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暢

弘暢,乾隆五年庚申十一月十九日寅時生,母嫡福晉烏雅氏,內大臣兼尚書海芳之女;乾隆六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卯進薨,年五十六歲。

個人簡介

多羅誠密郡王弘暢,允祕長子。乾隆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生,初封不入八分公,擔任過散秩大臣,管理過健銳營事務。乾隆三十九年正月降襲誠郡王。在御前行走,擔任護軍統領。乾隆四十年起,擔任過宗人府右宗正、領侍衛內大臣、盟長,總管過覺羅學。乾隆四十二年因為理泰東陵事務獨持定見,事速工堅,一度晉封親王。乾隆六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薨,享年56歲,謚曰密。

諴親王府

諴親王府,位於美術館后街西側,今北京中醫醫院址,西靠東黃城根北街,南臨大取燈胡同,北依地安門東大街,占地約2.66公頃。諴親王允袐為康熙第二十四子,其長子弘暢降襲郡王,仍居本府;次子弘旿封貝子,另開新府,今尚有遺存。弘暢子永珠降襲貝勒,於道光二十六年革退,此府可能在這時上繳。同治年間,恭親王奕忻之女被慈禧收養身邊,特封為固倫榮壽公主,人稱“大公主”,同治五年嫁志端,將此府賜為府邸,遂稱為“大公主府”。清亡後出售,多次變更用途,西部大量拆改失去原狀,新中國成立後改為醫院。1986年將保存較好的主體部分遷至密雲縣,在原址興建了門診大樓。
此府在《乾隆京師全圖》中有真實的描繪。諴親王府,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明代的“天師庵草場”舊址建成“諴親王府”。王府坐北朝南,面闊五間的臨街門開在東南方向。東路是王府的主體建築;最前面設東西“阿斯門”和倒座轎廳。臨街門北有面闊五間的正宮門;正宮門內東、西兩側各有面闊五間的配廡;正北依次為面闊五間的大殿,面闊三間的後殿,面闊五間的後寢,面闊五間的罩房。東路之西,仍可分為南北約略成軸線的三路房屋,最西路為祠堂、佛堂。圖中所繪此府的形制,低於典章中親王府的規格,但占地很大,房屋很多。可見清代王府雖有建築制度,但在實際分配諸王府邸時,也可以有一定的變通。

郡王墓

弘暢為諴親王允祕之長子,其墓地在允秘墓區北側,故稱為北宮。允秘有四子,長子弘暢生於乾隆五年(1740)十一月十九日,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後擔任過散佚大臣,管理過健稅營事務。乾隆三十九年(1774)正月按例制降襲為諴郡王,在御前行走,擔任護軍統領。乾隆四十年起任宗人府右宗正,領侍衛大臣、盟長,後又總管過覺羅學。乾隆四十二年因理泰東陵事務獨持己見,事速工堅,被晉升為諴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56歲,諡號密。其墓葬規制與其父大致相同。
南、北宮共占地約六百多畝,園寢內外廣植松柏,外圍還栽了許多楊樹。到民國二十年(1931)前後,其後人鎮國公溥將松柏樹賣掉,兩年後又開始拆賣磚瓦,結果發現該墓早已被盜。平谷縣糧食局於1954年在該墓地屯糧建庫,利用了一部分磚瓦木料。1977年,筆者在該糧庫曾聞當時的糧庫主任張德任及在場老工人一同介紹過這樣一件事,說是1958年國家來人對墓地做過發掘,在地宮上的一塊漢白玉石板上發現一個洞,體小的人剛剛能鑽進去,洞口上還卡一塊石頭。打開石板,發現洞口下邊半坐半躺著一個人的骨架,據分析,極可能是盜墓賊之一,被企圖獨吞贓物的同夥暗算。疙瘩頭村一位80餘歲的老人也曾到發掘現場看過。據他介紹,盜洞先通向墓門,因未能打開,盜墓賊轉而打開墓頂以繩系人,進入墓室,那個死者就是被同夥故意封堵於墓室內而斃命的一個盜墓賊。墓室內還有一個大缸,內有半缸油。這是為在墓室封閉後燃盡氧氣所用,有如漢代的“長信宮燈”,是古代防止屍體腐爛的一種方法。

妻妾子嗣

嫡福晉納喇氏,副都御史額爾和之女;側福晉完顏氏,同知隆福之女;側福晉洪氏,洪清連之女;側福晉石氏,龍柱之女;庶福晉平氏,三等護衛平安之女。五子:長子已革多羅貝勒永珠,次子告退鎮國將軍永祥,三子鎮國將軍永芩,四子鎮國將軍永裕,五子永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