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精選集

《張賢亮精選集》,作者是張賢亮,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本書是“世紀文學60家”系列之一,“世紀文學60家”叢書入選作家均以“精選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張賢亮精選集張賢亮精選集
說起張賢亮,對中國文壇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會感到陌生。上世紀80年代,這位特立獨行的作家發表的《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以其充滿人性溫暖的故事和新銳的思想,在國人的閱讀中激起了巨大波瀾。進入90年代後,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熱潮中,張賢亮在寧夏創辦了一個影視娛樂城,以“出賣荒涼”著稱,成為當今文壇一道獨特的風景。現在的張賢亮已經集作家與企業家的雙重身份於一身,本書精選了他的佳作5篇,從中你可以品到這位“作家與企業家”型文人的絕代風采。

20世紀是一個不尋常的世紀。20世紀的社會生活風雲激盪,滄桑巨變,20世紀的華文文學也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以其大起大伏、大開大闔的自身演進,書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華彩樂章中光輝燦爛的一頁。以名家聯袂名作的方式,檢閱和展示20世紀中國文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長足進步。

本書是“世紀文學60家”系列之一,“世紀文學60家”叢書入選作家均以“精選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還請有關專家撰寫了研究性序言,編制了作家的創作要目,其意在於為讀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創作上的特點和文學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導讀和更多的資訊。

作者簡介

張賢亮(1936—),祖籍江蘇盱眙。二十世界五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1957年因發表詩作《大風歌》被劃為“右派”,由此開始長達二十二年的勞動、管制、關押、流浪的生活。1979年平反覆出。出版有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習慣死亡》《我的菩提樹》、中篇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肖爾布拉克》、《綠化樹》等。其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目錄

時代的生活和情緒的歷史

綠化樹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初吻

靈與肉

肖爾布拉克

創作要目

書摘

大車艱難地翻過嘎嘎作響的拱形木橋,就到了我們前來就業的農場了。

木橋下是一條冬日乾涸了的渠道。渠壩兩旁挺立著枯黃的冰草,紋絲不動,有幾隻被大車驚起的蜥蜴在草叢中簌簌地亂爬。木橋簡陋不堪,橋面鋪的黃土,已經被來往的車輛碾成了細細的粉末。黃土下,作為襯底的蘆葦把子,齜出的兩端參差不齊,幾乎耷拉到結著一層泥皮的渠底,以致看起來橋面要比實際的寬度寬得多。然而,車把式仍不下車,儘管三匹馬呼哧呼哧地東倒西歪,翻著乞憐的白眼,粗大的鼻孔里噴出一團團混濁的白氣,他還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車轅上,用磕膝彎緊夾著車底盤,熟練地、穩穩噹噹地把車趕過像陷阱似的橋面。

牲口並不比我強壯。我已經瘦得夠瞧的了,一米七八的個子,只有四十四公斤重,可以說是皮包骨頭。勞改隊的醫生在我走下磅秤時咂咂嘴,這樣誇獎我:“不錯!你還是活過來了。”他認為我能夠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蹟;他有權分享我的驕傲。可是這幾匹牲口卻沒人關心它們。瘦骨嶙峋的大腦袋安在木棍一般的脖子上,眼睛上面都有深窩。它們使勁時,從咧著的嘴裡都可以看到被磨損得殘缺不全的黃色牙齒。有一匹棗紅馬的嘴唇還被籠頭勒出了裂口,一縷鮮紅的血從傷口涔涔流下,滴在車路的沿途,在一片黃色的塵土上分外顯眼。

但車把式還是端坐在車轅上,用一種冷漠而略帶悒鬱的目光望著看不見盡頭的遠方。有時,機械地晃動一下手中的鞭子。他每晃動一下,那幾匹瘦馬就要緊張地抖動抖動耳朵。尤其是那匹嘴唇破裂了的棗紅馬更為神經質,儘管車把式並不想抽打它。

我理解車把式的冷漠和無動於衷:你餓嗎?餓著哩!餓死了沒有?嗯,那還沒有。沒有,好,那你就得幹活!飢餓,遠遠比他手中的鞭子厲害,早已把憐憫與同情從人們心中驅趕得一千二淨。

可是,我終於忍不住了,一邊瞧著幾匹比我還瘦的牲口,一邊用饑荒年代的人能表現出來的最大的和善語氣問他:“海師傅,場部還遠么?”

他分明聽見了,卻不答理我,甚至臉上連一點輕蔑的表情也沒有,而這又表示了最大的輕蔑。他穿著半新的黑布棉褲褂,衣裳的袢紐很密,大約有十幾個從上到下齊整的一排,很像十八世紀歐洲貴族服裝上的胸飾。雖然拉著他的不過是三匹可憐的瘦馬,但他還是有一種雄豪的、威武的神氣。

我當然自慚形穢了。輕蔑,我也忍受慣了,已經感覺不到人對我的輕蔑了。我仍然興致勃勃。今天,是我出勞改隊走上新的生活的第一天,按管教幹部的說法是,我已經成了“自食其力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