 平裝: 43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72106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徐浩不空和尚碑》是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印製精美,為黑白插圖平裝本,極具有收藏價值。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文化底蘊非常豐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書法漸漸從古代的一門學科演變成為現代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一門藝術,一種情趣。《徐浩不空和尚碑》給書法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示範,也是他們打好書法學習基礎的良師益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書法漸漸從古代的一門學科演變成為現代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一門藝術,一種情趣。編者特別編排此套具有歷史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書籍,目的就是讓廣大的書法愛好者們能夠從中學到更多的書法技巧,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不空和尚碑》,建中二年立石,為徐浩七十八歲時所書,正書,計二十三行,行四十八字,原碑在長安大興善寺,現在陝西省博物館。是碑記述了興善寺和尚印度僧不空三藏的業績。此碑最佳拓本當為明拓未斷本。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文化底蘊非常豐厚,書法更是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跡。本書遵循著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原則,讓讀者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

圖書簡介

《徐浩不空和尚碑》是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印製精美,為黑白插圖平裝本,極具有收藏價值。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文化底蘊非常豐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書法漸漸從古代的一門學科演變成為現代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一門藝術,一種情趣。《徐浩不空和尚碑》給書法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示範,也是他們打好書法學習基礎的良師益友。 《不空和尚碑》簡介
初唐楷法崇尚瘦硬,歐、虞、褚、薛沿襲二王之餘風,以中和妍秀為美。迨至唐玄宗開元年至肅宗末年(七一三——七六一)盛唐時期,楷法由瘦硬漸趨肥勁,追求一種豐腴雄渾的美,在人體與佛像的審美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變化,此亦由時代之審美習俗的改變而致使書風的逆轉。在盛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二位書家即徐浩與顏真卿。
徐浩(七○三——七八二),字季海,越州(浙江紹興)人。其青年時以文才出眾而受到張說賞識,在玄宗時歷任內外各官,至肅宗時即召拜中書舍人,因徐浩善書,詔令多出其手書,備受肅宗青睞,加封尚書右丞,進國子祭酒,後又受到宦官李輔國的讒言,被貶為廬州長史。至代宗時又復召任為中書舍人遷工部侍郎,封為會稽縣公,後又出任嶺南節度史,由於他巴結宰相元載,於大曆三年《七六八》召回任吏部郎、集賢殿學士。時徐浩之妾弟犯事因受株連又貶為明州別駕。德宗即位後又復召回封郡公之職,建中三年卒,終年八十歲,謚贈太子少師。
徐浩青年時即善書,其祖父徐世道,父親徐嶠之,都以擅長書法而著名。徐浩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遍習初唐諸家楷法,並上溯二王,書遂大進。他曾以八體書書寫四十二屏,時人評其書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形容其書筆力之勁健,氣勢之酣暢,黃庭堅云:『書家論徐會稽筆法,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以余觀之,誠不虛語……季海長處,正是用筆勁正而心圓。』筆勁正而心圓,中鋒逆勢澀行,故徐浩楷書筆力圓健,骨豐而肉潤,這正是徐浩楷書的妙處。據《石墨鐫華》載,浩嘗論書曰:『鷹隼乏彩而翰飛戾天者,骨勁而氣猛也;翬翟備色而翱翔百步者,肉豐而力沉也。』因不講究外在的形式,而追求內涵的氣質,故徐浩的楷書深得後人的好評,米芾曾評其書曰:『徐浩如蘊德之士,動容溫厚,舉止端正,敦尚名節,體氣純白。』但又批評他的字太肥,曰:『開元以來緣明皇字型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時君所好,經生字亦自此肥,開元以前古氣無復有矣。』其實徐浩的楷書肥而有骨,這正是他的風格,尤其是徐浩善用渴筆,顯得骨蒼而神腴,氣清而質實,非年高手硬,實難臻斯妙。徐浩傳世的作品有《嵩陽觀聖德感應頌碑》、《大證禪師碑》、《不空和尚碑》以及墨跡《朱巨川告身》等。
《不空和尚碑》,建中二年(七八二立石,為徐浩七十八歲時所書,正書,計二十三行,行四十八字,原碑在長安大興善寺,現在陝西省博物館。是碑記述了興善寺和尚印度僧不空三藏的業績。此碑最佳拓本當為明拓未斷本。據張彥生《善本碑帖錄》載:『明拓本,十三行閡梨揚攉乏「閻」字中筆畫完好無石花,嘉慶拓本八行「大辯」,「大」字中交叉處無石花。』此碑解放前後亦未見有珂鑼版印製,今選用上海朵雲軒藏舊拓本影印出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