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有

張存有

張存有,男,1935年4月生,山東洪洞人。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

基本信息

醫師

張存有 男,1935年4月生,山東洪洞人。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曾任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門診部辦公室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福建省福州分會會員。主要貢獻:1965年8月受原福州軍區政部調動到軍區直屬門診部擔任大區軍區首長保健工作。1970年6月-1971年6月在北京301醫院及早外醫院心血管內科進修1年;1983年6月-1984年6月在上海中山醫院心血管內科進修1年。回單位後仍負責軍區老幹部的保健工作,對老年開門見山心腦血管病較為擅長,對老幹部工作較為重視,工作認真,常獲首長及其秘書、家屬和周圍工作隨員的好評。在25年的保健工作中,大區主要領導奉命更換4次,每次都被上屆領導推薦其繼續為下屆的保健醫生。1990年離開保健第一線,擔任福州總院門診部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急診搶救及部分行政領導工作至1995年退休。與同事發表論文主要有《先天性巨結腸9例手術及併發症防治》、《參加全國小兒肛腸外科學術研討會會議交流,1991.4》、《嬰幼兒巨大淋巴管瘤三例治療體會》、《被中華醫學小兒外科學會血管瘤研討會學術會議錄用,並在會上進行交流,1991.11》、《骨盆骨折與有關創傷的急救體會(附118例報告)》(被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全國急醫學學術研討會議錄用,並在會上進行交流,1992.5)、《醫院定點的院前急救體會》(被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會議錄用,並在會上進行交流1993.9)、《醫療市場中的醫院門診工作體會》(被《醫學理論與實踐》編輯部採用,並發表在《中國臨床醫學理論與實踐》1992卷,1993年)。

道口燒雞品牌

張存有:古老品牌的新派傳人 張存有:古老品牌的新派傳人

作為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食品,道口燒雞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在1985年1月24日中國滑縣道口燒雞總公司的簡介上,可以看到:道口燒雞始創於清代順治年間,揚名於乾隆中期。1954年,張存有之祖父張長貴(字和禮)攜家人及店鋪參加公私合營,1980年張存有先生恢復祖傳350年的“道口義興張燒雞老鋪”經營,1999年在祖傳“道口義興張燒雞老鋪”基礎上註冊成立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

張存有介紹說,“張存有”牌道口燒雞,既古老又年輕,既傳統又現代。說傳統,是因為歷史悠久,說現代,是因為的加工全部採用了現代化的工藝,公司擁有現代化廠房和附屬設施14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500萬隻道口燒雞的工業化生產線,購置了從宰殺、炸、煮到抽真空滅菌和聽裝罐頭加工的全套加工設備。公司共有員工78人,特級燒雞技師1人,燒雞技師15人,下設4個直營店, 1個鄭州分公司,並在安陽、濮陽、鄭州和縣內有連鎖店和專賣店48個,總資產980多萬元,年產值3900萬元,年資金周轉量達到4000萬元,是道口燒雞行業龍頭企業。主要銷往河南省內、山東、山西、河北、北京、東北三省等地,年銷售額1.2億元。

為了延伸企業化鏈條,張存有先後與縣內1000多戶養雞場和專業養雞戶簽訂了《道口燒雞雞源供銷契約》,促使農民每年增收720多萬元,帶動了一批農民通過養雞實現致富,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格局。

張存有的企業發展了,自己生活富裕了,也帶動了周邊的一批養殖戶過上了幸福生活,但是他在致富的同時並沒有忘記造福家鄉。

2005年3月,他捐資建立了義興張燒雞廣場,在紀念先祖的同時也成為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汶川地震時,他在當地第一個捐錢和物資,平時他還資助一些貧困大學生,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