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審計

延伸審計

延伸審計是審計機關在審計工作中向被審計單位以外的相關單位及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取得相關證據的過程。延伸審計涉及面廣,且被延伸審計單位情況千差萬別。當前,延伸審計涉及政府職能部門、司法機關、相關企事業單位、開戶銀行以及個人等眾多對象,工作具有複雜性的特點。實踐證明,通過延伸審計,既加大了審計機關查處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又為全面準確地揭露問題提供了保證。

延伸審計是審計機關在審計工作中向被審計單位以外的相關單位及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取得相關證據的過

延伸審計延伸審計
程。延伸審計涉及面廣,且被延伸審計單位情況千差萬別。當前,延伸審計涉及政府職能部門、司法機關、相關企事業單位開戶銀行以及個人等眾多對象,工作具有複雜性的特點。實踐證明,通過延伸審計,既加大了審計機關查處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又為全面準確地揭露問題提供了保證。

簡介

從某種意義上講,延伸審計是揭露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發現暗箱操作的利器,是審計發現和揭露大案、要案線索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審計深挖一層、前進一步的重要方法。審計機關通過延伸審計取得了大量的直接證據,加快了審計工作進程,提高了審計工作質量,強化了審計機關的行政執法地位,提升了審計監督的社會效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延伸審計執法環境和操作規程的進一步規範,延伸審計將成為實現審計機關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實施經濟監督,有效維護經濟秩序的重要工作方式,在審計監督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範圍

(一)向相關年度延伸。由於有些問題時間跨度較長,如果單從某一年度的帳面上看,難以了解事情的實質,發

延伸審計審計現場
現問題的真相,要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必須注重以資金的流向為主線,向以前或以後年度延伸。如我們在某單位的財務收支中,發現該單位年底為平衡收支,在以前年度暫存款中一次性沖減經費支出10餘萬元,為了弄清這些暫存款的最初來源,我們緊抓這一線索,一年一年往前延伸,查出了該單位挪用部分專項資金的事實。

(二)向其內設機構延伸。主要通過對被審單位內設機構職能的了解,分析其收入和支出情況,在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重點延伸那些有收費職能和資金分配權的內設機構,審查其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到位,執行是否可靠等。如在2007年的同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我們通過對某內設科室資金收付的一一對照審查以及核對領導簽批的原件和複印件,查出了該科室重複撥款20萬元給農財科,另一內設科室無預算撥款2萬元給區農委的問題,受到區委書記李詩偉和常務副區長楊澤發的高度關注,親自到區財政主持召開整改工作座談會,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向下屬單位延伸。主要是通過開展其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審計來揭露主管部門存在的問題。一些被審計單位財務核算逐步趨向規範後,由於其具備一些天然的 “有利條件”,如下屬機構較多,管理鏈條較長,審計部門對下屬單位很難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和檢查等,便開始想方設法、巧立名目在下屬單位解決職工福利、差旅費、招待費等支出,逃避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削弱了政策的執行力,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如我們去年在對某街道進行的財務收支審計中,通過個別談話和走訪調查得知,該單位有門面商鋪出租。在審計過程中,我們發現,該單位賬面僅有向房地公司交納的租金支出而無租金收入,這顯然存在邏輯上的矛盾,於是將此作為審計工作的疑點不放過,延伸審計其所有的二級單位,當審查到街勞動服務公司時,發現這個公司曾出資3萬元設立了某企業,順著這個疑點,我們繼續追蹤深入到該企業,經調查取證,這個企業名義上的經營範圍為:管道疏通、衛生清掃、服裝洗燙建築材料建築五金等,實際上的職能為收取集貿市場攤位費、房屋商鋪租賃費、物業管理等,就是該街道變相設定的“小金庫”,2006年共隱瞞租金收入100餘萬元,用於發放職工福利,我們沒收了該單位的“小金庫”,並按檔案規定進行了處罰。該項目在區內引起了較大反響,區委書記和常務副區長親自參與項目協調會和公告會,並被評為全市優秀審計項目。

(四)向專項資金的撥付管理和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延伸。主要延伸審計專項資金是否及時撥付到位,項目是否按計畫及時實施,資金是否取得預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管理上是否執行上級的有關規定政策等,重點關注資金使用過程中有無擠占、挪用、截留的問題,有無造成損失浪費等問題。

(五)向相關“人員”延伸。主要是針對一些在賬內無法發現的問題,通過接觸不同層次的人員,在和這些人員的交談中獲得審計線索。如今年在對某單位進行審計時,我們根據平時的了解,知道該單位有一些二級單位,但具體數目和單位名稱及性質不清楚,於是在審前調查中,我們採取了找不同職務、不同崗位、不同年齡的人員分別交談,各個擊破的方法。因為被審單位的這些人員事先沒有相互“通氣”,所以他們傳達出來的信息也各不相同,有的說了這幾個,有的說了那幾個,把他們所說的綜合起來,再加上我們在查帳過程中所掌握的業務往來單位數據,便較快地獲得了該單位所有二級單位的詳細資訊。通過審計這些二級單位,我們一舉查處了該單位違規辦企業、讓下屬企業為其上交管理費、在下屬企業中直接開支節日補貼、加班費、衛生補貼、獎勵、差旅費等116萬元的違紀事實,以及二級單位違規支付勞務費漏繳稅金、收入不入帳、虛增債務等問題,對其處以了97000餘元的罰款,此審計項目也因此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和肯定。

(六)向內控制度延伸。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單位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的機制。實踐證明,一個單位的內控制度不健全或有效性差,這個單位就很可能產生違規違紀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向一個單位的內控制度延伸,已成為促進單位加強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發揮審計幫促作用的一種建設性的審計方式。審計人員應重視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檢查,尤其要對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制度、財務及資產管理制度、不相容職務控制、人員素質控制和憑證傳遞程式進行重點檢查,以測定內控制度可信賴程度,找出薄弱環節,對審計預期、審計內容、審計重點作出基本判斷。如我們在對某單位審計時發現,其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較弱,財會人員分工不明確,財務收款人和開收據由一個人承擔,賬戶設定也不規範。因而,我們在審計中對其進行重點審計,查出了其挪用專項資金30多萬元的違紀問題。

問題

一是偏離審計目標。本來延伸審計的目的是為了查清和揭露被審計單位的問題,是為實現既定審計目標服務的。但實踐中卻發現,一些審計人員借延伸審計為名,對被延伸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全面檢查,將審計目標轉移到被延伸單位,使原本有限的審計時間和資源更趨緊張,弱化了審計的目標和重點。其結果是查出了被延伸單位與審計目標不相干的一大堆問題,但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卻審計得不深、不透、不細,隱埋了審計風險。比如在對稅務部門稅收征管情況審計時,須對納稅企業進行延伸審計,以發現稅務部門稅收征管上的漏洞及薄弱環節,檢查有無稅收征管違規、違紀、違法犯罪行為。具體審計方法就是對企業的納稅登記納稅申報稅款計算、稅款繳納進行檢查,但一些審計機關卻不是將稅收征管作為審計目標,而是將延伸企業的財務收支、各種稅費的繳納及其它財務行為全部列為審計內容,使延伸審計走題,延伸審計的落腳點最終放在了對企業收繳、罰款上面,背離了既定的審計目標。

二是違規延伸。依法審計是對審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在延伸審計中由於缺少統一的操作指南,使延伸審計違規行為不斷發生,延伸形式五花八門,具體包括:不執行審計程式,隨意進行延伸審計;對不屬於審計監督範圍的個體私營企業財務收支進行延伸審計;對不屬於地方審計機關審計監督管轄範圍的單位,在未取得審計授權的情況下擅自進行延伸審計;對與查清被審計單位問題毫無關係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延伸審計;對與審計項目內容無關的問題進行延伸審計;違反規定對被延伸單位進行處理處罰;利用延伸審計違反審計項目計畫管理等等。

三是延伸審計項目文書使用不規範。審計文書屬於法律文書的範疇,應嚴格按照規定使用。但由於國家對延伸審計文書的使用不明確,缺乏統一規定,造成實際操作中比較混亂。如有的將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和被延伸單位存在的問題寫在一個審計報告中,審計決定書則對被審計單位和被延伸審計單位分別下達,對被延伸單位則不發審計通知書;有的則將被審計單位和被延伸單位的審計情況單獨出具審計報告和審計決定書,但這些延伸審計項目既無計畫也無審計方案,造成審計檔案不完整;有的對被審計單位和被延伸審計單位的問題只出具一份審計報告和審計決定書,但處理處罰卻對應不同的法人單位,造成審計決定書的主送單位和執行單位不一致,破壞了審計文書的嚴肅性。

解決方案

(一)延伸審計不要走題。既是延伸審計就要圍繞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和審計項目目標展開,而不能以查處被延伸審計單位的問題為主,更不能以對被延伸審計單位進行處理處罰為目標。審計中應嚴格執行審計方案確定的目標、重點、方法和步驟,不能無限度延伸。審計中發現其他單位問題線索的,在不影響審計目標實現的前提下,應將問題線索收入“線索庫”,在對該問題單位安排正式審計時列入審計重點;對審計中發現的其他單位的重大違法犯罪問題線索,需及時查處的,應安排專項審計組進行專項審計,不能與原審計項目混餚,轉移審計目標; 不能以延伸審計為藉口對與審計目標無關的審計事項進行延伸審計,變相增加被審計單位。

(二)延伸審計應依法。延伸審計工作應嚴格執行有關審計規範,要堅持按法定審計程式審計,遵守國家審計監督範圍和審計機關審計管轄範圍的劃分規定,不能超出審計監督範圍和超越管轄許可權安排延伸審計,不能對審計監督範圍以外的審計調查單位或個人下達審計決定書,甚至進行行政處罰。總之不能以延伸審計為名違反《審計法》的有關規定,擅自擴大審計職權範圍。

(三)延伸審計應規範使用審計文書。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確需延伸審計有關單位的,屬於與被審計單位有關且影響審計目標的問題應寫入審計報告之中;屬於純被延伸審計單位且與審計目標無關的問題,應不在審計報告中反映;延伸審計中發現被延伸單位問題嚴重,需進行專項審計的,應按規定確定為正式審計項目,編制審計方案,下達審計通知書,進入正常審計程式,並出具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等;對延伸審計發現的被延伸單位的違規違紀問題,審計機關凡未改按正常審計程式進行審計的,一般不宜直接下達審計決定進行處理處罰;審計決定書應以主送單位為執行單位,切忌將對多個單位的處理處罰製作一個審計決定書;應避免將多個法人單位的問題,在一個審計報告中陳述和反映,這既不利於突出審計項目的主題和目標性,又違反審計報告準則的有關規定。

(四)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審計法制化建設步伐,健全和完善審計規範,建議國家審計署儘快研究制定延伸審計實施管理辦法或相關規定,從法制和制度層面上規範延伸審計行為,防範和化解因延伸審計帶來的審計風險,使審計工作全面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