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善

張寶善,男,副主任醫師,科主任,畢業院校:黑龍江省衛生學校,所在醫院:黑龍江省第三醫院,急診科。1975年至2004年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門診、急診以及職工保健等臨床工作,及省衛生的專業課教學工作。專業特長: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從事急診急救工作二十餘年。獎項著作及論文。曾獲地區科技進步獎,並在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上海精神醫學、臨床精神病學、四川精神醫學等國家級、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社會兼職:北安市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1.北京絨鳥廠老藝人

[近現代]一九o八年生。北京人。擅工藝美術。北京榮鳥廠。13歲開始學習祖傳絨製品,北京絨鳥廠老藝人。作品有《九龍壁》、《萬壽山》、《百狩圖》等。

2.北京大學北大醫院教授

性 別:男
職 稱:研究員、教授
所在醫院:北京大學北大醫院男,1937年生於山東省樂陵市。 1961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原北京醫學院),畢業後留校在北大醫院工作至今。受聘為北大教授,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內鏡外科學組副主任。曾二度留學日本帝京大學,主攻膽道外科和內鏡外科;曾十多次出訪日本,韓國,參加學術交流和訪問。一生從事於膽道外科和內鏡外科專業。是國內著名的內鏡外科專家教授,被譽為中國膽道鏡技術的開拓者。被國務院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待遇。現被授為衛生部部級科技成果鑑定指定專家;併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內鏡學組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客座教授,中日友好醫院顧問,安貞醫院,第六醫院,航天總醫院等5家醫院顧問。兼任中國現代醫學雜誌,中國內鏡雜誌,中國腹腔鏡等雜誌副主編;兼任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等10種雜誌的編委。著述5部,發表論文40餘篇(包括日本一篇)。
在膽道外科和內鏡外科領域中,專門治療疑難的肝內結石大症,創建了膽道鏡治療肝內結石的膽道鏡技術,發明了著名的膽道鏡“彗星征定律”,發明了多項醫學專利,推動了膽道外科的發展,將膽道外科臨床的疑難大症——肝內結石由“良性病的不治之症 ”一躍變為易治之病;此項技術在國內遙遙領先,榮獲了衛生部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教育部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等。

3陝西師範大學教師

張寶善,男,甘肅省張掖市人,1968年12月出生,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1998年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果樹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工作於陝西師範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2004年至2005年在烏克蘭國立食品工藝大學進修。現在主要從事於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發酵學、果蔬加工學的教學、科研與生產服務工作。近年來在國內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教材和專著共四部。主持或參加國家科技部、陝西省科技廳等的研究項目多項。曾榮獲第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完成的項目獲國家教育部二等獎一項,陝西省科技進步獎三項。為企業主持研發,並在企業生產的新型食品10多個。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主講過果品蔬菜加工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發酵學、食品酶學等課程。曾獲教學質量優秀獎和陝西師範大學優秀本科生導師稱號。
(一)發表論文及著作
1. 張寶善,王君.大蒜汁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作用.西北植物學報.2009.(7).
2. 張寶善,田曉菊.石榴發酵酒工藝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8,36(12):172-181
3. 張寶善,伍小紅.柿單寧研究進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36(1):99-105.
4. 張寶善,黨輝.食品發酵工藝學課程創新教學的思考與探索.現代食品科技.2007,23(3):63-65.
5. 張寶善,陳錦屏,李慧芸.熱風乾制對紅棗非酶褐變的影響.食品科學.2006,27(10):139-142
6. 張寶善,陳錦屏,李強.乾制方式對紅棗Vc、還原糖和總酸變化的影響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4,32(11):117-121.
7. Zhang baoshan,Chen jinping,Li huiyun.Study on qualiti control of Chinese jujube wine ferment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3(3):216-223.
8. 張寶善,陳錦屏,楊莉.甲醇和雜醇油在紅棗發酵酒中的變化及其控制研究.2004,32(4):24-28.
9. 張寶善,陳錦屏,李冬梅.利用次等紅棗生產果醋的工藝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4,20(2):213-216.
10. 張寶善,陳錦屏.枸杞沙棘複合固體飲料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1,17(6):56-59.
11. 張寶善(主編).果品加工技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
12. 張寶善(主編).果品蔬菜貯藏加工實用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