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戎[西漢大司馬史]

張戎[西漢大司馬史]

張戎,字仲功,西漢末長安人,曾任大司馬史。治水有功,對後世黃河治理具有重大意義,常為人們所引用。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漢公王莽召集群臣徵求治河意見,張戎應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指出黃河的特性:“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諸郡,以至京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決。而國家數堤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猶築垣而居水也。”最後他提出了治河主張:“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

主要成就

張戎早在兩千年前即從水流、泥沙角度分析河患成因,提出以水刷沙的主張,確實有創見性的。特別是“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這句名言,為黃河水沙作了量的估計,對後世黃河治理具有重大意義,常為人們所引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