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萬之馬

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此乃劣馬也,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願從主也。

基本信息

原文

張尚書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此乃劣馬也,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願從主也。

注釋及翻譯

①尚書:職官名稱:相當於今之部長。

②畜:畜養

③遣:派

④許:答應

⑤固 :堅持

⑥未幾:不多時

⑦詢 :問

⑧蓋:原來是

⑨比:等到

⑩怪之:以之為怪。怪:感到奇怪

11、從:跟隨

12、故:原因

13.吁:嘆氣

14.喘:喘氣

尚書張之萬,畜養了一匹紅色的馬,非常地神氣,速度非常快,曾經在一天內走了數千里,大氣不喘.一個軍人看見了就非常地喜歡它,派人前來買下那匹馬,張之萬不答應.他就親自上門請求,張之萬沒有辦法,(賣給了他)於是那軍人就拉著馬離開了.不久,馬被送了回來,張之萬為此感到很奇怪,詢問把馬送回來的原因,說:“剛剛騎上去,就被(馬)翻了下來,連續換了幾個人,都被翻得掉了下來.這是匹壞馬,所以把它退了回來.”張之萬對於此事求之不得,於是就馬上退回了買馬的錢收回了馬.等到他騎上馬去,溫順善良仍像從前一樣,原來是這馬希望跟隨(自己原來的)主人.

其他版本

張之萬市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憐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不見日,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說:“是馬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人,皆墜,此乃劣馬,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乃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願從主也。

【注釋】:

1.市:買 。

2.神:神秀 。

3.嘗:曾經 。

4.憐:憐愛,愛惜 。

5.固:堅持 。

6.許:允許,準許。

7.不見日:沒幾天。

8.易:更換。

怪:對...感到奇怪。

9.比:等到。

10.尚書:職官名稱。

11.畜:畜養。

12.遣:派遣,差遣。

13.固 :堅持。

14.未幾:不一會兒。

15.詢 :問。

16.蓋:原來是。

17.吁:嘆氣,喘氣的聲音。

18.乃:遂,就,於 是。

19.比:等到。

20.方:剛剛,剛才

21.神駿:作形容詞用,神勇。

吁文言知識

說“比”。“比”是個多義詞。

一、指“比較”。

二、指“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馴良如故”,意為等到張尚書騎上去,那馬溫順善良得跟原來一樣。

三、指“並列”、“靠近”。成語有“鱗次櫛比”。又,王勃詩“天涯若比鄰”。

文中出現了三次“故”,三次各不相同。“故”是多義詞。

1、指“從前,以前”,原來"比公乘之,馴良如故。

2、指“緣故,原因”:之萬怪之,詢其故。

3、指“因此,所以”:皆墜,此乃劣馬,故退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