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綜合徵

建築物綜合症也叫病態建築物綜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簡稱SBS),是發生在建築物中的一種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影響,是由建築物的運行和維持期間與它的最初設計或規定的運行程式不協調所引起。有時建築物設計不佳(如密封性過強、通風設計不合理)或居住者的活動也會引起室內空氣問題,導致身體不適。此外,建築物綜合症還與居住者對某種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在建築物內停留的時間等因素有關。但目前建築物綜合症還沒有明確的病症和識別的原因。這種症狀可能僅限於某一特定的房間或區域,也可能廣泛分布於整個建築物。

介紹

當建築設計以室內空氣品質的其他方面為代價來換取溫度上的舒適時,就可能出現一些極端情況,即“建築綜合徵”。

如果某一建築物里有不少人開始抱怨他們的眼睛、上呼吸道或胸部不舒適時,就可判斷出現了這種情況。雖然針對不良建築綜合徵的產生原因曾列出了以上種種解釋,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肯定,它們中有任何一種是該綜合徵的真正原因。因此,沒有人真正知道有多少建築是不良建築。但一份來自英國的報導指出,這個數目可能比我們所懷疑的要多得多。

1984年美國加州一新建商業大廈使用一周后便有人感到不舒服,兩周后174名員工中154人訴說噁心、上呼吸道感到刺激和疲倦等20種症狀。這件事提示建築物污染會引起多種疾病,醫學界將其定義為“建築物綜合症”。特點是發病快;患病人數多;病因很難確認。

主要症狀

五花八門,輕則眼晴不適、喉嚨乾燥、流鼻涕,重則呼吸不暢、眩暈、噁心,直到精神紊亂。

國際通用主觀調查表中對經常出現的不適症狀進行分析,列出了12種典型症狀:疲乏、頭暈、頭痛、呼吸不暢、氣喘胸悶、咽乾喉疼、眼乾、鼻塞、流涕、流眼淚、感冒症狀,這些症狀歸納為5類:

1.眼睛、鼻、喉的感官刺激,包括乾燥、疼痛、刺痛感、嘶啞以及來自呼吸系統的音調改變。

2.皮膚刺激,包括發紅、疼痛、刺痛、發癢以及乾燥。

3.神經系統,包括頭痛、噁心、睏倦、勞累、記憶力減退、疲勞。

4.非明確的過敏反應,如流淚、鼻涕及非哮喘者的哮喘症狀。

5.氣味或味道的適應性,包括氣味或味道的改變、不悅的味道或氣味。

處理和預防

大部分病人在離開相應的室內環境後其症狀常會迅速得到改善,只有少數病人在相應環境質量獲得改善或到別的環境後症狀仍然存在,一般無需治療,也沒有已知的後遺症,因此應儘量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

對建築物的治理以室內質量評價情況為依據。主要有污染源的控制和提高通風系統的功能,尤應儘量使用低毒、低揮發性的建築材料為主。通風系統的功能幾乎總是影響因素,因此對其隨需要而有所改進的效果顯著而持久。其他因素如工作滿意度或工作壓力也不容忽視、否則不利於SBS的解決。

通風系統的改進或其他干預措施,不僅對病人及其同事有利,而且不會損失工作時間或造成其他損失。最常見的錯誤是採取提高空氣品質的措施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尋找病因。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環境測定通常顯示污染物濃度處於可接受水平,所以儘管有明顯的症狀,卻很難明確指出致病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