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礪紀念館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中狀元後,歷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潭州軍事推官。 當時宦官王中正受寵,神宗甚至讓其統兵,彭汝礪礪知道後,直言極諫,朝野嘆服。 大廳長10米,寬5米,中央上向佇立著彭汝礪銅像,兩側廂房,專為陣列彭汝礪詩文、奏疏及字畫等歷史文獻。

紀念館落成

2013年1月8日,落坐在鄱陽彭姓濱田村宋朝官員、鄱陽縣古代唯一文科狀元彭汝礪紀念館正式開館,濱田村1200多名村民和來自各地的仁人志士聚集一堂參與慶賀。

彭汝礪介紹

彭汝礪系江西鄱陽人,字器資,生於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中狀元後,歷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潭州軍事推官。被王安石舉薦為國子直講,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不久,神宗以汝礪為監察御史。彭汝礪首陳十事,言他人不敢言。當時宦官王中正受寵,神宗甚至讓其統兵,彭汝礪礪知道後,直言極諫,朝野嘆服。元�二年(1087),任起居舍人。三年,遷中書舍人,賜金紫。在蔡確案件中,正直無私,不計前嫌,以至被他人誣為蔡確同黨而落職徐州。彭汝礪回京後,加集賢殿修撰,入權兵、刑兩部侍郎,徙禮部,拜吏部侍郎,進權吏部尚書。元�八年(1094),彭汝礪再一次被誣告與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劉摯有牽連,被貶以寶文閣直學士知成都府,未及上任,又降為待制,知江州,到任僅數月,即病逝,享年五十四歲。彭汝礪讀書為文,志於大者;言行取捨,必合於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範。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

紀念館介紹

2010年4月,濱田村驚現彭汝礪墓碑誌,墓碑高2.75米、寬1.05米、厚0.065米,石材為“廬山青”,碑文為陰文字,墓碑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霜,但至今保存完好,字跡清晰。經鄱陽文化館文物研究專業人士鑑定,該碑系宋代時期由當時朝廷或彭汝礪後裔所立。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宏揚鄱陽歷史文化,濱田村1200多名村民集資200萬元於2011年12月18日在濱田開工建設彭汝礪紀念館,經過一年多時間該館竣工落成。總建築面積為280平方米,為磚木瓦結構,仿古平房風格,古樸典雅。大廳長10米,寬5米,中央上向佇立著彭汝礪銅像,兩側廂房,專為陣列彭汝礪詩文、奏疏及字畫等歷史文獻。最吸引人的當屬宋天佑八年九月六日皇帝賜予彭汝礪的御封聖旨。此外還收藏了省市縣書畫名流之作。
 聞訊彭汝礪紀念館落成開館,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研究員、遼寧省作協副主席彭定安發來賀電,南昌大學教授、省書協副主席徐林義題寫匾額,上饒師院黨委書記李友鴻,省書協副主席張鑒瑞,南昌大學教授、教工協會會長、中國書協會員藏定裕等擬聯賦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