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田村

彭田村

行政區域彭田村原名“平田”。 其東與加曾寨相連,南與晉江東茂交界,西與晉江湖內相望,北依靈秀山。 擁有一定的工業區基地,為彭田村私營企業的發展做鋪墊。

行政區域

彭田村原名“平田”。 屬石獅市靈秀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石獅城鄉結合部,一直是靈秀鎮重要的僑區。村坐落於石(石獅)——永(永和)公路兩側,離市區約三華里。因“平”的閩南方言與“彭”諧音,故改為“彭田”。又因後面依臨一山,其狀似一鵬鳥,故也有“鵬山”之稱。轄“彭田”、“加曾寨”2個村落。
相傳在隋唐之前,石獅附近是一片沼澤海灘。現之霞澤橋溝即是當時海水出入水道。海潮可達靈氣山麓。北起浦內港,西至後洋塘,西南至靈秀山下,成一片沼澤地,潮退一片如平田。
其東與加曾寨相連,南與晉江東茂交界,西與晉江湖內相望,北依靈秀山。相傳隋唐時期,原是沼澤海灘地,潮水一退,整個地面猶如一片平平的耕田而得名。
後加曾寨 東邊與鈔坑相望,南邊與晉江火輝埔連線,西邊與晉江湖內交界,北邊與大侖分界為鄰。清鹹豐年間,蔡、林、李、陳、施、許等七個姓氏族人共建一座大厝居住,其名為“七姓堂”。因地勢關係,大厝建似古寨,故取稱“加曾寨”,意為後世子孫繁衍昌盛。

人口經濟

現全村總戶數1152戶,人口4597。企業300餘家(含個體私營企業),企業外來勞工30000多人。擁有一定的工業區基地,為彭田村私營企業的發展做鋪墊。在80年代初,經集資股份形式,轟轟烈烈興辦了三十餘家塑膠玩具廠,市場看好;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轉型服裝­­——運動服生產;90年代中期,彭田村的運動服裝生產基地逐步形成,朝著集團化的方向發展。創下一片天地,湧現出了一大批明星企業,在國內外打響了自己的品牌。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了全村企業的共同發展。現我村擁有龐大的工業基地,並地處亞洲最大的服裝城周邊,工業基礎強大,為服裝市場的開發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交通運輸

以彭田新大道為主,道路暢通整潔,公共設備配套齊全,車水馬龍。

民眾組織

村委會在上級及村黨支部的領導下,配套婦聯、民兵營、工會、治安巡防隊、調解委員會、老年協會、福利基金會、共青團組織等群團組織。

企事業單位

擁有銀行、醫院、學校、幼稚園、郵電局、電影院、亭台樓閣。

建築物

近幾年我村崛起了一座座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的現代化標準廠房;一排排整齊劃一、門類齊全的商店、超市、綜合菜市場;村委會辦公大樓規範美觀。

鄉風村貌

彭田人本著“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奮勇拼搏,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特別是石獅建市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扶持下,歷任村兩委緊密帶領全村民眾艱苦創業,眾志成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大潮中,努力實現“千帆競發立潮頭,博擊長空看風流”。 工農業總產值超十億元,為石獅市“寬裕型”小康示範村,是泉州市百強村之一。先後榮獲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農村綜合實力百強村”和“寬裕型電話村”和石獅市人民政府授予的“農村社教先進單位”、“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村”、“發展企業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特別是近年來,在各級黨政領導的大力指導和扶持下,村兩委一班人緊密團結廣大村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機遇,開闊進取,突出重點,紮實工作,全面啟動二次創業,努力致力於發展經濟,塑造文明形象,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一年一個台階,高奏凱歌。乘風破浪帆正滿,金鵬騰飛在今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彭田村明天會更輝煌、更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