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側臥位

強迫側臥位

強迫側臥位:胸膜炎病人多臥向患側,主要是為了減輕胸痛,大量胸腔積液病人多臥向患側主要是為了減輕呼吸困難。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乾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後,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

原因

見於一側胸膜炎或大量胸腔積液者。

檢查

有胸膜疾病者多臥向患側,以減輕疼痛或咳嗽,並有利於健側代償呼吸。

檢查:

(一)常規檢查:血常規、血沉、肝功、血糖、B肝五項TB-AB。

(二)細菌學:痰塗片、胸水集菌、培養或胸水TB-DNA查結核菌。

(三)胸水:常規、生化、胸水和血液LDH及蛋白比值、ADA。

(四)X線、胸正側位片、必要時可拍高KV、斷層或CT檢查。

(五)超聲檢查:胸腔A超或B超檢查,可測出液體的多少及定位。

(六)結核菌素試驗。

(七)肺功能檢查。

(八)胸膜活檢、細菌學檢查陰性者。

(九)胸腔鏡檢查:用於以上檢查不能確診者。

鑑別診斷

強迫側臥位的鑑別診斷:

(1)強迫仰臥位(compulsivelyingontheback):病人仰臥,雙腿屈曲以減輕腹肌的緊張,見於急性腹膜炎。

(2)強迫俯臥位(compulsivelyingontheface):俯臥位可使脊背部肌肉鬆弛,見於脊椎疾病。

(3)強迫坐位(端坐呼吸,orthopnea):坐位,雙手置於膝上或扶持床邊,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容量及下肢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見於心、肺功能不全者。

(4)強迫蹲位(compulsivesquatting):短距離步行或其他活動中因感呼吸出難和心悸而取蹲距體位或膝胸位以緩解症狀,見於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

(5)強迫停立位(forcedstandingposition):步行中突發心前區疼痛而被迫即刻站立,並以右手按撫心前區,見於心絞痛者。

緩解方法

1、按摩胸部:坐、立、臥均可,脫去外衣,將兩手互相搓熱,用兩手輕輕按摩兩側胸部和腋下,直到局部發熱為止,每天2-3次,每次5-10分鐘。按摩後及時穿上衣物,防止著涼引起感冒及其他疾病。

2、抱頭轉身:站在空氣新鮮的地方,兩手抱住後腦勺,左右轉身,幅度由小到大,每側轉動20-30次,這樣能使胸部擴大,運動加強。

3、擴胸運動:站在地上,抬頭挺胸,兩臂側平舉,儘量向後振臂,然後復原,每次擴胸20-30下,每日兩次。

4、仰臥挺胸:仰臥在床上,兩手放在體側,頭和腳不動,胸部儘量向上挺,挺起來後停幾秒鐘再落下,如此反覆進行,每日兩次,每次20-30下。這樣能使胸部和腰背部的力量增強,防止胸膜粘連。

5、站吸蹲呼:站在地上,兩臂側上舉,同時深吸氣,然後兩臂向胸前交叉,身體下蹲,同時深呼氣。每日兩次,每次20-30下。這樣站吸蹲呼,能增強膈肌的力量,使胸膜腔的炎症分泌物早日吸收。

6、屈體運動:站在空氣新鮮的地方,身體先向左側儘量屈曲,深吸氣,然後再向右側屈曲,深呼氣,反覆20-30次,能牽拉胸膜,使粘連分離。

7、前後擺臂:站在地上,用力向前後擺動兩臂,向前向上擺及向後擺,幅度都要儘量大些,每次20-30下。

8、舉手托天:站在地上,兩手儘量向上舉,背屈手腕,手掌向上,兩手呈托天狀,然後復原將手放下,每日兩次,每次20-30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