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山中藥廠

廣州白雲山中藥廠成立於1988年5月,擁有員工近千人,生產品種近200個,然而1995年到1998年企業連續4年虧損,年虧損額最高達4600萬元,累計虧損達6976萬元。 李楚源就任廣州白雲山中藥廠廠長4年來,迅速使一個年虧損4000多萬元的國有老廠變成規模擴增4倍、年盈利5000多萬元、品種在行業領先的新興企業。 到2002年,複方丹參片年銷售額達1.5億元,比1999年淨增1.3億元,產銷量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占據全國市場50%的份額。

基本信息

企業簡介

廣州白雲山中藥廠成立於1988年5月,擁有員工近千人,生產品種近200個,然而1995年到1998年企業連續4年虧損,年虧損額最高達4600萬元,累計虧損達6976萬元。1999年廣藥集團調李楚源任廠長,他到任後經過調研明確了靠科技走中藥現代化之路,才能使老廠煥發青春的新思路,採用現代科技、現代工藝、設備改造傳統品種,提高老品種的科技含量,提高老品種的質量,在老品種的新開發上做文章,同時狠抓產品的科學行銷,企業的科學管理工作,使傳統的普藥如複方丹參片板藍根顆粒單品種銷售額直線上升。

發展歷程

李楚源就任廣州白雲山中藥廠廠長4年來,迅速使一個年虧損4000多萬元的國有老廠變成規模擴增4倍、年盈利5000多萬元、品種在行業領先的新興企業。企業還是老企業,品種還是老品種,李楚源靠什麼使企業發生巨變,煥發了青春呢?靠科學管理,用現代科技改造老品種、用現代科學進行市場行銷,用科技創出品種、管理、行銷、市場優勢。這一經驗,引起了廣東省、市及全行業的高度重視,最近,吳階平副委員長到該廠視察,對廣州白雲山中藥廠及廣藥集團取得的成績和創新的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廣州白雲山中藥廠為國內其他製藥企業提供了發展思路和借鑑經驗。

企業產品

在複方丹參片的科研開發上,該廠以第一軍醫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強大的科研力量為支撐,以博士後為首的一批高級專業人才全程跟進,改進了複方丹參片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採用了索氏熱回流連續提取法對主要原料丹參進行提取,使其主要成分丹參酮ⅡA的收率大大提高,每片藥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從原來的0.2%提高到0.46%,集中了目前市場上複方丹參系列產品和丹參滴丸的優勢,使其療效得到了顯著提高,保持了這一產品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在市場行銷和為患者用藥成本方面,李楚源組織白雲山中藥廠有關人員對市場上的丹參系列產品的價格進行分析比較,結合當前正在推進的醫療保險體制改革,將藥品定價為每人每天只需支出0.5元服用複方丹參片,該價位僅為國內某同類知名產品每天5元消費額的1/10。在板藍根顆粒重新開發過程中,白雲山中藥廠在全國建立了3萬畝板藍根GAP藥材基地和穿心蓮GAP藥材基地,並通過了科技部驗收;先後與法國、香港、美國等國內外的一流科研單位合作,引入先進的科技。到2002年,複方丹參片年銷售額達1.5億元,比1999年淨增1.3億元,產銷量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占據全國市場50%的份額。板藍根顆粒年銷售額達1.3億元,比1998年淨增1個億。

企業榮譽

2002年廣州白雲山中藥廠被評為國家質量、服務、信譽AAA級企業。白雲山複方丹參薄膜包衣片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優秀新產品獎,並與板藍根顆粒一起列入廣州市名牌產品。在藥材現代化種植、中藥提取、包衣片指紋圖譜技術等方面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