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是桂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廣西省立龍州師範學校,自1939年創辦以來,歷經廣西省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專區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地區第二師範學校等階段。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校名定為“南寧師範專科學校”,1994年國家教委將學校更名為“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名為“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歷史悠久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坐落在中國通往東南亞門戶城市、桂西南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是桂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被譽為“邊陲明珠”、“南疆國門大學”。學校的前身是廣西省立龍州師範學校,自1939年創辦以來,歷經廣西省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專區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地區第二師範學校等階段。現只有崇左一個校區,龍州校區已於2012年7月9日搬遷完畢。

底蘊深厚

學校設有中文系、外語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會科學系、藝術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體育與健康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辦有20個本科專業(共22個專業方向)和38個高職高專專業,涉及了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在校生11095人。現有在職教職工498人,專任教師3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2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71人;另有外籍教師6人,外聘客座或兼職教授12人。

服務地方

學校立足桂西南,面向廣西,充分利用校內豐富的教學和科研優勢,積極主動為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優質服務。2000年至2003年,學校承擔了原南寧地區各縣(市)的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義務教育工程培訓任務,共培訓3000多人次;2004年以來,先後多次承擔崇左市課改教材師資培訓、課標實驗教材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和中國小校長、教導主任、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的培訓任務,總計3700多人次;積極利用建有國語測試站、國語測試員多的優勢,對中國小教師進行國語輪訓,共培訓4000多人次;積極為當地邊防駐軍、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培訓計算機操作技術和越南語會話,培訓達3000多人次。學校與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廣西埃赫曼康密勞化工有限公司、廣西中國—東協青年產業園區、國家級開發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廣西豐浩集團等企業達成了技術合作的意向。

學校高度重視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的打造,圍繞“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的基本準則,突出“邊境性、民族性、紅色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創建開放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體系。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在各級各類大競賽中,該校選手屢獲佳績。

成績斐然

“十五”以來,該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作文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語文規範化知識大賽、廣西大學生英語戲劇節、“新華杯”廣西高校計算機套用大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論文設計競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德藝雙馨”青年聲樂廣西賽區總決賽等省部級以上競賽中獲獎項106項;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國語水平測試通過率高。學校就業工作成績突出,分別於2007年、2009年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先後多次被授予“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全區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廣西高等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衛生學校”、“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廣西高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辦學歷史

學校的前身是廣西省立龍州師範學校,自1939年創辦以來,歷經廣西省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專區龍州師範學校、南寧地區第二師範學校等階段。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校名定為“南寧師範專科學校”,是廣西最早成立的三所師專之一。1994年國家教委將學校更名為“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在7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立足邊境,艱苦奮鬥,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為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李明輝

院長:易忠

黨委副書記、校長:農克良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韋悅珍

副院長:韋永恆、張勁松、韋日平

學校規模

學校目前有崇左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43.93畝,另有預留發展用地75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9.5萬平方米,學生宿舍6.8萬平方米,運動場地4.4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160萬元。校內基礎課程教學實驗室和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室92個,教學計算機1350台,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4954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30多個。校園網覆蓋全部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0萬冊、電子圖書35萬冊、中外文期刊3.6萬冊,開通了中國期刊網、維普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網路資源,建立了自動化檢索系統。

辦學傳統

辦學目標

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保證了學院爭取政府撥款、銀行貸款、名人捐贈、校辦產業、科研收入等籌措辦學資金工作的順利進行。

辦學定位

立足西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院系設定

中文系

中文系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1977年開始招收專科生,現設有語文教育、漢語、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四個專業。漢語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2007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優質專業。中文系全日制在校專科生546人。經教育部批准,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教育方向、公共關係與文秘方向、新聞與現代傳媒方向)2009年開始招生!

該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36人,其中教授6人(含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16人,講師9人,具有碩士學位11人,在讀碩士7人,形成了一支充滿活力、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隊伍。該系先後有3名教師榮獲曾憲梓基金獎,多名教師榮獲區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校教學名師、校青年優質課比賽獎、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稱號。

中文系下設漢語、文秘和新聞等3個教研室,其中漢語教研室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團隊。

外語系

外語系成立於2004年,其前身是英語科(1978年)和英語系(1991年),已經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外語系開設有英語專業(本科),分四個方向(教師教育、商務英語、翻譯和旅遊英語)和五個高職高專專業(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套用英語、套用越南語、套用泰國語)(附專業簡介),涵蓋英語、越南語、泰國語共三個語種。外語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67名,其中高級職稱以上共13名,研究生學歷22名,留學歸國人員12名,外籍教師6名。校生有1707人,是該校最大的教學系之一,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前茅。

外語系教學設施先進,有四間現代化的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兩間數位化語言自主學習中心以及4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外語系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先後與越南、泰國等國的幾所大學簽訂了《合作教育協定書》,引進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開展師生互訪,選派學生留學,已有近幾百名學生赴國外留學,20餘名教師赴國外交流學習。外語系主要課外活動有:大型外語角、外語演講比賽、外語戲劇表演等。

經濟管理

經濟與管理系是該校唯一一個非師範專業系,是一個集旅遊、商務、管理為一體的經濟與管理教學系。2003年開始招生,開設有旅遊管理專業(涉外導遊方向、酒店管理方向)、市場行銷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國際貿易(東協方向)、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共五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人。2009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廣西教育廳批准,開設旅遊管理本科專業。該系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現專任教師共3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中級職稱14人,碩士研究生30人。

辦學定向:立足崗位、突出套用、強調能力、注重素質辦學銘訓:旅遊天地大,商務通萬家。

專業設定:經濟與管理系設有旅遊管理專業(涉外酒店管理、涉外導遊(學校精品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市場行銷專業、國際貿易(東協方向)、連鎖經營管理五個專業。

教育宗旨: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的全新教育模式,設定以能力為中心的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專業技能訓練,實行多證書教育制,培養套用型專業人才。

教學特色:以質量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實行“2+1”(即2年在校學習,1年在實習基地進行企業課程學習並定就業或到東南亞國家留學並就業)、“2.5+0.5”(即在校2年半,出泰國或越南留學半年)的教學模式。

實習基地:(一)建有基礎實驗、教學演示、專業技能實訓、模擬導遊實訓室等3個實驗和實訓室;(二)同國際連鎖品牌的五星級深圳長城大酒店、陽光大酒店、東莞勃爾饅大酒店,國內著名的南寧海外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北海康輝旅行社、中國國際旅行社等24個企業緊密合作,建設校外南寧、北海、憑祥等實習、實訓基地。

就業基地:建立了輻射全國主要以上海、珠海、廣州、東莞、深圳、南寧、北海、憑祥等地乃至東南亞各國的就業網路。

就業率高:學生三年級就能頂崗實習就業甚至做到基層管理職位,各專業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在校學習期間就被用人單位預定,供不應求,就業率連年創新高,06年的初次就業率就達97.2%,是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就業推薦工作先進系部。

聯合辦學:積極探討國外聯合辦學的路子,與越南、泰國等東南亞主要國家聯合辦學,實現跨國就業。

雄厚師資:旅遊管理師資隊伍力量雄厚,2名教授、6名副教授中包括廣西權威旅遊規劃名家、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4名中級職稱均具備“雙師”素質,包括經濟師3名,國家導遊員培訓師3名。

一流管理:經濟與管理系推行“以人為本”的模擬公司制的學生管理模式,強調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實現從“校園人”到“企業人”、從“就業人”到“創業者”的零距離過渡”。2008年初開創性的實行了“學生模擬公司制管理”改革,目的是讓學生一進到大學就涉足以後的工作環境,更好的適應社會,更好的立足社會。

一流業績:

經濟與管理系在教育教學實踐改革中取得喜人的成績,多次獲學校先進集體稱號:榮獲學校就業先進系、優秀黨支部科研立項;周淼泉副教授獲中教院、國家教師基金重點項目一項;廣西教育科學十五、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兩項;韋福安副教授獲2007年區教育廳科研面上重點項目“近代法國的環北部灣殖民經濟圈研究”一項;郭霄星老師獲2007年區教育廳科研立項項目“崇左市旅遊經濟發展的定位和對策研究”一項;麻新華、陳俊安、何芳玲老師獲學校科研項目“崇左市旅遊深度開發研究”一項郭霄星、龍迪、王貞傑、王鵬飛等老師獲學校“市場行銷專業實踐課程設計的研究”重點項目一項經濟與管理系在桂西南邊境旅遊企業研究領域和、會展行業、物流管理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正加緊引進現代化教學及實訓設備、增加師資力量,培養更多社會所需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政治與公共管理系

政治與公共管理系創辦於1993年,原名為政史系,2003年更名為政治與社會科學系,2006年底為了適應該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的需要,根據學校系部專業學科調整方案,將社科部併入後更為人文社會科學系,2009年更為先名,使該系迎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全系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6人,講師6人,助教1人,教員3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1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1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2人,除了完成本系有關專業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學院各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能力強,成績斐然。2000年以來,全系教師在各級各類的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的科研論文近200篇,並承擔著國家、省、市、校等各級多項科研課題,許多教師曾先後多次榮獲自治區、市、校等各級各類的榮譽和獎勵。

該系以“嚴謹、紮實、寬容、民主”為系訓,以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為目標,堅持“一切為了學生成才、成人和就業服務”的辦學思想,按照“寬基礎、強能力、重套用”的要求和“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辦學理念,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論水平、業務操作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開設學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四個專業,學生素質高、能力強,計算機、英語、國語過級率高,畢業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幾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居學校前茅,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並為社會做出較大的成績和貢獻。

數學與計算機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是1978年國務院批准成立南寧師專時最早的系科之一,其前身是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數學科,2001年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近三十年來,經過三代數計人不懈的努力,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現已發展成為設備齊全,教學、科研和管理比較完善的教學單位,是學校重點扶持建設的系科之一。

物理與信息技術

物理與信息技術系前身是物理系,始建於1978年,2000年改名為物理與信息技術系。現有物理學(本科)、物理教育(專科)、套用電子技術(專科)、通信技術(專科)、計算機網路技術(專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科)、電子商務(專科)等七個專業,九個專業方向。物理與信息技術系下設物理教研室、電子教研室、信息技術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實驗技術教研室和一個“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國思科網路技術學院理事單位,並開展思科網路技術培訓和CCNA考證服務。

現有教職工3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中級職稱11名,助教10名。在專任教師中博士1人,碩士9名。積極開展科研及教研活動,成果豐富,承擔省部級、校級以上科研項目30項。其中易其順等老師的教改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師專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研究》獲2009年廣西高校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化學與生物工程

化學與生物工程系始建於1978年,原名化學科,是該校最早建立的5個系科之一。1993年取名化學與生物系,2004年更名化學與生命科學系,2007年3月份更名化學與生物工程系,現設有化學本科專業(分師範教育、精細化工、藥物合成與分析三個專業方向)和化學教育、綜合理科教育、套用化工技術、生物化工工藝、食品生物技術(製糖工程方向、食品安全檢測方向)、工業分析與檢測、藥品經營與管理等七個專科專業。

該系原來以培養中學化學與生物教師為主,30年來,已為社會輸送了合格的普通師範專科畢業生1300多人,他們大多數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不少人已成為各類中學、教育行政、政府部門的領導和骨幹,1985屆畢業生黃碧英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

藝術系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藝術系位於景色優美的崇左校區。現有專業教師3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講師12人,助教13人。該系的教師分別畢業於國內各高等藝術院校,均有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藝術系設有音樂學(本科)、音樂教育、音樂表演、美術教育、電腦藝術設計、主持與播音等專業。音樂學、音樂教育專業、音樂表演專業開設基礎理論、聲樂、器樂、鋼琴、舞蹈、視唱練耳、作曲、和聲、合唱與指揮、音樂欣賞、即興伴奏、藝術實踐、表演等課程;美術教育專業開設美術鑑賞、素描、水彩、水粉、國畫、油畫、版畫、圖案、手工製作、實用美術、美術教學法等課程;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開設中國藝術設計史、設計素描、色彩構成、圖案與構成、平面圖形圖像設計、廣告設計、裝潢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包裝設計、三維動畫設計等課程。主持與播音專業開設播音發音、播音學、新聞采編與寫作、電視節目策劃、節目主持人藝術、廣播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概論、公關禮儀等課程。儀現擁有藝術摟、音樂廳、排練廳、舞蹈廳、鋼琴房、手風琴房、電子琴教室、多媒體音樂欣賞室、多媒體教室、畫室、作品展覽廳、資料室、收藏室等設施。

多年來,該系教師的創作、科研成果豐碩,在國內各級乃至國際級都曾獲得過專業大獎。撰寫的論文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也屢獲好評。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也取得優異的成績。從該系畢業的學生,文化素質高,專業基本功紮實,深受社會各級各類用人單位的青睞。

體育與健康教育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系,成立於2003年,該系現擁有一支充滿活力、經驗豐富、具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目前有專任教師19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5名、研究生以上學歷8名、碩士5名。該系除承擔體育系的教學管理工作外還擔負著全院的公共體育課教學、課外訓練、開展群體活動等,該系教學設備齊全,教學成果顯著,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參編和編著教材6部。學院民族體育運動代表隊多次代表崇左市和廣西參加各個級別的民族體育運動會,取得驕人的成績。學院多次榮獲全區、全國少數民族體育模範和先進集體、多名老師榮獲全區、全國民族體育先進個人和廣西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個人光榮稱號,學院是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該系畢業的學生文化素質高、專業基本功紮實,深受社會各級各類用人單位的青睞,08、09、10年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達90%以上,該系開設有體育教育專業。

2013年新增加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越南語

校園文化

特色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在各級各類大競賽中,該校選手屢獲佳績。2008年,在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評選活動中,該校報送的“打造具有南疆國門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在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國際交流頻繁

學校利用地處中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陸路交通上前沿地帶的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後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外國語大學、越南東方大學、越南高平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泰國莊甲盛叻察帕大學等東南亞國家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係,簽訂了實質性的合作項目協定,實現了合作辦學,雙方在教師和學生互派、圖書資料交換、共同舉辦國際會議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成效顯著。

育人質量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強化質量意識,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打造學生三個“過硬”(即思想素質過硬、專業知識過硬、從業技能過硬),提升學生“四種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學生綜合心靈素質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十五”以來,該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作文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語文規範化知識大賽、廣西大學生英語戲劇節、“新華杯”廣西高校計算機套用大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論文設計競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德藝雙馨”青年聲樂廣西賽區總決賽等省部級以上競賽中獲獎項104項;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國語水平測試通過率高。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總體素質較為滿意。該校畢業生在社會各行各業建功立業,大部分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力量和所在行業業務骨幹。

領導成員

李明輝:黨委書記

易忠:院長,教授、博士

農克良:黨委副書記,教授

韋悅珍: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韋永恆:副院長,教授

張勁松:副院長,教授、博士

招生簡章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範招生工作程式,保證招生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學院的全稱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院代碼為10604。學院有崇左和龍州兩個校區,崇左校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麗川路1號,郵編:532200;龍州校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獨山路125號,郵編:532420。

第三條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為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上級主管部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第四條本章程僅適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五條學院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組織該院招生工作。招生辦是學院常設機構,負責處理日常招生事務。

第六條有關招生監察工作由學院紀委、監察室負責。

第三章錄取原則

第七條根據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頒布的有關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入學考核形式以文化考試為主。

第八條錄取方式:實行計算機網上遠程錄取。

第九條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錄取的本、專科新生分四個批次錄取,其中藝術類本科專業在本科提前批錄取,其他本科專業在本科第二批錄取;體育類專業和高職高專藝術類專業在高職高專提前批錄取,其它專科專業在高職高專普通批錄取,執行廣西錄取控制分數線;廣西區外的考生錄取工作,按照考生所在省級招生部門安排的錄取批次及辦法進行。

第十條投檔辦法:按各省制定的比例投檔。

第十一條學院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含並列第一志願)的考生,執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關於志願投檔順序的有關規定,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含並列第一志願)填報該院的線上考生,在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再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直到錄滿為止。對於符合投檔要求的考生的專業安排,按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考生所有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併兼顧單科成績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否則,作退檔處理。

第十二條報考英語專業(教師教育類方向)的考生需參加外語口試,外語口試辦法和口試成績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管理部門的具體規定為準,學院在錄取時參照各地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教育部、衛生部、殘聯共同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同時建議身材過於矮小,殘疾或面部有明顯缺陷等影響畢業後順利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考生,慎重填報該院師範專業。此外,由於受專業性質所限,報考旅遊管理專業的考生身高要求男168cm、女158cm以上,且要求無傳染病;食品生物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考生要求無傳染病;報考師範類專業(非藝術類教育專業)的考生要求男160cm、女150cm以上。

第十四條男女生比例及民族成份不受限制。

第十五條錄取結果公布渠道:錄取名單一旦確定,由各省招生辦通過電話信息諮詢台或網際網路等形式公布;該院將在校園網上公布錄取結果,並儘快給新生寄發錄取通知書。

第十六條錄取的新生按錄取通知書規定日期到該院辦理入學手續,逾期不辦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入學資格。

第十七條新生入學後,該院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複查。凡不符合條件或有舞弊行為的,根據有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第四章收費及獎學金、貸學金政策

第十八條學費收費辦法:實行學分制,先按學年預收,按學分結算,學年學費標準:本科專業為:師範類專業(藝術類除外)2200元/學年·人;非師範類專業(藝術類除外)3200元/學年·人;藝術類本科專業6000元/學年·人。高職高專專業為:師範類專業(藝術類除外):2000元/學年·人,音樂教育、美術教育:4000元/學年·人;非師範類專業(高職):漢語、文秘、法律事務:4000元/學年·人;套用英語、商務英語、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國際經濟與貿易:4500元/學年·人;電腦藝術設計、音樂表演、旅遊管理(中越、中泰雙語導遊方向):4800元/學年·人;套用越南語、套用泰國語:5200元/學年·人;其他專業4200元/學年·人。

第十九條獎學金、貸學金、勤工助學等幫困政策及措施:

1.學院設有優秀學生獎學金。

2.學院設有助困獎(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廣州助學金”等。

3.學院建立了較完善的“獎”、“助”、“勤”、“緩”等資助體系,幫助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4.廣西各縣已經開通生源地助學貸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在當地教育局資助辦公室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

第五章諮詢

第二十條招生諮詢聯繫方式:

1.學院招生辦電話:

2.學院網址:

3.學院招生辦電子信箱:

第六章其它

第二十一條凡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本科生,德、智、體考核合格,符合本院本科生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要求的,由學院統一頒發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全日制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可授予相應學位。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辦學成效

教改成效

學校堅持“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根據學校發展定位,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加強,教改成效顯著。“十五”以來,學校建成自治區級優質專業2個、校級重點專業10個、校級重點課程15門;承擔自治區級以上教改項目28項,獲得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2項。

科研成效

學校把科學研究作為促進教學、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據廣西民族邊境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的需要,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組織力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初見成效。“十五”以來,學校共主持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39項、地廳級科研立項項目256項;出版各類專著、教材100多部,發表論文2600多篇,其中在中文核心刊物發表580多篇,被SCI、EI收錄27篇;獲地廳級以上獎勵56項。

社會聲譽

長期以來,學校立足邊境地區,弘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宗旨,秉承“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的辦學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後多次被授予“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全區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廣西高等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衛生學校”、“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廣西高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這所矗立在中國通往東協最便捷陸路通道上的“國門大學”,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正以更加開放和務實的姿態,向海內外先進教育學習。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學科布局,加強自主創新,提升學科建設水平;進一步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注重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進一步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提升影響力。學校將堅定信念,樹立信心,腳踏實地,不懈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區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多科性教學型普通本科院校而努力。

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實現學校的長效發展,適應新形勢對人才的需要,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辦好現有專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寬辦學思路,充分利用學校辦學的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增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已與越南河內大學所屬的外國語大學簽定了交流與合作辦學協定,並將與外國有關大學達成合作辦學意向。

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一年一度“南博會”永久落戶南寧,10月南友(南寧—友誼關)全線國走向東協各國通道其地緣優勢更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崇左市的唯一一所高校,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市政府十分重視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發展,不斷完善學科門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幅度添置教學儀器,力爭如期升本,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明天將更加輝煌。2006年申辦成為本科院校,2009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學生活動

團委簡介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共青團組織是學校先進青年的民眾性組織,是學校各級黨組織的助手和後備軍,是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大學校。共青團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委員會在校黨委的領導、關心和支持下,以拓展大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己任,帶領全院團員青年不斷前進、迎接挑戰。校團委下設辦公室、組織部、信息部、項目部、八個團總支,負責全校團的組織建設、思想教育、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社團管理等工作,擁有大學生記者團、文學社、書畫協會、交誼舞協會等近十三個學生社團,並指導校學生會的日常工作。多年來,該校團、學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連續多年舉辦了文化藝術節、“走進校園同一首歌大型歌會”和校園周末文化系列活動,在廣大學生中有著廣泛的影響。由團委負責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紮實有效。團委全體人員將與全校團員青年攜手並進、共創輝煌,為該校改革和發展做出貢獻。

精彩活動

該校在校團委的組織下舉辦美食一條街、元旦文藝晚會、社團文藝晚會等項大型學生活動,其中“美食一條街”由學生自主參加,屆時內各式小吃攤點應有盡有,食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經營繁忙火爆。但街內忙而不亂,攤點整齊劃一,設施整潔乾淨,各攤主掏出各自看“攤”本領,有的甚至打出“免費品嘗”的招牌,一掀開鍋蓋,香味四溢,人們紛紛聞香而至。活動共設最佳團體獎、最佳食品創新獎、最佳烹飪技術獎、最佳廣告效果獎、最佳環保獎、最佳人氣獎六個獎項。

首屆本科生畢業

2013年6月27日上午,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首屆本科畢業生把學士帽拋向空中,祝福自己踏上新的征程。廣西民族師範學院2009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3年又通過了自治區學位辦的評估,獲得了學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畢業的583名本科生是該校的首屆本科畢業生,也是首批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