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臣[書法家]

張惠臣[書法家]

張惠臣,1956年生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劉炳森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心主任;中國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名家書畫院院士;劉炳森大師的得意弟子;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委員,首批國家註冊一級建造師。

基本信息

書法風格

作品 作品

張惠臣先生自幼酷愛藝術、繪畫、音樂、戲曲、建築, 尤其是對書法更是痴迷眷戀,先學顏、柳,後習二王。數十年臨池不輟,奮力攀登。其小字頗見功底,性質流媚,行楷精細兼具,溫之開潤,行草秀美飄逸鼓之枯勁:大字造境新奇,端莊渾厚,風神灑落,筆筆到位。除此之外,張惠臣先生對隸書、篆書、象形字、變體字也很有研究,玄鑒印章,博採眾家之精華,揉自家之底蘊,其作品適時前規,取會佳境,縱觀張惠臣的書法,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二十年的建築生涯,創作佳績,三十年的文化藝術大添異彩,四十幾年的書法藝術譽滿神州海外。真乃當代最具實力的書法家之一。

藝術成就

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師歐陽中石看了張惠臣的作品,感慨地說“後繼有人啊!”;書畫大師劉炳森親自為《張惠臣書法集》題名、作序;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惠芳女士年過古稀,專程從香港來北京向張惠臣先生學習寫字,書法作品收入孫中山紀念館;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馬先德先生也前來求字;朝鮮的金正日主席特邀張惠臣先生書寫金日成語錄,現收藏於朝鮮博物館;我國主要領導人也收藏了張惠臣先生的作品。

他將音樂、建築、書法三者融會貫通,取會佳境。建築之美離不開藝術的渲染,音樂是跳躍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書法的點創結構無不體現建築造型端莊之美、穩健之勢。張惠臣先生就是在這高層次、高境界的領域裡開創出一片天地,令人讚嘆不已,京劇、民歌有自己的演唱專輯,建築有輝煌業績,書法作品更是絢麗多彩。

書法大師歐陽中石看了張惠臣的作品,感慨的說“後繼有人啊!”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慧芳女士年過古稀,專程從香港來北京,向張惠臣先生學習寫字,書法作品收入孫中山紀念館。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馬基德先生也前來求字;朝鮮的金正日主席特邀張惠臣先生寫金正日語錄,現收藏於朝鮮博物館。我國幾位主要領導人也收藏他的作品。

近幾年慕名而來向張惠臣先生求字的收藏家絡繹不斷,縱觀張惠臣先生的書法實力,書體之全面、風格之獨特、造型之優美、雅俗共賞之特色、人品之高華,於書壇雄視闊步,立志高遠,必將創造書法史奇觀,謂予不信請拭目以待。

活動報導

愛心緣分 無與倫比 ——記北京書法家張惠臣副題引題題一題二

著名書法家看望“暴走媽媽”的兒子 著名書法家看望“暴走媽媽”的兒子

書法是藝術,造化里蘊涵人生。北京書法家張惠臣與武漢暴走媽媽的緣分,是兩個不同處境、不同造化的普通人共同的情懷——愛心。

張惠臣隸書享譽京城

張惠臣是河北人,曾是一名建築師,也當過項目經理。在空閒的時間裡,他把精力都用在書法上。懷揣著書法,他貿然闖進了京城。為了拜大書法家劉秉森為師,張惠臣研習劉秉森的書法好幾年,把劉大師的墨寶學習得惟妙惟肖,才敢帶著作品去見大師。劉秉森欣喜之餘,收下這個弟子。

學書法,真像蜜蜂采蜜一樣,各種字型都需研究。劉秉森指點張惠臣:寫行楷草書的很多,而隸書下功夫多、寫起來卻慢,擅長的人越來越少了。張惠臣心領神會,進一步精研隸書。如今,張惠臣的書法享譽京城,很多重要場合懸掛著他的作品,眾多富豪巨子熱愛收集他的作品;長城內外、黃河南北,他的作品都受到行家追捧。

張惠臣為“暴走媽媽”題字 張惠臣為“暴走媽媽”題字

穿隔離衣為護士寫字

對張惠臣來說,奉獻愛心、熱心公益是一以貫之。

——北京鬧非典的時候,張惠臣和其他愛心人士一起,穿著隔離衣、戴著口罩到醫院去慰問非典病區的護士,給偉大的白衣天使寫字。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他在北京先後參加了30多場公益筆會,所得捐款全部捐給災區。

——奧運會前夕,他寫了兩幅“奧運賦”長卷,一幅捐給北京奧委會,作為文物收藏;一幅捐給中國扶貧基金會。南方一個老闆願意出價700萬元收藏這幅作品。

在體育界,張惠臣更是赫赫有名。他曾為飛人劉翔書寫“翔龍伏虎”,他曾為51名奧運會冠軍書寫藏頭詩句。而這一切,他都沒有收取任何潤筆費用,“只當是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奧運事業做點貢獻。”張惠臣淡然一笑。

書法講究“字外功”

張惠臣幼時是個苦孩子,還沒入學,父親就手把手教他寫大字。那個時候的國小很注重書法教育,經常舉行毛筆字比賽。張惠臣回憶,他曾多次獲得學校舉辦的毛筆字大賽獎勵。一等獎是5分錢的作業本,二等獎是3分錢的帶橡皮鉛筆頭……獎勵不大,但對一個孩子來說,讓書法植入了他的內心。在大字報、大標語流行的時期,張惠臣鑽研起了“毛體”,書寫紅海洋、黑板報,他都看成嚴格的書法練習。

當建築設計師需要繪圖。練習楷書的時候,張惠臣將嚴格的繪圖訓練融合進去。因此,張惠臣的楷書像鋼板刻出來的一樣,一絲不苟。

張惠臣的二胡拉得很好,作為票友上過央視好幾次。他說,自己在書寫作品時,常將音樂的韻味融匯進去。比如,阿慶嫂的《智斗》,使行草寫起來有歡快之意;郭建光在蘆葦盪養傷,二黃腔蘊涵的蒼涼,使得隸書寫起來更深沉。

張惠臣說,寫字的練到最後,光靠書法就不行了,“一定要有字外功!”

字外功,有天文地理,有人情世故,有世事洞明,有人間滄桑。識得字外功,方為好書家。而做好人,行好事,就是字外功中的一項基本功。

記者 謝東星 通訊員 汪德富

昨日,中國北京書畫院張惠臣院長攜夫人,應本報之邀來漢,親手將10.8萬餘元由書法拍賣得來的善款交給“暴走媽媽”陳玉蓉。

暴走媽媽陳玉蓉的故事經本地媒體和中央電視台報導後,感動世人。中國北京書畫院張惠臣院長,在感佩之餘決定捐出自己的書法作品“無與倫比”。這幅書法不同尋常:在此前的濟南全運會上,張惠臣曾將一幅“無與倫比”贈給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

張惠臣的書法作品“無與倫比”作為壓軸之作,當場競得9.9萬元的愛心高價。負責拍賣的北京華倫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也將拍賣會的部分佣金捐給暴走媽媽。

前晚,張惠臣夫婦受本報之邀請專程來漢。昨日上午,張惠臣夫婦、本報副社長何健生及武漢市青基會有關人士趕到“暴走媽媽”陳玉蓉家,親手將10.8萬餘元善款交給暴走媽媽。張惠臣還贈兩幅字作為留念:給媽媽的是“暴走媽媽無與倫比”,給兒子的是“堅強”。在病榻旁,張惠臣握著葉海斌的手說:“你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我們都為你驕傲,你更要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

同濟醫院器官移植專家魏來現場對葉海斌進行了體檢。飲食如常,只是身上還留有兩根引流管。魏來表示,葉海斌肝功能正常,原發疾病導致的銅代謝異常已經完全好轉。根據經驗,葉海斌有望長期存活,並不影響壽命。

俗話說,母子連心,可母子間肝移植的接受者仍然需要終生服用抗排異藥品,這筆費用天長日久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張惠臣院長的愛心捐助,將為葉海斌的第二次生命之旅打下良好基礎。

此文摘自《博寶藝術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