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坤

張正坤

張正坤,原名樂典。1898年出生於湖南瀏陽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6年在家鄉積極投身農民運動,後跟隨北伐軍北上。並於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多次戰鬥,為中國共產黨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正坤:浴血奮戰為革命

概述

張正坤,1898年出生於湖南瀏陽縣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冬,被選為出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前往中央蘇區。會後,留在中央蘇區,進入紅軍大學學習。

生平

1934年5月,張正坤調任紅十八師五十三團團長,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同年8月,隨紅六軍團西征,參加創建湘鄂川黔根據地的鬥爭。1935年11月,紅二、六軍團從湘西出髮長征,張正坤率五十三團牽制敵軍,掩護主力部隊突圍轉移。長征中,於1936年初任紅十八師師長兼政委。
全國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張正坤擔任湘鄂贛人民抗日紅軍游擊支隊副司令員,不久任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副團長。1938年初,隨部隊奔赴皖南抗日前線,調任第二團團長。5月,隨陳毅到蘇南,參加開闢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陳毅率蘇南主力渡過長江,建立蘇北指揮部。張正坤奉命留在蘇南堅持鬥爭。不久,江南新四軍組編為3個新的支隊,張正坤任第三支隊司令員兼參謀長,轉戰江南,浴血抗戰。
1941年初,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張正坤在危急關頭受命擔任第三縱隊司令員,組織部隊突圍。他指揮部隊同數倍於己的頑軍激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部隊傷亡慘重,他在戰鬥中重傷被俘。國民黨頑軍將他作為“要犯”囚禁於江西上饒集中營七峰岩監獄。在獄中,敵人對他進行了遊說誘降、刑訊折磨和死亡威脅,但絲毫沒有動搖他的革命意志。他組織獄中被俘難友同敵人進行了堅決鬥爭。同年夏,張正坤組織被俘戰友們越獄,為掩護難友脫險英勇犧牲,時年4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