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偉

張俊偉,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03年被評為鎮江市“人民滿意警察”,2011年7月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俊偉,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現任鎮江市公安局新區分局姚橋派出所副所長,分管社區警務、基礎工作兼職儒里社區民警。2008年以來,新區分局每年開展“民意調查評警”活動,由分局專門組織考評小組深入到社區和居民民眾當中,對社區民警在執法辦案、服務民眾、社區警務、接處警等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測評,並根據測評結果對全局29名社區民警進行排名通報。張俊偉同志通過踏實、勤懇的社區工作贏得了社區民眾的一致肯定,在“民意調查評警”活動中,連續3年名列全局第一。
近年來,張俊偉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03年被評為鎮江市“人民滿意警察”,2011年7月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人物事跡

“幫助民眾哪怕一件小事,老百姓都會記住你”
2009年5月,張俊偉從大路派出所調至姚橋派出所任副所長兼社區民警。為了讓社區民眾儘快記住他、認同他,張俊偉製作了25塊印有自己照片、姓名、電話、服務承諾的警民連心牌,張貼在社區每一個路口。凡是民眾有難處找到他的,他都熱心幫助。
轄區外來戶史碩來,老家是蘇北沭陽,自己長期患病、妻子殘疾,夫婦倆帶著三個子女在姚橋長期居住生活,平時在街上擺煎餅攤為生,家境貧困。因為在本地沒有戶籍,無法享受醫保、低保,子女就學、就業困難。史碩來因此事多次到鎮政府、派出所反映,但由於戶口遷入涉及占用低保指標問題,其暫住地所在村、組一直不同意其家人戶口遷入。張俊偉了解這一情況,主動到史碩來處走訪,積極與鎮民政部門、村、組協調,想盡辦法收集相關調查材料,經協調工作,張俊偉又親自將戶口材料申報到分局,最終為史碩來一家辦好了戶口遷入手續。史碩來收到戶口後,感謝萬分,多次要用禮品、現金表達謝意,均被張俊偉婉言拒絕。張俊偉常說:“幫助民眾哪怕一件小事,無論多少年,老百姓都會記住你的。”
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才是“執法為民”的最大體現
位於鎮江新區姚橋鎮的儒里村、興隆村與丹陽市後巷鎮接壤,這裡個私經濟發展迅猛,場所行業眾多,外來人口聚集,治安相對複雜。談起這裡的片兒警張俊偉,鄉親們總有說不完的話。 
“他幫助我們建立一系列安保制度,組建保全隊伍,手把手地講解如何使用防衛器械……”談到張俊偉,儒里新苗幼稚園園長許衛忠有許多話要說。作為鎮江新區規模最大的民營幼稚園,每天有近400名孩子來此上學。許衛忠說,這些年重點抓了生源數量和教學質量,對校園安全防範有些忽視。後來,張俊偉在日常檢查中發現了隱患,督促整改,並派駐專職保全人員。“如今,校園更安全,老師更安心,家長更放心了,小朋友們都認識這個和藹可親的警察叔叔。” 
為了構建和諧警民關係,實現轄區“發案少、秩序好、民眾滿意”的目標,張俊偉深深認識到,這不僅僅是辦一兩件好事這么簡單,轄區不發案、少發案,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才是“執法為民”的最大體現。常年來,姚橋鎮“流入性”作案較為突出,多為從丹陽市過境到轄區內實施作案,得手後迅速逃離。這對緊鄰後巷鎮的儒里社區影響尤為突出,轄區內的刑事案件發案較之周邊地區更為多發,給社區治安防範帶來相當大的難度。為此,他帶領社區保全、輔警,將堅實的腳步走遍轄區的每一個角落,充分吃透交通、地形、村居狀況,主動與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積極溝通,及時通報發案情況,分析發案原因。他還在網際網路開通了以社區警務為主題的個人部落格,與社區民眾線上交流,編寫“警情發布”、“預警提示”,公布案件類型、發案時間段、作案手段、防範對策等,引導民眾增強防範意識,指導民眾開展防範工作。在興隆村路口自家開超市的朱紅軍,過去家裡屢遭小偷光顧,平均每年損失在四五千元。張俊偉上任後,立即幫他排查隱患,還安裝上了報警器。“張警官想的周到,他指導購買的報警器才幾百塊,卻解決了大問題。”朱紅軍的超市從此再未出現失竊情況。2010年,張俊偉所在的社區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了15%,其中興隆村、儒里村還曾連續4個月零發案。
消除矛盾、構建和諧,是對社區民警工作能力的考驗 
服務百姓、化解矛盾是社區民警維護轄區穩定、構建和諧警民關係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對社區民警民眾工作能力的考驗。轄區一村民對2006年的一次打架糾紛處理結果不服,兩次到人民法院訴訟,均因證據不足被退回,為此多次上訪。2009年4月該村民到省廳信訪,2010年該案又被綜治委列為必須化解的信訪積案。張俊偉接手該信訪案件後,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對化解工作的支持,主動與鎮綜治、信訪、村委會等部門溝通,共同商討化解工作。張俊偉同志自己查閱大量歷史資料了解案件具體情況,並通過與該村民交往密切人員開展外圍化解工作。在此基礎上,他多次正面與其接觸溝通交流,向其宣傳法律、通報解釋公安機關的工作情況,用真誠贏得了該村民的理解和信任,一起長達5年的歷史遺留疑難信訪案件終於圓滿解決了。2010年11月10日清晨,張俊偉接到報警:轄區姚橋鎮西牆門62歲的艾某因身患癌症,不堪病痛,將自己反鎖在屋內,打開煤氣罐自殺。在艾某家門口,一股刺鼻難聞的煤氣味已滲透出來,煤氣罐軟管已被艾某割破,他手上還握著打火機。“絕不能讓慘劇發生!”見此情景,張俊偉一邊疏散圍觀民眾,一邊會同艾某的家人與艾某對話溝通。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艾某情緒有所緩和。張俊偉果斷踹開房門衝進房間,一把奪下打火機,迅疾將煤氣罐拎出屋外,危險在瞬間被排除,現場民眾由衷稱讚、拍手叫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