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獨立藝術家]

徐冰[獨立藝術家]

徐冰,男,祖籍浙江溫嶺,1955年生於重慶[中國城市]。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現為獨立藝術家,生活工作於紐約。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芬蘭、義大利、德國、韓國等國的重要聯展。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MAC ARTHUR AWARD)。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徐冰,男,祖籍浙江溫嶺,1955年生於重慶。

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

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

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

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

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MACARTHURAWARD)。

現為獨立藝術家,生活工作於紐約。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芬蘭、義大利、德國、韓國等國的重要聯展。

藝術活動

參展

生命潭生命潭

1997年,《葦風》等四幅作品參加山東省1997年第五屆美術新人新作展,山東省美術館;

1997年,《山魂》參加山東省中國山水畫大展,山東美術館;

1998年,《山水》參加中國美協1998年“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0年,《夕暉》參加中國美協2000年“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炎黃藝術館;

2000年,《牡丹圖》參加中國美協2000年“亞亨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1年,《霜秋》參加中國美協2001年第十五屆新人新作展,中國美術館;

2002年,《黃山松雲》參加中國美協2002年保護世界遺產國際中國畫大展,國際藝苑;

2003年,於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國畫高研班深造;

2003年,《淚眼問花花不語》參加中國美協2003年“海潮杯”全國中國畫大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4年,《早春圖》參加中國美協2004年全國中國畫大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4年,《秋風行》參加2004年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聯合舉辦的紀念蔣兆和全國人物畫展,中國美術館;

2004年,《無題》參加中國美協2004年“中國•嘉興國際漫畫展”,蒲華美術館;

2004年,《秋山圖》參加中國美協“2004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5年,《彩翠明林杪》參加中國美協“2005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2005年,《燕山之秋》參加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畫展,炎黃藝術館;

2005年,《松瀑圖》參加中國美協2005年“北京國際雙年展、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展”,中國美術館;

2006年,師從當代國畫大師宋雨桂先生,成為入室弟子;

2009年,應德國愛莎芬堡市之邀,四幅現代水墨作品《花房•夢》、《在河之洲》、《梵音》、《寂寥》參加在該市舉辦的“水墨之門”國際藝術邀請展;

2009年,《水雲天》等四幅作品編入《山東省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叢書》名家卷•青年卷;

2010年,作品《雲南寫生》、《暮韻》和當代國畫大家宋雨桂先生、龍瑞等十二位畫家,一起編入出版了庚寅年《筆歌墨舞》檯曆;

2011年,與王明明,彭先誠,吳冠南等十位當代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藝術家,一起被《中國畫觀察》評選為“當代花鳥十家”。

個展

徐冰作品徐冰作品

曾在紐約新美術館(NewMuseumofContemporaryArt)、布郎士美術館(TheBronxMuseumofArt)、美國艾維母美術館(ElvehjemMuseumofArt)、美國史密森國家博物館薩克勒美術館(ArthurM.SacklerGallery,SmithsonianInstitution)/北德克達美術館(NorthDakotaMuseum)、阿爾班尼大學美術館(AlbanyUniversityMuseum)、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JoanMiroFoundationatMallorca)、捷克國家博物館(NationalGalleryofPrague)、福崗亞洲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

邀請展

2004年在柏林國家東亞藝術博物館(BerlinNationalEastAsianArtMuseum)舉辦大型回顧展《徐冰在柏林》。也曾被邀參加: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ofModernArt,NewYork)、大英博物館(TheBritishMuseum)、倫敦V&A美術館(Victoria&AlbertMuseum)、西班牙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NationalCenterdeArteReinaSofia)、CAAM現代美術館(CentroAtlanticodeArteModernoMuseum,LasPalmas,Spain)、美國維克納藝術中心(WexnerCenterfortheVisualArts)、皇后美術館(QueensMuseumofArt)、紐約P.S.I美術館、加拿大國家博物館(TheNationalGalleryofCanada)、新南威而斯美術館(MuseumofNewSouthWales)、日本森美術館、ICC美術館,澳大利亞國家現代美術館(MuseumofContemporaryArt)、昆士蘭美術館(QueenslandArtGallery)、芬蘭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Kiasma)、芬蘭Pori美術館等美術館舉辦的重要藝術展,被邀參加45屆和51屆威尼斯雙年展、悉尼雙年展、南非約漢內斯堡雙年展、土爾其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光州雙年展、台北雙年展、福崗叄年展、昆士蘭叄年展、廣州叄年展等國際展。

“藝融兩江”藝術展,重慶長江匯當代藝術中心,重慶,中國。

個人成就

入編藝術教科書

五個複數系列五個複數系列

在藝術史著作中的記錄有美國97年版世界藝術史教科書:《過去的藝術和現在的藝術》(ArtPast-ArtPresent)(PrenticeHall,Abrams出版社)。

2001年,作品編入美國權威藝術教科書《古今藝術》(Gardner\'sArtThroughtheAges)、麥克蘇立文(MichaelSullivan)的《20世紀的中國藝術和藝術家》(加州大學出版社)、克勞斯奎克(CraigClunas)的《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牛津大學出版社)、簡弗文(JaneFarver)《國際觀念藝術的原起點》(皇后藝術博物館出版)、《對話中的藝術世界—全球藝術2000年》(路德維希博物館出版)世界各地六所出版社將徐凍的藝術編入中學及高中藝術教科書。

2006年,美國出版有關徐冰藝術的學術論文集《持續性/轉型—以文字為圖像:徐凍的藝術》(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MacArthurAward)。2003年,由於對亞洲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獲得第十四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

2004年,獲得首屆威爾斯國際視覺藝術(ArtesMundi),獲得紐約市教育局和高中教育藝術委員會頒發的第96屆青年之友獎。被《Mangazine名牌》雜誌評為中國年度“十大精英男性”。被《美國藝術》雜誌評為15名國際藝術界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4PeopleinReview)。

2006年,在美國衛斯理學院,戴威斯美術館個人展上的裝置《佩塞芬尼的兩姐妹》獲得國際藝評家協會(AICA)“

2005至2006年度新英格蘭地區最佳裝置或單件作品獎“,受建築師貝律名先生之託為蘇州博物館新館開幕舉辦個展,製作《背後的故事:3》入選第六屆韓國光洲雙年展,首屆新加坡雙年展,展出新作《魔毯》。作品《地書:徐冰工作室》在德國斯圖加特美術館展出。堪薩斯Spencer美術館舉辦《從〈天書〉到〈地書〉:徐冰“書”系列作品》回顧展。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有關徐冰藝術的學術論文集《持續性/轉型—以文字為圖像:徐凍的藝術》。巫鴻教授專著《徐冰:菸草計畫》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7年,以中國書法為基本元素的平面作品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新作《地書》以新媒體互動方式在紐約MoMA展出。由於“對文字、語言和書籍溶智的使用,對版畫與當代藝術這兩個領域間的對話和溝通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全美版畫家協會授予徐冰“版畫藝術終身成就獎”。

2011年,徐冰在美國維吉尼亞美術博物館展出了最新製作的虎皮地毯,利用香菸兩端的顏色描繪出虎皮的樣子,共用了50萬根香菸。

主要作品

畫作

《天書》《天書》

1975-1977讕熳山花CulturalRevolutionMagazine

1977-1983碎玉籍BrokenJade

1986大輪子BigTire

1987天書BookfromtheSky

五個複數系列FiveSeriesofRepetition

1990鬼打牆GhostPoundingtheWall

1991A,B,C...

1992CulturalNegotiations

Post-testment後約全書

1993Wu街WuStreet

文盲文Brailliterate

1993-1995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ACaseStudyofTransference

1994文化動物CulturalAnimal

鸚鵡TheParrot

1994-1996 英文方塊字書法入門SquareCalligraphyClassroom

1994在美國養蠶系列一:蠶書AmericanSilkwormSeriesPartI:SilkwormBook

1994-1995在美國養蠶系列二:包裹AmericanSilkwormSeriesPartII

1996-2006轉話

1997遺失的文字LostLetters

網TheNet

1998鏈子TheLeash

熊貓動物園PandaZoo

在美國養蠶三:蠶花AmericanSilkwormSeriesPartIII:TheOpening

您貴姓YourSurnamePlease

在美國養蠶四:蠶的VCRAmericanSilkwormSeriesPartIV:SilkwormVCR

1999毛主席說:藝術為人民ArtforthePeople

赫爾辛基喜瑪拉雅的交換HelsinkiHimalayanExhange

讀風景-喜瑪拉雅寫生LandscriptsfromtheHimalayanJournal

2000身外身BodyOutsideofBody

菸草計畫系列TobaccoProject

寫生悉尼Landscripts:Sydney

2001請問,亞洲協會在哪?ExcuseMeSir,CanYouTellMetheWaytoAsiaSociety?

讀風景-文字的花園ReadingLandscape

猴子撈月MonkeysGraspfortheMoon

2002金蘋果送溫情AConsiderationofGoldenApples

鳥飛了TheLivingWord

野斑馬WildZebra

2003鳥語Birdcages

2003第一讀者FirstReaders

2004何處惹塵埃?WhereDoestheDustItselfCollect?

平靜的湖面TheGlassySurfaceoftheLake

2004-2006BackgroundStory背後的故事

2004菸草計畫:上海TobaccoProjectShanghai

真實之井TheWellofTruth

2006手制書--潮汐

魔毯MagicCarpet

2006-2007緩動桌面ErgodynamicDesktop

2006諾基亞ConnecttoArt

2003-2006《地書--畫語》

2006-進行中地書BookfromtheGround

電影

2015《蜻蜓之眼

著作

1996年《中國20世紀的藝術和藝術家》;

1997年美國藝術史教科書《藝術的過去和現在》由HarryNAbrams出版;

《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牛津大學出版;

《中國藝術及文化史》PrenticeHall出版。

收藏情況

中國美術館、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及艾維姆美術館及北達克達美術館、日本琦玉縣立現代美術館、澳大利亞國家畫廊等各大收藏機構收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