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祿[上海政法學院新聞傳播與中文系講師]

張永祿,男,湖北荊州人,中共黨員,文學博士,上海政法學院新聞傳播與中文系教師,上海大學文學與創意寫作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

人物簡介

張永祿[上海政法學院新聞傳播與中文系講師] 張永祿[上海政法學院新聞傳播與中文系講師]

張永祿,男,湖北荊州人,中共黨員,文學博士,上海政法學院新聞傳播與中文系教師,上海大學文學與創意寫作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先後講授《文學欣賞》、《文學理論》、《金庸小說研究》、《馬列文論》、《秘書實務》、《文書與檔案管理》等課程。研究方向為小說類型學、法制文學與創意。先後在《文藝報》、《文學報》、《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文壇》、《文學自由談》、《上海文學》、《社會科學》等核心報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擔任《20世紀中國文藝思想史論》(三卷本)副主編,承擔國家和省市級課題4項。

發表論著

篇 名 發表刊物 時 間 備 注
類型與價值 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1期
論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的“天命”思想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4期 第二作者
邁向有我的內在寫作——論徐則臣的三個長篇 上海作家 2010年第2期
“類型”之職場小說 文學報 2010年6月10日
兼類小說的詩學觀察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3期
當“80後”遇到“90後” 今日採風 2009年第10期
《長河》:未竟的中國式“戰爭與和平” 社會科學 2009年第5期
擁抱生命的圓全——評畢飛宇新作《推拿》(中文核心) 名作欣賞 2009年第1期
當代成長小說的類型學批評 時代文學 2008年第6期
“敘事語法”:小說類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 時代文學 2008年第5期
底層敘事倫理:從家庭向社會掘進 山東文學 2008年第4期
青春正典——《恰同學少年》影視類型模式解讀 電影文學 2008年第1期
論陳平原的小說類型研究——兼論現代漢語小說類型研究 理論與創作 2007年第6期
“80後”成長小說類型論 武當文學 2007第6期
哭、泣及其衍生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5期
“80後”成長小說的得與失 文藝報 2007年7月12日
穿越南方歲月及其誘惑 文學報 2007年3月23日
請給“80後”一些寬容 文藝報 2007年1月2日
個體經驗的堅守與長篇敘事的轉化——談新生代長篇小說創作的幾個問題 上海文學 2006年05期 對話
身體:如何是其所是?——當下中國文壇的“身體”理論及實踐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4期
告別虛偽的形式——燕玉梅小說散論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年第2期
關於建立“生成論”的可能與障礙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1期
狂歡詩學和“民間”理論的對話 理論與創作 2006年第1期
“80後”寫作的五副面孔 躬耕 2005年第7期
有這樣吊人胃口的嗎? 文學自由談 2005年第6期
近五年長篇小說突破一瞥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5年第4期 第二作者
伽達默爾的文本觀 晉陽學刊 2005年第3期 第二作者
伽達默爾的文本觀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年第1期 第二作者
近年中國校園小說創作走向 當代文壇 2005年第2期 第二作者
中國校園文學的創作走向 文學報 2005 年4月8日
批評視野中的“80 後”寫作 文學報 2005 年6 月16日
“80後”寫作的五副面孔 文學報 2005年5月12日
為經驗所照亮的青春之孽——論李傻傻的紅x 文學報 2005年4月8日
叛逆及其表現形式——韓寒論 文學報 2005年3月11日
這一點代人的怕和愛——郭敬明論 文學報 2005年2月25日
青春一種——評金瞳原的小說 文學報 2004年4月22日
感性的行而上探索——論小飯的小說 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2期 第二作者
理解的文本與闡釋的方向——伽達默爾文本觀的當代意義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年第1期 第二作者
傾斜的飛翔——近五年小說結構突破 瞥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年第1期
頭髮的政治學闡釋──以中國現當代文學為例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4年第5期
文學理論走向新世紀——以葛紅兵《文學概論通用教程》為視點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04年第10期
返鄉的可能、形式及意義——從《九月還鄉》到《小姐回家》 當代文壇 2004年第6期
生活的召喚與心靈的持守 文藝報 2003年7月19日
學理的把持與“湘軍”的守望 理論與創作 2002年第6期 第二作者
金庸小說中的武當 體育文化導刊 2002年第5期 第二作者
金庸筆下的武當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年第5期
論新生代對新寫實的繼承與超越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年第1期
還原與重建:藝術美學的“綠色工程”——評歐陽友權新著《藝術美學》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0年第4期 第二作者
藝術美育的“綠色工程”——評歐陽友權新著《藝術美學》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3期 第二作者
李金髮晦澀詩風探因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9年第4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