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祥[企業家]

張志祥[企業家]

作為中國民營鋼鐵企業龍頭的建龍鋼鐵是集鋼鐵、礦業、化工、水泥、工程、科研、經貿於一體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從1999年成立至今已實現跨越式的發展。2006年,建龍鋼鐵完成銷售收入228.92億元,實現利潤12.05億元,集團總資產達228.92億元。建龍鋼鐵在中國鋼鐵企業中排名第17位,在全球鋼企中排名第49位。2008胡潤百富榜: 第10名。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建龍鋼鐵董事長張志祥建龍鋼鐵董事長張志祥

張志祥,1967年出生於浙江上虞,現遵化市城關鎮人。1985年就讀於浙江工業大學。1985年就讀於浙江工業大學1989年從浙江工業大學畢業後,進入當地物資局工作了5年,隨後以5萬元起家,創辦了忠祥實業公司。因為對鋼鐵行業的熟悉,他以鋼鐵貿易為入門,沒有想到生意越做越順,由早先根據地上虞,一路發展到紹興、杭州、上海、南京、天津、唐山、寧波、北京等地。

1994年辭去公職創辦忠祥實業公司,並迅速發展到紹興、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唐山等13個省市自治區。
1999年,小有成就的張志祥開始從貿易向實業轉型,他先是租賃唐山市下屬的遵化鋼鐵廠,2000年3月買斷該廠,並更名為唐山建龍實業有限公司。之後,又在寬城、吉林、承德、唐山購併多家鋼冶類虧損企業,轉變機制,加大投資,使其迅速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
張志祥經人引薦認識了另一位民營資本的代表人物——郭廣昌。同為浙江人,兩人很快熟稔。郭廣昌向建龍投資3.5億元,並獲得了唐山建龍的30%股權。這也為張指向之後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9年他又收購了唐山冶金鋸片公司,2000年10月收購寬城滿族自治縣豆子溝鐵礦,2001年購併吉林明城鋼鐵有限公司,2002年以租賃方式, 取得承德華峰鋼鐵水泥公司經營權。到2002年,建龍鋼鐵的規模,也從張買斷之前的不足10萬噸,迅速擴張到300多萬噸。但張志祥的夢想,是要構築一個 鋼鐵的新帝國。這時,寧波建廠的計畫成型。
2004年6月初,國家對鋼鐵、水泥和電解鋁等行業實施嚴格的巨觀調控措施,寧波建龍成為繼 江蘇鐵本後又一個被國家重點查處的違規鋼鐵項目。由於在項目審批、土地手續、環保審批、銀行貸款、外方資金、進口設備免稅等方面都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當年 6月底,國務院責令浙江省對違規行為及有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但由於寧波建龍項目本身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毗鄰極適合發展鋼鐵行業的寧波北侖港,因此國 務院要求浙江省政府對該項目進行重組。

張志祥旗下以鋼鐵為主要產業的建龍集團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民營企業的龍頭之一。2007年,集團控股、參股企業銷售總額突破500億元大關,鋼鐵主業產能突破1200萬噸,在前不久發布的2008中國企業500強中,建龍集團排名第158位,較去年上漲10位。目前,除鋼鐵主業外,建龍集團旗下產業還包括造船、機電製造等,集團預計,在2015年,集團整體銷售額將達3800億元,淨利潤超200億,企業排名進入世界500強

個人榮譽

2000年在唐山市光彩活動中成績優異,授予“先進代表”榮譽稱號。

2001年被唐山市市委評為“先進企業經營者”。

2002年被團省委等八個部門評為首屆“河北十大傑出青年民營企業家”。

2002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評為“唐山市勞動模範”。

2002年被省委統戰部等部門評為 “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

200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2006年12月21日頒發了“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和“最具人文關懷企業家”等獎項。

社會影響

建龍如果不能成為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一個事業,張志祥必然認為自己是失敗的。正是建龍未來遠景所具備的社會影響力,才能升華一個人、一個群體跋涉的點點滴滴。
目前,總部位於北京的建龍鋼鐵,擁有唐山建龍、承德建龍、吉林建龍、黑龍江建龍等10多家子公司,加上寧波建龍項目與杭鋼的整合盤活後,建龍的產能更加可觀。
僅僅6年,建龍已經成為中國民營鋼鐵企業的旗艦。而建龍集團在華北與東北的繼續布局,則將使建龍擁有中國鋼鐵界的發言權。建龍的擴張具有政策機遇。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未來200萬-300萬噸的國有企業都要進行改制。張志祥的胞弟張偉祥透露,華北和東北的一些200萬-300萬噸的中小企業,都將是建龍併購的目標。
如果說資本使張志祥能夠不斷地進行併購,但這並不能保證建龍系的企業是健康的。這需要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說,擴張與壯大並不是成正比的,規模的力量需要有效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消化”不斷吃進的企業,否則,擴張後果是嚴重的。

個人評價

建龍鋼鐵董事長張志祥建龍鋼鐵董事長張志祥

他對建龍進行全方位技術改造,鐵、鋼、材配套生產能力由改制前的不足10萬噸達到目前的150萬噸。不但達到了環保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經濟、社會效益。他在企業內部設立“企業愛心基金”,採用現代化管理制度,併科學的運用到用人、採購、內部競爭、考核、分配上,使企業內部管理達到現代化、高效化、合理化。尤其注入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內涵,更能激活員工的熱情與潛質。

張志祥的助手講,張十分善於用人,並果斷地退出管理一線,進行戰略管理與巨觀駕馭。這需要一種自我調整,從台前演員變成幕後導演,需要一個心理的適應過程。但,事業越大,人應當越寂寞,也要耐住寂寞。要耐心地等待各個子公司的經營業績,要給機會,給建議,給命令。管理的本質就是管人。事業越大,越需要實現對各個子公司經理的有效管理。這需要溝通,需要合作,更多的是一種信任……

對於張志祥而言,建龍不是他事業與人生的目的。他所有的激情、野心與理想似乎都在證明著一種人生極限。而建龍是一個合適的平台,使他能對人生與事業的宿命有一種深度發掘。
顯然,建龍如果不能成為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一個事業,張志祥必然認為自己是失敗的。正是建龍未來遠景所具備的社會影響力,才能升華一個人、一個群體跋涉的點點滴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