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慈醫院

廣慈醫院

廣慈醫院創建於1907年,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前身,法文名稱是“聖瑪利亞醫院”(Hospital Sainte-Marie),是一所由法國天主教會創辦的醫院。

基本信息

簡介來源

20世紀初,法國人姚宗李(Paris)任江南傳教區主教時,計畫在上海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創辦一所有外科的西醫醫院,法國教會同意了這個建議。在法租界當局的支持下,圈買了面積達160畝的土地。

發展背景歷史

1904年,醫院開始籌建,首先建造了4幢兩層樓房,其中兩幢是病房,房子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有病床100張。另外修女、職工宿舍各一幢。
1907年10月13日,醫院舉行了落成典禮。中文名稱是“廣慈醫院”,意為廣為慈善之意,法文名稱是“聖瑪利亞醫院”。姚宗李把醫院委託給仁愛會修女管理。廣慈醫院為中國人和歐洲人提供內外科醫療服務,雖然對富人和窮人表示一視同仁,但它的病房也是分等級的。法國人、有錢的中國人、教會人士住的是頭等、二等病房,窮人住的是普通病房。醫院建築面積7386平方米,設有內、外兩科,醫師是2個法國醫學博士,另有管理醫院的修女8名,加上工人15名。醫院開辦伊始,對中國病人的吸引力不大。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對吸引中國病人到廣慈醫院治病起了很大的宣傳作用。當時徐家匯天主教堂的建築工地上,一個工人不慎從腳手架跌落,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急送至廣慈醫院後,立即進行了手術,把傷者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此事使廣慈醫院名聲鵲起。
1908年,醫院因為業務發展及傳教的需要,新建了一幢二層共有90個床位的“聖味增爵”樓,專供貧苦男性病員治病。1910年棗1919年期間,醫院收治住院病人常年在3000人左右。1921年,醫院增設放射科。1922年又增建兩幢二層樓房,一幢專收貧苦女性病人,稱“聖心樓”,一幢作產房。1925年又建了“巴斯德樓”,增設了化驗室。1926年、1928年和1929年,對老病房進行了擴建。1930年,建造了裝有鐵柵欄的犯人病房和隔離病房。
1932年醫院創辦25周年時,廣慈醫院已發展成一所擁有500張床位,分設內、外、產科及電療、眼科和皮膚科的綜合性醫院。專職醫師有9個是法國醫學博士,3個震旦大學畢業的中國醫師。仁愛會修女24人,其中14人持有護士合格證書。醫院職工近150人,幾乎都是教徒。這一年住院病人總數超過8000人。經過多年努力,廣慈醫院成為當時在上海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大醫院之一。
隨著病人的增加,老的“聖味增爵”病房已不堪重負。1935年2月,由法租界工部局出資,新的五層高、能容納300張病床的“聖味增爵”樓,在拆除的老病房原址上建造起來了,同時還造了一所附屬的小病房。當時醫院當局稱新樓是法租界當局的“珍貴禮物”。
廣慈醫院於1914年成為震旦大學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是震旦教學附屬醫院。醫科學生可進行臨診實習,選拔出優秀的畢業生到醫院做實習醫生的工作。1936年10月成立了廣慈醫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培養有專業護理水平的醫務技術人員。
上海解放時,廣慈醫院形成了有房屋近30幢,建築面積約40000平方米,擁有病床780張,工作人員356名的規模。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在1951年10月3日徵用了醫院。1952年11月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時,將廣慈醫院劃歸上海第二醫學院,作為該院的一所附屬教學醫院。1967年曾一度改名為“東方紅醫院”。1972年更名為現在的“瑞金醫院”。
1954年9月,廣慈醫院聘請有名望的中醫師成立了中醫科。使由原來單一的西醫診療變成了中西醫結合診療,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水平。同時開展醫療科研工作,先後建立了高血壓、傷骨科、內分泌三個市級研究所以及燒傷等10個研究室。通過廣大醫務科研人員刻苦鑽研,獲得了如1957年研製成功第一代人工心肺機等一大批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的診斷與治療手段不斷增加。醫院非常重視採用新的先進技術,超音波、同位素等非創傷性檢查已廣泛套用於對各種臟器的檢查。七十年代起開展了心臟起搏器的研究,至今已挽救了許多危重心臟病患者的生命。
瑞金醫院在九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有學科帶頭作用的特色科室,有燒傷科、傷骨科、高血壓科等。1958年,廣慈醫院在董方中、史濟湘、楊之駿等醫師的主持下,搶救成功燒傷面積達89%、三度燒傷達23%後被稱為“鋼人”的鋼鐵工人邱財康,打破了當時國外宣稱“燒傷總面積超過80%無法治癒”的看法,引起國內外醫務界的注意,使我國在治療燒傷上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傷骨科1955年在魏指薪老中醫的帶領下,著重學習和研究“魏氏傷科”手法,並不斷研究其他治療方法與有效方藥,彙編成傷科秘方。1961年開闢了手外傷專業,1966年2月對完全斷離的手中指再植成功。出版了《傷骨科論文彙編》多輯,在同行內享有較高理論水平。1959年10月,高血壓研究所建立,成為我國當時唯一從事高血壓科研的專業科研所。研究證明了氣功在治療高血壓的療效。1965年研製了小劑量複方降壓片(即“復降片”),具有副作用輕、有一定降壓效果、服用方便的特點,獲上海市科學大會成果獎。
自1907年建院以來,瑞金(廣慈)醫院走過了一百餘年的歷程。通過改革和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加速人才培養,發揮在燒傷、傷骨科、高血壓、內分泌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把醫院建設成以燒傷、創傷為重點,帶動各學科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醫院。

上海廣慈醫院

由瑞金醫院和香港通通有限公司合作的外賓病房,取 名“上海廣慈醫院”,它憑藉瑞金醫院是一所具有90多年歷史 的大型綜合教學醫院所擁有的實力雄厚的診療力量,和本身配備的先進醫療設備。擁有大、小病室、套房21個,病床38 張。並擁有相當規模的門急診、手術室、健身房、餐飲部、多功能廳等必要配套設施。

崑山廣慈醫院

崑山廣慈醫院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崑山市政府附近,便利的交通,優雅的醫療環境,人性化的服務,是廣大患者朋友就醫的首選醫療機構。它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於一體的醫療機構,醫院學科齊全,開設骨傷科、急診科、普內科門診、中醫內科門診、口腔科門診、婦科常見病門診、泌尿外科(碎石)門診、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計畫生育科門診、兒科門診、耳鼻咽喉科門診等20個臨床診療科室。醫院共享集團醫院博士生導師32名、副高人才100餘名、中級職稱500餘名等實力雄厚的專家團隊。
崑山廣慈高級專家坐診: 配以先進的醫療設備,“1+1”陪同式,的服務賓館式的享受,高質量的服務水準,贏得了廣大患者朋友的青睞。 廣慈醫療設備先進:不惜花費巨資引進美國宮腹腔鏡、日本介入治療儀等幾十台目前國際上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陣容強大、學科發展迅速、專業特色鮮明、醫德醫風優良、醫療環境優雅,知名專家雲集,並常年與上海退(離)休高級專家協會、國際醫療中心進行技術交流和合作。始終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 
崑山廣慈服務品質優良: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為著力提高醫療質量,80%以上的專科門診由正、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以上)坐診。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努力營造高效、輕鬆、舒適的就醫氛圍,開展全員性的服務禮儀培訓,提高員工服務素質。在醫療領域實施最先進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一對一”式的客戶服務模式和“一人一醫一診室”的醫療模式,充分保護患者的“私秘空間”。就醫環境注重“人文化、人性化、人本化”的設計,主要軟硬體均與國際接軌,給與患者更優質、溫馨的診療和康復環境。 
崑山廣慈醫院,一流的專家團隊,一流的設備,一流的醫療條件,一流的服務品質,公平的價格,被稱作是蘇州人家門口的上海醫院。同時,對病人,給予特別的優惠和照顧,真正體現了 “廣博仁愛, 慈由心生”的醫德、醫風。醫院實行面向患者禮貌、熱情、周到、優質的全程服務,時時、事事、處處為患者著想。本著人文、綠色觀念的潮流,為患者創造了一個“舒心、放心、溫馨、優雅”的就診環境。

溫州廣慈醫院

溫州廣慈醫院淵源於公元630年建立的廣慈醫館,歷經清朝、民國的風雨洗禮,在溫州水心中心醫院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迄今它已積累了63年的精神疾病治療經驗,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科研為一體,是國家級精神疾病研究中心。醫院將精神醫學和心理治療完美結合,開拓著精神健康領域的品牌服務,樹立了行業典範。醫院坐落在溫瑞塘河河畔,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廣慈醫院是一所國家非營利性精神健康醫院,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質量為核心”的宗旨,以高品質的醫療質量,來努力營造“以人為本、誠信平價”的人性化服務,已連續多次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

衛生部國家級精神病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於2003年1月成立了全國首家失眠抑鬱治療中心,截止目前共診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抑鬱症及雙相情感障礙(失眠抑鬱綜合症)患者10餘萬餘人次;2007年8月開設的焦慮症門診,完成了心理疾病患者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就診通道的分開,減輕了心理疾病患者的就診壓力,為大眾的心身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學有效的途徑;2009年7月溫州廣慈醫院推出了基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全新治療模式--全病程量化治療,實現了對患者全病程、多手段及遠程的全數字監控綜合治療,為失眠、抑鬱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帶來了方便、快捷的持續治療;2011年醫院獲批衛生部國家級精神病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精神病臨床重點專科。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溫州廣慈醫院也取得重大突破,不僅獲得美國精神病學會(APA)遠程技術支持,並與德國Petrus醫院正式結成戰略同盟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