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帥軍事藝術

徐向前元帥軍事藝術

《徐向前元帥軍事藝術》是2007年解放軍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力。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徐向前元帥軍事藝術

本書系統地挖掘了徐帥深邃的軍事理論和高超的指揮藝術,實事求是地概括和反映了徐帥的偉大歷史功勳和對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貢獻。應該說這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不僅直接填補了徐帥軍事思想研究的空白,還將為推動我軍將帥軍事理論研究、豐富我軍軍事理論寶庫作出貢獻。

內容簡介

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徐向前元帥是深受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愛戴的開國元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徐向前元帥戎馬一生,身經百戰,戰功卓著,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和軍事實踐中,他勤于思考,善於探索,注重從實際出發,不斷總結戰爭經驗,垂煉出高超的指揮藝術和深厚的軍事理論造詣,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和軍隊建設思想。為豐富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創新性地研究徐向前元帥的軍事實踐和軍事理論,實事求是地概括和反映了徐帥的偉大歷史功勳,深刻地揭示其軍事藝術的真諦。這一成果,填補了徐帥軍事藝術研究的空白,填補了我軍將帥軍事理論研究的空白。該書立論嚴謹,內容豐富,史事可靠,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可讀性,為我軍官兵特別是中高級指揮員提供了一部深入學習徐帥軍事藝術的教材,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部系統了解徐帥的信息量很大的專著,為我軍軍事理論研究特別是將帥軍事藝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範例。

目錄

第一章 波瀾壯闊的軍事實踐

一、黃埔踏上從軍路

(一)投考黃埔志救國

(二)毅然走上共產路

二、廣州起義展雄才

(一)起兵廣州擎義旗

(二)游擊東江顯堅貞

三、飄忽圍打震中原

(一)游擊戰開創鄂豫皖蘇區新局面

(二)紅四方面軍成立奠定鄂豫皖大發展基礎

(三)圍殲戰迎來鄂豫皖蘇區鼎盛期

四、反圍鏖戰顯神威

(一)突破蔣軍重重圍

(二)開創川陝根據地

(三)粉碎劉湘六路攻

五、雪山草地建殊勛

(一)團結為重顧大局

(二)關鍵時刻顯忠誠

六、血戰河西功可鑑

(一)西渡黃河,堅決執行中央決策

(二)惡戰河西,全力策應河東紅軍

(三)揮淚祁連,千里輾轉奔赴陝北

七、敵後轉戰滅強虜

(一)“向前還是當年之勇”

(二)“人山”聳立冀南平原

(三)“反掃蕩”烽煙齊魯

八、晉中攻堅創奇蹟

(一)爆破加坑道,連拔堅城

(二)誘殲敵主力,橫掃晉中

(三)猛打加瓦解,攻克太原

九、固國強軍謀大略

(一)建國初,致力武裝力量建設

(二)“文革”中,穩定軍隊功不可沒

(三)新時期,籌謀戰略性轉變

第二章 大造“人山”的作戰思想

一、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力量

(一)人民民眾是紅軍戰鬥力的源泉

(二)“人山”是日寇無法戰勝的力量

(三)戰爭的勝利主要是由於人民的支援

二、號召民眾參加戰爭

(一)宣傳教育以提高人民的政治覺悟

(二)用一切辦法把民眾組織起來

(三)加強民眾軍事和政治的訓練

(四)動員民眾幫助與配合軍隊作戰

三、建立、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

(一)首先解決政權問題

(二)堅決實行土地革命

(三)改進黨政軍民關係

(四)積極發展游擊戰爭

四、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一)努力加強統戰工作

(二)爭取和團結舊式地方武裝

(三)對於偽軍要用瓦解、爭取、消滅各種方式

(四)軍事打擊、政治宣傳、經濟措施相配合

五、人民戰爭傳統必須永遠堅持和發揚

(一)人民戰爭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二)努力建設強大的國防後備力量

(三)人民戰爭戰略戰術需要創新和發展

第三章 分散“跑圈”的游擊戰

一、把游擊戰的火焰燃燒起來

(一)游擊戰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好辦法

(二)搞游擊戰,一定要有核心力量

(三)搞游擊戰,一定要有根據地作依託

(四)搞游擊戰,應特別著重政治問題

(五)搞游擊戰,要有正確的戰略戰術

二、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一)敵情不明,不與作戰

(二)避強擊弱,有進有退

(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四)積小勝為大勝

三、分散游擊,與敵周鏇

(一)集中作戰,分散游擊

(二)對敵採取跑圈的形式

(三)內線繼續作戰不利,我們跳到外線去

四、小打、活打、快打、穩打

(一)小打而不能大打

(二)活打而不能死打

(三)快打而不能慢打

(四)穩打而不能蠻打

五、開展平原游擊戰爭

(一)平原游擊戰爭大有文章 可作

(二)連綿不斷的村莊,是游擊最好的依託

(三)把游擊隊主力部署於四面周轉地區

(四)組織騎兵游擊隊、腳踏車游擊組實施突然襲擊

(五)反“掃蕩”作戰“十項對策”

第四章 內外“飄忽”的運動戰

一、飄忽作戰,運動殲敵

(一)打運動戰,離不開一個“快”字

(二)上半夜急行軍,下半夜發起攻擊

(三)占領有利地形,誘敵出陣而消滅之

(四)諸路擊破,戰勝多路敵人圍攻

(五)對冒進之敵孤軍,果斷實施突襲或奔襲

(六)緊縮包圍圈,吸打援敵

二、收緊陣地,兩戰結合

(一)收緊陣地,待機破敵

(二)“堡壘對堡壘”

(三)與敵反覆“磨蹭”

(四)選擇恰當的戰略退卻終點

三、戰略反攻,外線殲敵

(一)實施戰略反攻,首先要集中兵力

(二)選準首要打擊對象,確保反攻的決定性勝利

(三)決戰反攻,實施大縱深迂迴包圍,迅速分割殲敵

(四)“先發制人”,進攻殲敵,主動打破敵人“圍剿”部署

(五)在積聚力量的基礎上捕捉戰機,趁勢出擊

四、集中突圍,戰略轉移

(一)集中力量,整體突圍

(二)選擇新的根據地

(三)變被動撤退為主動轉移

五、創造戰場,造勢殲敵

(一)選擇戰場,抓住戰機

(二)創造戰場,逼敵入“瓮”

第五章 破壘攻城的陣地戰

一、進行必要的和可能的陣地戰

(一)“圍點打援”中的陣地戰

(二)反圍攻中的山地攻堅

(三)以陣地攻擊奪取敵占據點和城市

(四)做好城市攻堅的充分準備

二、謀斷敵要塞咽喉

(一)從地形特點找要害

(二)從敵布防特點抓關鍵

(三)從需要和可能出發定決心

(四)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作調整

三、外圍戰鬥是開啟勝利之門鎖鑰

(一)外圍據點的爭奪關係戰役的成敗

(二)儘量奪取和破壞敵外圍陣地

(三)在反覆爭奪中消耗敵有生力量

(四)堅決阻斷敵增援

四、坑道爆破攻堅破壘

(一)突破城垣的最主要手段是坑道爆破

(二)非掌握坑道技術不可

(三)利用坑道與敵鬥爭

(四)研究對付敵反坑道之辦法

五、登城戰鬥“打死仗”

(一)掌握登城時機

(二)確定登城戰鬥隊形

(三)有效組織火力

(四)堅決打開突破口

(五)巷戰必須大膽插入縱深,割裂敵人

(六)敵人跑到哪裡,就得追到哪裡

六、圍困、瓦解與軍事打擊相結合

(一)不放棄和平解放的努力

(二)開展戰場政治攻勢

(三)教育轉化“解放戰士”

(四)堅決執行城市政策

七、敵硬我更硬

(一)攻堅是啃硬骨頭

(二)不怕付出代價

(三)堅持最後五分鐘

第六章 鑄造“鐵軍”的建軍理論

一、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一)黨的正確而堅強的領導是我軍勝利的火車頭

(二)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

(三)部隊的大政方針都要經過黨委討論決定

(四)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政策

二、政治工作就是保證軍隊打勝仗

(一)要用政治工作保障軍事的勝利

(二)政治教育的中心就是鞏固部隊

(三)開展政治攻勢,瓦解敵軍

(四)正確處理軍事工作與政治工作的關係

三、苦練出精兵

(一)須知打好仗是建築在練好兵的基礎之上的

(二)訓練最重要的是從實戰需要出發

(三)利用作戰間隙開展練兵運動

(四)在教育訓練中要十分重視各級幹部的訓練

(五)要下大力氣辦好各級各類院校

四、軍隊編制體制要科學

(一)組織編制搞得好,打起仗來指揮才靈便

(二)編制體制要隨著現代化裝備的發展而改變

(三)學習借鑑外軍編制體制的經驗

五、狠、硬、快、猛、活的戰鬥作風

(一)不消滅敵人決不甘休

(二)危急時刻部隊要真正拿得出,挺得住,過得硬

(三)分秒必爭,和敵人比速度搶時間

(四)猛是消滅敵人的強大震懾力、突擊力和摧毀力

(五)因時、因地、因敵靈活機動地作戰

六、建立鐵的紀律

(一)紅軍需要建立鐵的紀律

(二)要把軍隊的紀律嚴肅起來

(三)必須嚴格戰場紀律和民眾紀律

(四)把愛兵如子作為嚴肅紀律的基礎

七、後勤是決定戰爭命運的大問題

(一)要提高后勤供應水平

(二)後勤工作要形成前後方一體化的保障體系

(三)加強後勤科研

(四)加強後勤體制建設

(五)加強後勤幹部隊伍建設

第七章 強國興邦的國防戰略

一、實現國防現代化,是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任務

(一)一個有國無防的國家是要吃盡苦頭的

(二)國民經濟上去了,軍隊的現代化就好辦了

(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設現代化國防

二、研究戰爭、準備戰爭

(一)研究現代戰爭新情況

(二)解決現代戰爭可能遇到的新問題

(三)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三、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

(一)使民兵組織、政治、軍事真正落實

(二)勞武結合是民兵建設的重要原則

(三)軍隊要做民兵工作

(四)做民兵工作,就要把備戰的號召提得響亮有力

四、軍事理論必須適應變化了的情況

(一)我們搞軍事工作的人,要學習和研究軍事科學理論

(二)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探索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指導規律

(三)解放思想,尊重人才,繁榮我國軍事科學

五、國防教育是關係到國家興衰的重要問題

(一)沒有國防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二)國防教育要把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作為中心內容

(三)國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結束語

後記

主要參考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