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年

張紅年

張紅年 1947年生於南京。美籍華裔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系。曾任職於北京畫院,任教於美國紐約美術學院。是“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之一。開創“意識流”繪畫。以大型歷史題材油畫著稱於世。

基本信息

人物概述

少年張紅年 少年張紅年

張紅年1947年生於南京,祖籍山東。196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作為知青開始歷時4年的下放河北蔚縣接受“再教育”。以重體力勞動為主,藝術實踐被禁,僅有“地下活動”似地畫些習作。1974—1984任職於北京畫院。1984年就學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1985年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系讀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8—2001年在紐約美術學院任教。現居美國紐約州烏茲達克。與露易絲·烏麗合著《繪畫中的陰陽》。

張紅年是“文革”結束後“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曾以知青題材的《那時我們正年輕》《在命運的列車上》和張志新烈士題材的《發人深省》等油畫作品而享譽畫壇。並以大型歷史題材油畫著稱於世。張紅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活躍於畫壇的新星。是中國新時期美術史上不可忽略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以敏銳的思想,深切的人文關懷,高昂的英雄情結,使畫作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他又能在油畫語言的探索中不斷出新,成為當時藝術新潮流中的先鋒。

1985年,張紅年赴美國,孤身一人在舉目無親的異國闖蕩,舉步艱難。幸而他的作品被“大中央畫廊”所接納,在這個美國的頂尖級的畫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並獲得成功。後來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推動下,他創作了一批中國歷史畫,獨樹一幟於美國畫壇。

初踏藝途

家庭背景

全家福 張紅年 左二(1948) 全家福 張紅年 左二(1948)

張紅年出生於南京一個幸福的家庭,早年曾留學美國的父親張雪賓,時任北平市銀行總經理,是一個銀行家。母親張秀卿美麗、善良。此外,張紅年還有兩個美麗、聰慧的姐姐張惟緹、張惟梅。1949年,張紅年的父親攜全家準備從上海乘船去美國,沒有成功。從而有了張紅年如此的一生。也許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1950年,張紅年的父親通過他在美國的同學,時任外交副部長章漢夫的介紹,到中央人民銀行任研究員(顧問)。於是張紅年全家搬到北京塔院,與翠花橫街北京畫院油雕室的前身——美術工作室緊鄰,25年之後,張紅年分配至北京畫院工作。

藝術啟蒙

《愛人》 《愛人》

童年時的張紅年便展示出了過人的繪畫能力,家中窗外的白塔成了他練習繪畫的素材,廟會、戲曲、民間藝術、雕塑,還有“電影”洋片使他度過了五彩斑斕的童年。1954年,張紅年在報子胡同國小就讀,被指定為班主席。這期間他開始大量接觸並畫中國歷史、演義、傳說。繼列寧之後,岳飛、趙雲等英雄也開始躍入他的畫筆。大姐姐回家探親時給張紅年買的一套世界名畫選,使他第一次“相遇”了一生的老師俄羅斯畫家列賓。

1958年大躍進時期,張紅年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畫家,他在學校牆上畫壁畫的照片上了區裡的展覽。那年冬天,他畫了第一張油畫(汽油畫的),同時告別小學生活。1959年,張紅年考入了北京三中,此時中國已進入了飢餓的困難時期。1962年,15歲的張紅年以最好的成績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在開學典禮上,他代表新生髮言,從此離家,開始了寄宿生活。

時代標記

傷痕藝術

《發人深思》(原名《不!》) 《發人深思》(原名《不!》)

20世紀70年代末,張紅年的油畫《發人深思》(原名《不!》)《那時我們正年輕》《在命運的列車上》以張志新等題材的作品,為人們所熟知、所追捧。成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他的作品把自己對社會問題思考過程中在腦海中閃現出的原始的流動的視覺形象,一古腦兒搬上了畫布。這些零散的情節不拘時間、空間,似電影多鏡頭重疊組成了連續性的畫面,增強了畫面的深度和廣度,被稱為“意識流”繪畫。張紅年用自己獨到的繪畫語言,把一個動亂年代中一代人對共同命運的思考呈現於畫面,讓觀眾在多瞬間,多視點,多空間的畫面中共同去體驗、去經歷、去回憶那段迷惘、失落、無奈……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的作品也成為這個時代標記性的圖像。

黃河探源

《我們戰勝了波濤》 《我們戰勝了波濤》

張紅年曾獨自遊走在母親河——黃河岸邊。他說:“我就像沒見過親娘的孩子,既激動又辛酸。”他的《啊,黃河》把他的真實感受,以超越時空概念的畫面,把緬懷祖先,保衛黃河及建設黃河,這樣一個氣勢磅礴上下幾千年的歷史,縱橫數萬里的地域,揉為一體,畫面恢宏深遠具有史詩般的魅力。而他的《故鄉月》《杏兒歌》《峽谷風》《大地的饋贈》《大地的深情》等組畫,在“意識流”的多視角、多空間的畫面結構中,採用河北蔚縣民間剪紙鮮亮、明麗的色彩,開拓著藝術民歌風的新形式。

華裔畫家

融入美國

與前妻李新、女兒(1981) 與前妻李新、女兒(1981)
與後妻露易絲·烏麗(1995) 與後妻露易絲·烏麗(1995)

正處於藝術創作高峰期的張紅年,於1985年進入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系深造,學起抽象藝術,《生於斯,長於斯》《中午的夢》等作品是他在異國之初寂寞孤獨心靈的真實寫照。正在他的生活剛剛安定之際,1990年,

張紅年深愛的妻子李新——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卻不幸離世。他帶著年僅10歲的女兒又回到美國,定居於紐約烏茲達克。他決心走進美國人的生活中,讓自己的藝術融入美國文化。

1992年後,張紅年畫了一批美國題材的《萬聖節》《工會公園》等大型作品,使他這位新移民真正地融入了美國大家庭。他的這些作品展出時,也贏得了美國百姓排隊觀賞的盛況,並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求學者。同時,他也得以與美麗溫柔的美國女畫家露易斯·烏麗組成了幸福的新家。

中國油畫

與金高 陳丹青 李全武 王濟達(1986) 與金高 陳丹青 李全武 王濟達(1986)

1986年張紅年與陳丹青、王濟達、金高、李全武被邀請在紐約57街的大中央畫廊(Grand Central Gallery)舉辦聯展——《來自中國的寫實主義》,盛況空前,引起轟動。大中央畫廊由美國著名畫家薩金特創立,有70餘年歷史,以其包羅的卓越藝術家和學術研究著稱。五人聯展所展示的世界級創作水準,首次讓中國寫實油畫極大地震動了美國的藝術市場,使中國油畫走向西方邁開了重要的一步。《Art News》《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都專題報導,CBS電視台作了實地的採訪與訪談。

時效藝術

張紅年的早年藝術經歷,鑄就了他與周圍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個性,對他而言,藝術不是花邊裝飾品,是精神活動的結晶。就在美國的“9·11”事件之後,那個悲傷驚恐的一周里,他畫出天使在廢墟上哀悼的《零爆點》,據悉,這幅畫是最早對此事件作出反映的畫作,被印刷出版,還被不知名的人士張貼到世貿大廈的廢墟邊來祭奠死難者。在美國人驚魂未定的時候,只有一個中國畫家,以他的敏感、敏銳,敏捷地作出反應,他又一次畫出了具有歷史性的作品。

撰寫論著

《草原小路》 《草原小路》

色彩的魔術——對比色的奧妙。他的歷史畫大多是2—3米寬的大尺幅,但畫面色彩乾淨、利落,透明、鮮亮,這是積15年的對比色研究,摸索出的一套色彩規律。他畫一幅畫,調色板上只有兩組顏色,或紅綠,或藍橙,或紫黃,《鄭和下西洋》《三星堆》用藍橙,可調出正藍、暖藍、冷藍,再由此與橙不斷演繹暖或冷的灰藍……《敦煌》《絲綢之路》則用紅與綠調製。2000年他和妻子露易斯合著出版了英文版的《繪畫中的陰陽》,依據中國古老的陰陽互補的哲學原理,發現在繪畫中用兩種補色,可以推導出無盡的色彩變化。此書的出版,在美國影響極大,成為藝術暢銷書。有讀者反映說:“我的畫再也不髒了”。

史畫情結

魂系華夏

張紅年繪畫上的成就,獲得了具有百年歷史,著名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青睞。1996年,該雜誌請他創作一批中國歷史畫。張紅年得以大力弘揚祖國燦爛文明的機緣。《張騫歸來》《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敦煌·供養人肖像》《飛天》等一大批作品應運而生。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龐大壯觀得像海上的陸地;絲綢之路上的小鎮如“世貿會”那么繁華;敦煌的石窟藝術美輪美奐、美不勝數……張紅年所勾勒呈現的,是悠久、燦爛,震懾人心的中華文明圖卷。作為美籍華人,張紅年以超越國界的眼光與胸懷,站在世界文明發展的高度,在美國扮演著“中國文化使者”的角色。讓西方社會更直觀地感受、認識了東方古國的中華文明。

人性光芒

《長恨歌》 《長恨歌》

張紅年在作品中追求著人性的光芒,即使在殘酷的《焚書坑儒》中,也並不著力表現暴力與殘忍,更重著於刻劃遭難的儒生與家人、親朋、學生之間親情、友情、愛情在生死訣別時的痛楚,悲劇在愛的旋律中奏出人性美的主調;《婦好征戰》中,把原是殘酷的戰爭場面處理成兄弟相殘的“安魂曲”,暖灰的調子,像陳舊退色的照片,似乎沙場的廝殺聲已遠去,空留一片黃土地,讓人在惆悵中反思;而《張騫歸來》《鄭和下西洋》更是高揚著國際主義精神;《四海皆兄弟》則表現了讓世界充滿愛的主旋律。

人物評價

求新肇始

我第一次見到張紅年本人和他的畫,是在1980年北京的一次“當代人畫會”的聚會。“當代人”是全由年輕、男性和有造詣的油畫家友人自行組成的團體,旨在討論繪畫和展覽。他們在當時都是創新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皆為獨立的藝術家,整個團體並不是由當時的中國官方藝術家協會所創立。當時,藝術仍被小心翼翼地控制著……包括張紅年在內的許多“當代人”的成員都曾就讀於著名的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在那裡他們學習了油畫、肖像、解剖、空間和光影。中國告別了閉關自守,到1980年,他們都在尋求新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和實驗,他們慶祝中國加入了國際藝術的世界。

激情史詩

《武德斯達克感恩節》 《武德斯達克感恩節》

張紅年是一位“歷史畫”的大師,採用一種盛大的方法訴說一個由英雄史詩和戲劇所構成的人物故事。但他的人物並不是充滿社會主義官方寫實風格的偉大勞工,而是像他一樣的英俊青年。他對中國和世界歷史充滿激情,將古代的生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畫布上。他遊刃有餘地處理大場面的史詩構圖。他對電影的興趣使他以插曲式的敘事方法描繪個別的場景。張紅年是一位對中國未來發展擁有許多夢想和卓越藝術表達方式的藝術家。他繪畫戲劇場面、撲捉瞬間動感,和將所有人、事、物組織在同一環境中的能力更是一流。

美國人能接受這樣一位天才藝術家一起生活是何等的幸運。張紅年在美國已非常成功,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及許多人也已合作了許多史詩項目。他是一位金童,因為他的存在和天賦為我們增添了無限的光彩。(瓊·樂博特·科恩《新中國繪畫1949-1986》作者)

大事年表

·1947年,生於南京。父親張雪賓,母親張秀卿,姐姐張惟、張惟梅。

·1954年,入報子胡同國小。

·1957年,參加西城少年之家美術組,受教於楊輔導員。

·1959年,入北京三中。

·1960年,張憶輝老師開始任教西城少年之家美術組,改變了我的人生。

·1962年,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受教於高亞光、張麗、溫葆、楊紅太、趙友萍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停課搞運動。

·1969年,畢業,下放河北省蔚縣接受“再教育”。歷時4年。

《在命運的列車上》 《在命運的列車上》

·1974年,入北京畫院為專職畫家。

·1976年,畫《送別》,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延安畫刊》。

·1977年,畫《紅旗永在》,中國美術館展;《發人深思》中國美術館展並收藏,發表於《美術》雜誌。

·1978年,入“北京油畫研究會”“同代人畫會”;畫《在命運的列車上》,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九州》雜誌;畫《畫家的家》,中國美術館展;畫《李新肖像》(張紅年妻子),中國美術館展,紐約國立藝術俱樂部展,哈佛大學展並發表於《畫廊》(作品遺失)。

·1979年,畫《呵,黃河》,中國美術館展,獲建國30周年美術展覽三等獎並發表於《美術》《人民教育》《新時期》《青年文摘》《遼寧畫報》等雜誌,後又發表於美國《新中國美術》畫冊;入中國美術家協會;與李新結婚。

·1980年,畫《那時我們正年輕》,中國美術館展,全國青年畫展二等獎,發表於《美術》《遼寧畫報》《畫廊》等雜誌及《中國油畫1700-1985》《20世紀中國油畫》和美國《國際新藝術》等畫冊,中國美術館收藏;女兒張海然出生,有感而畫《思源》,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北京藝術》雜誌及美國《新中國美術》畫冊;畫《母女圖》;選為北京文代會代表。

·1981年,畫《山村吟》組畫,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油畫家》《北京藝術》《奔流》等雜誌;畫《我們戰勝了波濤》,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畫廊》《奔流》等雜誌;為電影《雙雄會》(導演陳懷凱)畫片頭片尾畫《兵臨城下》《壯志未酬》。

·1982年,畫《大地的饋贈》,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畫廊》《北京藝術》《遼寧畫報》等雜誌以及美國《國際新藝術》畫冊;畫《大地的深情》,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畫廊》。

·1983年,西藏之旅(1982)後,畫《上學》,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畫廊》《奔流》封面;畫《我的母親,我的小路》,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江蘇畫刊》、台灣《雄獅美術》;畫《古老的故事》,中國美術館展。

·198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讀研究生,受教於韋啟美、林崗、靳尚誼、李天祥等;畫《工棚》,中國美術館展,發表於《北京工人》;畫《準備冬草》,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銅質獎,發表於《美術》《江蘇畫刊》《遼寧畫報》《中國文學》《中國美術館藏畫選》,中國美術館收藏。

《驛站》 《驛站》

·1985年,被北京市政府“先進藝術工作者”;9月赴美,入紐約大學美術系讀研究生。

·1986年,與金高、王濟達、陳丹青、李全武於Grand Central(大中央)畫廊,舉辦“來自中國的現實主義畫展”,作品有《生於斯,長於斯》《中午的夢》(發表於台灣《雄獅美術》)等,共有60多件。此次展覽是中國油畫進入西方藝術市場的破冰之旅,美國《藝術新聞》、CBS電視台,即時作了報導和訪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之後也作了綜合報導。

·1987年,《來自中國的當代寫實藝術展》(五人聯展,金高、王濟達、張紅年、陳丹青、李全武)在哈佛大學和加州Santa Ana 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1988年,《樸質之道》個展,於Grand Central(大中央)畫廊舉辦,作品有《喜馬拉雅山的早晨》(發表於香港《明報》)《在帳篷里》(發表於《明報》)《背水女人》(發表於美國《國際新藝術》)及《紮營》《老師,人生之課》等。

·1989年,“來自中國的現實主義”(五人聯展)在卡羅拉多州Bishop畫廊展出,新作有《門旁》等;開始以芭蕾舞題材探索對比色紅/綠,黃/紫,藍/橙的規律。

·1990年,妻子李新去世,攜女兒海然返美國;於紐約China House畫廊,與王征華、陳丹青、楊飛雲等舉辦聯展;與吳健舉辦雙人展,作品有《戴花環的姑娘》,發表於《美術》、美國《藝術收藏家》。

·1991年,遷居紐約上州Woodstock鎮,有百年歷史的藝術家居住地;在紐約China House畫廊舉行個展。

·1992年,在麻賽諸塞州Plymouth Plantation舉辦個展,作品有《移民圖》,另有《新家》(發表於美國《國際新藝術》《藝術收藏家》),《同伴》(發表於《國際新藝術》),《晨作》《早安》等。

·1993年,在James Cox畫廊,Woodstock舉辦個展“人間大觀”;畫《烏茲達克夏日》,發表於美國《國際新藝術》;《萬聖節之夜》發表於《國際新藝術》;《夏日殘夢》發表於《國際新藝術》;《然然與莫扎特》發表於《國際新藝術》封面;《協力》發表於美國《藝術家》;《驟雨前》發表於《藝術家》;《康定少女》發表於《藝術家》;《舞者》發表於《藝術家》封面。

·1994年,在烏茲達克藝術學校任課;在中國台灣晴山畫廊舉辦個展《視觸覺》,作品有《希望》等。

·1995年,與美國畫家Lois Woolley相戀,建立新的家庭;參加新墨西哥州,《中國—陶斯》畫展,後又相繼在1996、1997年參與《同名畫展》。

《準備冬草》 《準備冬草》

·1996年,美國《藝術家》(The Artist)雜誌刊登Elizabeth Exler的評介文章《情懷的渲染》,解讀張紅年油畫,特別是透明畫法技巧;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簽約,回國開始收集素材準備創作商代歷史畫。

·1997年,畫《婦好征戰》《最後的祭拜》(三星堆)《酒池肉林》;在阿拉巴馬州Birmingham的Loretta Goodwin 畫廊舉辦個展《西藏新貌》。

·1998年,參與電影《西洋鏡》(導演胡安)的創作,在紐約藝術學院任教;在woodstock的Fletcher畫廊舉辦個展《油畫與版畫》,展出石版組畫《夢系西藏》及油畫《奶站上的女人們》(發表於《國際新藝術》)《剪紙》(發表於《國際新藝術》)《農家小院兒》等;母親去世。

·1999年,完成三副大型歷史畫《婦好征戰》《最後的祭拜》(三星堆)《酒池肉林》,國家地理學會收藏於Fletcher畫廊;舉辦個展《新作》,作品有《春之祭》(發表於《國際新藝術》)《工會公園》(發表於《國際新藝術》)《哈遜河上曙光》《衝浪》等。

·2000年,經過多年創作和教學的實驗,與露易絲合作,由watson-guptill出版社出版《油畫的陰陽》,發行20000冊;個展《紙上作品》在Fletcher畫廊展出,作品有色粉筆畫《青年頭像》《轉經的人們》《芭蕾舞鞋》等,水彩畫《回音》《母與子》等;與《國家地理》雜誌簽訂約畫秦代歷史畫作品,回國赴西安收集素材。

·2001年,與露易絲結婚;完成《兵馬俑》,發表於《國家地理》雜誌;完成《秦陵》,發表於美國《考古》《挖掘》及其它若干歐洲考古雜誌;開始《焚書坑儒》的創作;在Fletcher畫廊舉辦個展《生命與光》;畫《似曾相識》,發表於美國《嚮導》,《哈森河上微風》《哈森河圓舞曲》等發表於《藝術收藏家》;“9.11”事件爆發,一星期內畫《零爆點》,發表於《嚮導》《色粉筆》《美國商業》等雜誌。

·2002年,畫《高原小路》,發表於《國際新藝術》《藝術收藏家》;畫《風雨欲來》;畫《耶穌》歷史組畫。

《剪紙》 《剪紙》

·2003年,個展《來自花園》在Fletcher畫廊展出;畫靜物《羊年》,發表於《藝術收藏家》;畫《食為天》《國色天香》《白玫》;完成大型歷史畫《焚書坑儒》,發表於《國際新藝術》;畫《張騫歸來》,發表於《國家地理》《國際新藝術》雜誌,國家地理協會收藏;參加德克薩斯州San Antonio,Greenhouse畫廊《國際藝術大師邀請展》,2004、2005、2006、2007年屆均有參加。

·2004年,創作歷史畫稿《大禹治水》《絲綢之路》《蘇美爾市場》;畫《向艾彌爾致敬》《藍衣女孩》,發表於《藝術收藏家》;畫《雪日》,入Greenhouse畫廊;個展《烏茲達克風景》在Fletcher畫廊展出。

·2005年,畫《鄭和下西洋》,發表於《國家地理》雜誌,《華夏人文》和畫冊《鄭和》(蘇茲比拍賣);畫《空馬鞍》《芭蕾舞鞋》入Greenhouse畫廊;在Fletcher畫廊舉辦個展《紅年近作》;畫《阿芙蘭》《在世界的屋脊上》,發表於《國際新藝術》等。

·2006年,舊作《雙雄會》在榮寶齋拍賣;畫《小店駐足》,發表於《國際新藝術》;《紅梳子》入Greenhouse畫廊;畫巨作《絲綢之路》與《敦煌—供養人肖像》。

·2007年,完成巨作《絲綢之路》與《敦煌·供養人肖像》;開始畫《飛天》;在Fletcher畫廊舉辦個展《夏日》,作品有《清冽》《啊,我的太陽》等。

·2008年,完成《飛天》;蒐集素材並開始畫巨作《長恨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