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湖

延平湖

延平湖系1993年水口水電站建成蓄水後形成的人工湖。東起閩江中上游的延平區樟湖鎮高洲村,西北瀕南平市區,水城全長67公里,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其規模居福建省之首。延平湖有庫灣66個,庫汊上百個。

簡介

延平湖延平湖

延平湖系1993年水口水電站建成蓄水後形成的人工湖。東起閩江中上游的延平區樟湖鎮高洲村,西北瀕南平市區,水城全長67公里,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其規模居福建省之首。延平湖有庫灣66個,庫汊上百個。盛夏時節,泛舟湖上,山環水轉;岸邊翠木修竹,婆娑可人。沿湖主要景點有明翠閣雙溪樓延壽樓、雙劍塔、古越洲島、大洲島、宋代茶洋窯址、杉湖島、蛇王廟等。其規模在福建省之冠 , 因南平古稱“ 延 平 ”而得名延平湖 。

生態特點

延平城山姿水態既龍盤虎踞,又清明偉麗,有“東南山城”之雅稱、“雙劍化龍”之美談。

別處的名山勝水大多位於遠離城市中心的僻遠地帶,而延平則城中即景、景中含城。城市依山傍水,六橋跨江,江濱公園位於沿江一帶。福建省著名風景區之一的九峰山、隔江相望的玉屏山、藏春峽、明代雙石塔、神劍化龍處的雙劍潭、躍上峭壁的明翠閣,無一不顯示出人工與自然的妙合,“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就是真實寫照。

福建省級旅遊風景區茫盪山被稱為“福建廬山”,離市中心只有15千米,它與東部古道三千八百坎和西部溪源峽谷構成兩條長廊式的風景帶,如玉臂環抱延平。

延平湖東起閩江中上游的樟湖鎮高洲村,西北至南平市區,水域全長67千米,水面面積達8000公頃,有大小庫灣100多個,國內罕見。湖光山色迷人,文化遺存列岸迎客。湖中小島無數,最大者為大洲島,是極好的休閒遊樂場所。

位於建溪、西溪匯合處,閩江的源頭。延平城就建在“雙江合流處”的中心岸上。據《晉書·張華傳》載:晉惠帝時雷煥任江西豐城縣令,發掘監獄屋基時,得一雙寶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雷煥得劍,遣使送一劍與晉尚書張華,留一劍自佩。張華被誅後,其寶劍失落。後雷煥去世,子雷華為州從事。有一次,雷華持劍從建溪乘舟行經延平津,忽然劍從鞘中跳出,躍入水中。眾人去水底尋找,發現雙劍已化成雌雄雙龍相依偎在一起。

景點特點

延平湖延平湖

素有“山川清明偉麗,為東南之最”美稱的延平湖,自然景觀獨特,是閩北“綠色金庫”南平市新興旅遊勝地。它東起閩江上游的樟湖鎮高洲村,西北至南平市區,水域全長67公里,水面達100多平方公里,沿湖有樟湖、太平、爐下、夏道、南山等11個鄉鎮,是1993年水口電站建成蓄水後形成的人工湖泊,其規模居福建省之冠,因南平古稱“延平府”而得名,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延平湖題名。延平湖風光旖旎,是八閩生態和水文化旅遊寶地,人們將其與武夷山並稱譽為“北山南水”。 當你坐上福州北上的列車經過閩清境內的水口電站後,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猶如一巨幅水墨畫卷展現在眼前:碧綠的湖面,浩淼無際;湖邊叢林,綠竹成蔭,來往船隻,一片繁忙。延平湖有“山水”旅遊項目,有庫灣66個,庫汊上百個,編制《延平湖水上運動遊樂》、《延平湖水上運動》。
盛夏時節,當你乘船湖上,山環水轉;岸邊翠木修竹,景色迷人。歷史上的閩江就是閩西北對外交流的“黃金水道”,延平湖形成後,山上茶果飄香,湖中魚蝦產量倍增,成為現代觀光農業景區一道風景線。夜幕下,銀光閃閃,波瀾不興,漁火點點,燦若繁星。偶有漁家閒憩舟頭,眼觀江湖夜色,耳聽曼弦輕曲,漁歌唱晚,悠然自得,更添幾分水鄉情趣。延平湖城下夜遊,令人樂而忘返。 遊輪畫舫,穿梭於玉屏山大橋、九峰索橋和雙劍化龍水城際之間。遠望山峰,高巒兀立,俯首湖水,秋波含情。延平山城萬家燈火,一片繽紛。
湖濱摩肩接踵,人流如織,或觀山色,或賞水趣,更有垂釣者披著月光,把竿垂釣,逍遙自在,陶然而樂。寶龍洲島生態旅遊項目開發,使延平湖旅遊開發出現新突破,已投資1567萬元興建寶龍洲公館、環島公路和旅遊碼頭。引進武夷山旅遊開發公司投資1100萬元,將建造兩艘豪華遊船開闢延平湖短、中、長線游,現已上報計委立項。 世居江河之畔的閩江人,創造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與山光水色珠聯璧合,熠熠生輝。古代閩族的聚居地,沿湖景點與“建窯”齊名的茶洋窯址,樟湖的蛇王廟,南山的游定夫祠及書院,雙江合流處的雙劍潭以及延壽樓、明翠閣、開平寺等構成了延平湖積澱渾厚的文化長廊,令人目不暇接。

千年古鎮樟湖蛇節和崇猴習俗,體現遠古時期先民的圖騰崇拜,當地村民身纏巨蟒,舞蛇燈,領略千百年來的崇蛇風采,更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有著母親一樣寬廣胸懷的閩江,用她的乳汁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閩江兒女,如今閩江兒女將其裝扮得婀娜多姿,成為名冠八閩的“延平湖”。不遠的將來,延城將成為山水園林城市,這顆山水明珠將更加耀眼。

旅遊指南

延平湖延平湖

門票價格: 暫無

聯繫方式: 電話:0599-6186907
最佳時間: 南平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氣溫最高的7月,平均氣溫在29℃左右,氣溫最低的一月,平均氣溫在6℃-9℃,一年四季,氣候宜人。而值得廣大遊客注意的是,跟其他東南沿海地區,一樣,每年的7-9月,是颱風的多發季節。颱風會帶來連續的暴雨和大風,並有可能導致土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出現,所以,此時前往南平旅遊,一定要注意一下天氣預報。

投訴電話: 0599-8832075

交通指南: 市內交通:武夷山風景區距離市區很近,市區可乘坐5、6路公車,或市區內有到達天峰游景區的旅遊專線。

內部交通:在武夷山風景區內,有四路旅遊車可穿越景區內的部分景點,其中1路和2路為環保型觀光車,分別從赤石主入口和上埔次入口往返於星村次入口之間,而3路和4路支線則是中巴單線車,從赤石主入口往返於星村次入口和新建停車場之間。

開放時間: 7:30~17:00

發展優勢

延平湖夜景延平湖夜景

1.以幹得助,多方籌資投入景區建設。近年來,景區通過自籌資金,向上爭取資金,吸引民營、國有企業融資等方式,投資1800萬元,新建3座生態停車場、2座購物中心、2處遊客接待中心,總面積達 20000平方米;同時新增了垂釣基地、戶外拓展和錦鯉觀賞等項目。

2.借輿論之力,推動政府投入景區建設。針對一些風景區相關基礎設施社會性、公益性特點,我們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媒體呼籲,政風行風評議,各類檢查考評之機,推動政府把改善延平湖配套設施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建設。如幾年來,市、區水利局投入近億元,建設延平湖三江堤,疏浚、清理安豐溪等;景區所在地方政府又投入2870萬元,拓寬硬化了環延平湖的塔下——南山——葫蘆山,水南——夏道,安豐——石佛山景區旅遊公路建設。

3.打品牌文章,促進政府投入景區建設。大力宣傳建設景區就是打造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動城市發展的“名片”的思想理念。在我們的努力下,南平市和延平區,政府和百姓逐漸形成“延平湖是讓城市靚起來的名片”這一共識。地方政府也把延平湖景區當“發動機”,不當“取款機”,連續幾年延平湖風景區均有大項目、大投入。市政府先後投入1億多元,新建了江南親水公園、兩江親水平台、沿湖步游道等工程,免費對遊客開放。此外,市政府還擴建了九峰山公園,拆除了遮擋視野的沿湖建築,使“三江六岸”風景完全呈現在廣大市民和遊客面前。尤其是市區LED夜景工程,使延平湖夜晚更加嫵媚動人,為南平贏得了“小重慶”和“湖濱之城”的美譽。

管理措施

延平湖延平湖

1.把污染源解決在萌芽狀態。通過發揮風景區管理、協調、監督組織職能和社團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性,齊抓景區生態保護。如,通過社會各界人士及時發現報告問題,及時協調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溝通制止,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天湖等景區污染源的產生。
2.加強景區及其周邊水生態環境保護。通過行風政風評議,積極整改水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如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中,注意與景區內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堵”、“疏”相結合。組織到外地學習景區污水處理管理做法,統一鋪設溪源峽谷農家飯莊地下排污管道、化糞池等環保設施,在閩北率先實施濕地淨化景區水資源,讓居民和遊客共享水利風景自然生態功能和生態效益。
3.加大水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積極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組織河道污染整治組、河岸清潔綠化保護組、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組、工業污染整治組等,齊抓延平湖整治,把景區劃入禁養區、禁建區,禁止在延平湖兩側外延100米內的10度以上的山坡地,鐵路、公路兩側外延五十米內的十度以上的山坡地開墾、挖沙、取土、採石和損壞植被,督促相關部門對延平湖邊沒有污染治理設施或不能達標排放的工業企業予以停產治理。眾力出效果,2005年閩江流域延平段水域功能區達標率提升到92.9%,2007至2009年連續達到100%,延平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大多數水質達到國家Ⅰ或Ⅱ類水質標準,一些居民和投資商直接取風景區溪水飲用,或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

導遊詞

延平湖延平湖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們今天乘船遊覽延平湖,風光旖麗的延平湖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乘船所看到的這座美麗的城市就是延平區,首先讓我介紹一下延平區。延平區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山城,建縣1800多年。1995年撤原南平市改延平區,是地級南平市所在地,位於福建省中北部,面積2653平方公里,人口49.5萬,是閩北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聞名全國的“綠色金庫”、“理學名邦”。延平區還是勝跡煊赫的文化名城,歷史上黃巢、朱熹、辛棄疾文天祥海瑞、鄭和、鄭成功、徐霞客、馬可波羅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南平留下詩文和蹤跡。延平“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青”,景中即城,城中即景,是一座風景秀美的山城。延平湖是水口庫區形成的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全長70餘公里,有庫灣66個,湖面寬闊,水平如鏡,湖上還點綴著不少島嶼,構成了秀麗的湖光山色。

各位遊客,現在船隻啟動了,大家迎面就可以看到有個像把劍尖疊合的建築物,它叫“雙劍化龍”,矗立在福建母親河閩江的起點,建溪與西溪匯合處,是南平市的標誌物。傳說晉代福州縣令雷煥修房時,在地基處挖出了一對雌雄寶劍,一把叫“干將”,一叫“莫邪”。雷煥的兒子佩帶“莫邪”,經過現市標時,劍從鞘中跳進水中,化成兩條龍在水中飛舞。“雙劍化龍”遂成為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南平因此就有劍津、劍州這些別名,市標這個位置又稱“又劍潭”。

聽完這段動人的傳說,船隻就沿著南平最繁華的濱江路往沙溪口方向開了。濱江路東起南平新大橋,西至紙廠,全長十餘里,有福建的“外灘”之稱,沿街高樓林立,湖光倒映,夜景迷人。郭沫若詩曰“車船無日夕,仿佛在渝州”,將南平與重慶相媲美。現在我們看到的巨型霓虹廣告牌“南孚”電池廠,是中國電池之王。另一塊霓虹廣告牌是南紡廠的,企業產品成為中國PU革基布之最。現在這兩個企業和南紅、南鋁、沙溪口電廠、長富集團等努力朝現代化企業方向發展。

各位遊客,前面這座橋是延平湖最漂亮的橋——九峰索橋。九峰索橋曾是我國第三大單拱索橋,其優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燈,成為南平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九峰索橋邊的九峰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峰而得名,山上層巒疊翠,雙塔聳立,景色怡人。九峰山上文物遺蹟眾多,有理學先驅“延平四賢”活動遺蹟、紅軍戰壕、中國解放軍閩浙贛人民游擊隊遺址等。宋、明兩代所建的“延平書院”與“萬福精舍”更使該山成為聞名遐遜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你瞧,九峰山夜景多美,登上九峰山看延城,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譽的“仿佛在渝州”。九峰山上那座翹首而立的亭子叫“百合亭”。百合花是南平的市花, 《人民日報》曾報導“洛陽看牡丹,南平看百合”。

欣賞了九峰索橋、九峰山迷人的風光,船隻就快到水南大橋和南平新大橋了。水南大橋是南平解放後最早興建的大橋,它默默無聞地為幾十萬延城人民服務,在1998年“6•22”百年難遇的洪災中它頂住了洪魔的瘋狂進攻,為保障南平道路的暢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各位遊客,前面那座流暢簡潔的南平新大橋是205、316國道的匯合處的連線橋。南平交通便捷,不僅有兩條國道,而且還有三條出省鐵路,500噸級輪船可沿閩江直溯沿海港口,目前京福、瞿南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中。

各位遊客,由南平新大橋沿西溪直溯而上,在福建林學院邊上有揚名東南亞,久負盛名的西匠開平寺。開平寺始建於五代後梁,是具有千年歷史的佛教名剎,寺院門口還有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字匾。此寺的盛名還得力於高僧虛雲禪師、妙蓮方丈。虛雲禪師曾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主席,妙蓮後為福州鼓山住持,曾行腳於南洋,建業於遠海,故開平寺名震東南亞。各位遊客,西溪湖畔還有福建電網的主力發電廠――沙溪口電站,全省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來舟,有朱德委員長和國務院總理到過,彭德懷元帥戰鬥過,漢閩越王駐營過,建國後創世界杉木材積之最的王台鎮,以及名人薈萃、古蹟眾多的省級文化歷史名鎮峽陽鎮,大家以後可以棄舟坐車前往這些名勝去遊覽。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船隻掉頭往閩江方向開了,請大家遊覽兩岸風光。我們迎面看到湖畔的兩座巍峨雄壯、氣勢非凡的古城樓,一座叫望江樓,一座叫延壽樓。延壽樓始建於元朝,是11座延平古城唯一基本保存完整的一座。歷史上的延壽樓,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指揮機關,也是歷代官員游宴、登覽的場所。黃巢曾在此築營,文天祥在此據險抗元,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曾登此守衛延平,被皇帝封為延平王。我們現在看到的延壽樓是庫區建設時按原貌進行重建的,現在成為遊客登臨遠眺,懷古撫今,縱覽山水的好場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色古香的城樓叫雙溪樓,是我們南平的文化名樓。大詞人辛棄疾、嚴羽曾在此飲酒賦詞,“延平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曾在此講學著書。現在這座樓是南平文聯、武夷畫院的所在地,南平市各種書畫、攝影展等文化活動都在此舉行。雙溪樓旁的這座橋叫玉屏橋,是延平城區七座橋中最娟秀小巧的一座,也是城區連線玉屏山新區的通道。玉屏山是新開發的花園式的小區,新區的開發拉開了我們城市的框架。玉屏山濱臨江畔,風光秀麗,有揚名東南亞的媽祖廟、藏春峽文化遺蹟等。看,那株千年榕樹正笑迎諸君呢!我們延平的千年古村,還有樟木柳杉雲杉,以及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等,茫盪山上每個自然村現在都還有幾百年的紅豆杉群哩,紅豆杉它提煉了的紫杉醇,價格是黃金的600倍!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沿建溪而上,看到的這座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拱橋叫水東橋,橋邊那一幢幢金碧輝煌、造型奇特、雕龍畫鳳、飛檐翹壁的建築群,就是閩北第一閣明翠閣。明翠閣位於東門紫霞洞下,鳳冠岩前,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宛然如畫,古今文人墨客常在此撫景吟詠,觀物興懷。我們再往上看,那邊是全國最大的新聞紙廠――南平造紙廠,那高樓是三星級賓館星光大廈,後面是風光秀麗的茫盪山以及延平區“北大門”大橫鎮,武夷山就是順這條路而上。

如果我們乘舟由閩江而下,還能欣賞到更多的湖光山色,領略到更令您悠然神往的文化古蹟。延平湖兩岸有眾多的先民活動的足跡,留下了如南山游開墓,明兩京刑部右侍郎游居敬墓,游定夫祠,爐下宋理學家羅從彥、李侗祠等,還有馳名中外的茶洋宋窖瓷、宋元時期的太平碌石鬼摩崖石刻、虎皮谷、具有傳奇色彩的樟湖蒼峽石刻等藝術瑰寶。沿湖“庫區”鄉鎮更是以其城鎮新姿、厚重文化,湖光山色為延平湖增添了迷人魅力。夏道鎮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集鎮建設成績顯著,是省級文明鄉鎮。我們沿閩江乘船第一個看到有不少高樓大廈、朱閣赤檐的集鎮就是夏道鎮,目前已列入南平城市建設框架,作為江南新區進行開發。

我們延平是小龍的故鄉,樟湖是全國罕見的蛇文化名鎮。其蛇文化歷史,千百年來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信仰和精神文化。至今樟湖仍保留著比較原始古樸的的蛇王廟,較為完整的游蛇燈、賽蛇神等民間活動,形成獨特的春秋三祭崇蛇民俗體系,為閩北民俗文化的代表,受到日本、台灣、北京等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的好評,具有較高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

延平湖面上還點綴著眾多的島嶼,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其中以大洲島、杉湖島、土目洲島和白鴿島為著。大洲島是延平湖中的一個大島,距南平市區15公里,總面積500多畝,原為華東最大的貯木場,現已開發有騎馬、燒烤、兒童樂園,水上降落傘等旅遊項目。土目洲島是一座498畝的條帶狀沙洲島,保持著較好的原始風味,是理想的現代化農業大觀園和高品位的旅遊區。太平杉湖島是水口庫區形成後的一個島嶼,島嶼得到初步開發,建有水上高爾夫球場和高雅游泳池等旅遊設施,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白鴿島是個群島,島內山巒起伏,樹木眾多,頗有詩情畫意,而沉澱深厚的古閩越民俗文化――樟湖蛇文化更是為她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遊覽的延平湖,僅是延平區旅遊景點的一部分,介紹的也是山城的一些小故事,它仍有許多迷人的風景和動人的故事,十分感謝大家對導遊的支持和配合,對這次延平湖之行,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歡迎大家今後有機會相邀你的親朋好友,再次前來光臨。再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