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權[愛國將領]

張權字栩東,河北武強縣人,18歲後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被保送日本士官學校攻讀炮科專業,1923年學成歸國,赴廣東投身國民革命,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十九師副師長,後進軍江西,擊潰孫傳芳主力,以戰功晉升師長,駐軍九江,後出任國民黨陸軍步兵學校少將教務長。

生平

張權在留學日本時就與共產黨有了接觸,贊同共產黨的主張,因此在蔣介石下令清黨時,甘冒風險,送走了幾名共產黨人。

蔣汪合流後,張權任五十七師參謀長“七七”事變後,張權被任命為國民黨軍隊唯一的裝甲車團團長,屬師級編制,後任戰車防禦教導總隊總隊長,他聘請蘇聯專家擔任訓練顧問對部隊嚴加訓練,因軍隊訓練有方,被提升為中將。戰車防禦部隊在抗戰期間的幾次戰役中屢建戰功,張權聲名大震。張權不滿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他在重慶籌劃建立機械化師期間,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等縱論時局,對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極為贊同,並接受周恩來的介紹,將共產黨員王亞文安插在身邊作了秘書。

抗戰勝利後,陳誠出任國防部參謀長,張權被扣以親蘇的帽子,所部被裁撤,陳還派他去內戰前線,就任河西警備副司令。張權按照共產黨的指示,設法留在京滬杭地區,擔任了太湖警備區警備司令和總後勤部中將視察員,到各部隊視察兵力部署。

1948年底,張權到了上海,在解放軍突破天塹前夕,奉中共上海局的指示調查江防。1949年春,江陰要塞成為南京至上海間重點防守地段,張權調查了江陰要塞全部江防情況,與王亞文繪成圖紙交給了上海地下黨,對我軍攻克長江防線,解放南京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49年5月初,蔣介石親臨上海,坐鎮復興島,聲言將在上海打一場立體戰爭,固守到底,張權又奉中共上海局的指示,在國民黨軍隊中進行策反。經過他曉以大義,復旦大學暫編第一縱隊司令兼一三二師師長李錫佑等都願棄暗投明,計畫發動起義,由張權任總司令,配合解放軍,切斷市區與吳淞的陸路交通,封鎖吳淞水面,並強攻北四川路敵警備司令部,然後直撲復興島,活捉蔣介石。不料事變前夕,一三二師中校參謀科長張賢向上海市警察局長毛森告了密,5月14日,張權在視察吳淞要塞後返回住所,雖然其妻李俊卿向他發出了警報,但已來不及逃脫,與李錫佑等相繼被捕,起義功敗垂成。1949年5月21日,張權、李錫佑等被國民黨軍警以擾亂金融、破壞治安罪槍決於南京路大新公司門前,此時離上海解放僅僅6天。在迎接上海解放的過程中,無數仁人義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中共上海市委對張權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張權雖非中共黨員,但在思想、行動、工作、作風上都與共產黨靠近,烈士對於國民政府統治具有深切的仇恨,對中國人民勝利則抱充分信心,在共產黨領導下瓦解國軍士氣,迎接上海解放,都有相當功績。”

1949年8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決定授予張權革命烈士稱號。

1982年3月又被推薦為著名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