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尹

張學尹(1775年—1851年) 字子任,一字少衡,晚年自號聽翁,清湖南湘陰縣人。

人物生平

嘉慶十六年(1811)年,學尹中進士,後奉父喪歸葬而遷居黃柏塅大河塘。服喪後,分發福建,署歸化、蒲田縣事,補閩清縣候官知縣,因政績優異,擢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代理興化府知府。為官勤於政事,清正恤民。在歸化時,提倡植竹造紙,歸化紙數福建第一。莆田歷年積案4000餘起,張學尹到任出榜開列案由,標明訊期,當事人按時聽審,僅3月全部結案。有都司廖起貴妄報平海漁戶行劫,副將慶善奉命領兵到莆田清剿,張學尹用計羈留,並連夜疾行百里,抵港口總督署查閱漁船出入冊,得知平海漁船在所報行劫月並未出海,辯明其誣,使平海漁民幸免於難。

張學尹在台灣任上,善處涉外關係,用法律約束官吏,懲治貪贓枉法者,親自訓練兵卒緝盜安民,並創立義學以興文教。以台灣富饒,正擬多有建樹,然為忌者所誣去官。當地建“雨耕祠”以紀念。

張學尹博學能文,尤精經史。罷官歸里後,治經講學30年,潛心研究經學,於《易》、《詩》、《春秋》皆有著述。善詩古文辭,有名於時。史評其文雄偉離奇,居“湖南五家”之一。主持宛南、濂溪諸書院。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鹹豐初,一直主講石鼓書院,以經術造士,從學者眾,成名者也多,為石鼓書院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門生顯貴者左宗棠、彭玉麟、陳源豫等,鹹豐元年(1851)卒。

親屬成員

兒子

張蚪,河南候補州同,先卒。

個人作品

《師白山房講易》六卷,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詩義鈔》八卷,是書大要以康熙御纂《詩經傳說彙纂》、《詩義折中》為宗,輔以朱《傳》、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嚴粲《嚴氏詩輯》諸書,並參附己見撰集而成。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禮記輯義》六十四卷,為匯集諸家詮解《禮記》經義之書。有清道光同治間家刻本。

《春秋經義》一百二十卷,書集《春秋》三傳、《國語》及諸儒之說200餘家,考其源流,校論其得失。有清師白山房刻本。

《聽園文存》八卷,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師白山房刻本。

《師白山房詩文集》十二卷

《周易輯義》十二卷

《師白山房禮記傳說鈔》,清抄本,藏湖南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