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橋

著名的“張公橋”。 後人為了紀念他,故名張公橋。 1998年張公橋被樂山市人民政府立為文物保護單位。

1、樂山市橋名:

著名的“張公橋”。這是一座歷史之橋,滄桑斑駁,見證了樂山的風風雨雨。據資料介紹,這座橋已有300多年,是康熙年間,由當時的川南交通局長(川南分守)一個叫張能鱗的人主持修建的,壯麗堅緻,可重永久。後人為了紀念他,故名張公橋。該橋全長40米,用雅石為料,三聯卷拱橋,是樂山古城現存最大的一座拱橋。一位老人說:自小就看見橋上商賈往來,人流如織,這種繁華的場景一直保持到上世紀60年代竹公溪另一座大橋——北門橋的建成。1998年張公橋被樂山市人民政府立為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又對此作了保護性維修。

2、安徽含山橋名:

張公橋
舊系陳均保渡,位於安徽省含山縣東7.5公里得勝河上。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州人張大業建橋。1957年11月,縣工交科撥款1135元重修。1982年和縣水利局撥款4萬元,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橋面,並安裝鋼質欄桿。今橋為五孔水泥平橋。全長40米,寬2.8米,高6米,對上游阻水嚴重,不利泄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