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寅

張光寅

張光寅,浙江台州溫嶺人。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5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1962年獲蘇聯列寧格勒技術物理所數學物理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南開大學副教授、教授、物理系主任。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主要貢獻

專於晶體光譜、雷射物理。合作研製成大型千分尺不平行度雷射檢定儀。完成晶體的激子光譜與反射光譜的研究,並發表論文多篇。現任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光子學中心主任。中科院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科院激發態物理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光電子·雷射》(前身為套用雷射聯刊)雜誌主編、《光學學報》、《發光學報》、《半導體學報》和《量子電子學報》編委等。

合著有:《晶體振動光譜學》、《光子學物理基礎》。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攀登預選項目《信息科學中若干新型光子器件和系統的套用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若干非線性光學材料的新效應及其機制》。講授研究生課程“光子學專題”。

發表研究論文500餘篇,著作9本。至今,這些著作已經被他人引證1450多次。專著《晶格振動光譜學》2001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主要參考書目,被許多單位採用。

研究成果

在固體光譜、光學與光子學多個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獲得了系統的創新成果。其主要成就與貢獻如下:

1. 發明了一種觀察晶體中分立帶反射光譜結構的先進方法,發現了Cu2O中的新的青系與藍系激子線系反射光譜方法是研究半導體中激子與能帶結構的有效方法。

2. 首次利用光學方法直接觀察 -LiIO3中準一維離子輸運過程。

3. 發現了LiNbO3:Fe與KNSBN:Cu等晶體中若干重要光折變新效應,深化了對光折變機理的理解,為發展新型光折變器件和最佳化光折變晶體開拓了途徑。

4. 發展了光學諧振腔的變換圓圖解法。

5. 發展了雷射點光源干涉方法,並發明了大型千分尺不平行度雷射檢查儀。

獲獎記錄

發明專利有六項已經授權,部以上成果獎七項,其中國家發明三等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