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捷運11號線

廣州捷運11號線

廣州捷運11號線是廣州捷運正在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之一,線路代表色為紫色。線路全長43.2千米,共設32座車站,其中21座為換乘站。

廣州捷運11號線為環線,是廣州捷運的第一條環線。線路穿過天河區、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和海珠區五大中心城區,拆遷與建設難度較大。列車同廣州捷運13號線,為8節A型車編組。全環走地下。

2017年4月29日,捷運11號線沙涌站、芳村大道東站開始圍蔽施工,首個開建的站點是梓元崗站。

廣州捷運11號線全線預計於2022年年底開通試運營。

基本信息

線路規劃

廣州捷運11號線全長43.2公里,共設32座車站,有21座為換乘站 。平均每站間距1.35公里。線路起於新滘東路,經琶洲會展中心、員村、天河公園、華師、廣州東站、雲台花園、廣州火車站、流花湖公園、荔灣湖公園、芳村、廣州造船廠、逸景路,之後沿新滘路閉合形成環線,能把白鵝潭和廣州城市中軸線南段納入捷運線網。

廣州捷運11號線 廣州捷運11號線

線路穿越廣州市各城區,串聯廣州市,連線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同時照顧芳村白鵝潭與員村,並與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8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廣州捷運12號線、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廣州捷運22號線、佛山捷運1號線、佛山捷運11號線換乘。

站點

廣州捷運11號線全線車站分別為: 廣州火車站、流花路、 彩虹橋中山八如意坊石圍塘芳村、芳村大道東、 沙涌、鶴洞東、南石路、 燕崗江泰路五鳳、逸景路、上涌公園、 大塘石榴崗赤沙滘琶洲員村天河公園華景路華師、天河東、 廣州東站沙河、 田心村、雲台花園、大金鐘、 廣園新村、梓元崗。利用黃埔鴻涌南側地塊車輛段及天河公園西側地塊設定車輛段一座。

備註:1、以上站名均為暫定名。2、表粗體字的站為換乘站。3、表斜體字的田心村站由於拆遷難問題可能會取消。

11號線車站概況表

站名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車站位置工程特點車站動工時間
田心村白雲區白雲區廣園東路四層明挖站廳、暗挖站台2017-12-16
雲台花園白雲區廣園路南側,橫枝崗路、麓湖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處二層島式站台,明挖2017-12-23
大金鐘大金鐘路西側富悅街內三層明挖,兩端均盾構始發2017.11.28
廣園新村廣州捷運12號線(在建)下塘西垃圾壓縮站和公廁(白雲大道南與廣園中路南側的交匯處)拆高架橋,四層明挖2017.11.25
梓元崗越秀區白雲區三元里大道與機場路交界處四層,東西站廳明挖順做法,站台層隧道為暗挖法,聯接通道為頂管法2017-5-19
廣州火車站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在建)公交站場及草曖公園蓋挖+暗挖+明挖法;分段實施,先廣場明挖部分
2018-4-15(計畫)
流花路人民北路,流花湖東側主體採用洞樁法、配線採用 明挖+礦山法施工2017.1.3
彩虹橋廣州捷運8號線(在建),廣州捷運13號線(在建)荔灣區荔灣區東風西路的北側流花湖旁兩層雙島式站台2017.11.3
中山八廣州捷運5號線荔灣區中山八路五層,島式站台,明挖2017.10.24
如意坊廣州捷運6號線黃沙大道與多寶路交叉路口四層,島式站台2017.10.24
石圍塘 廣州捷運22號 線(在建) 位於芳村大道中架空路南側四層,島式站台2017.10.9
芳村 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規劃) 荔灣區芳村大道與達江路交叉口 三層局部四層,島式站台2017.10.9
芳村大道東 芳村大道東東側,花蕾路以南,杏花大街以北 三層,島式站台2017-04-29
沙涌廣佛線沙涌南側的芳村大道東下四層,島式站台2017-04-29
鶴洞東佛山捷運11號線 (在建)芳村大道南道路下方,北面距鶴洞立交橋約50米三層兩跨,島式站台,明挖2016-09-29
南石路海珠區南石路東側,廣紙路西側站廳明挖326m,暗挖276m2017-02-28
燕崗廣佛線工業大道與廣紙路交界三層島式車站,明挖2017-03-15
江泰路廣州捷運2號線江南大道與規劃江泰路交叉口西側三層,明挖2017.9.30
五鳳廣州捷運10號線(在建)四層,島式站台2017.11.30
逸景路逸景路與華盛南路丁字路口西側二層(局部3層)島式站台2017.11.28
上涌公園廣州大道與新滘路交叉口西北側的上涌公園內三層島式站台2017.9.17
大塘廣州捷運3號線新滘中路、海珠湖公園北側三層島式車站2017.10.24
石榴崗廣州捷運18號線(在建)新滘中路、海珠濕地公園北側明挖順做法施工2017.11.29
赤沙滘廣州捷運12號線(在建)新滘東路與赤沙涌交匯處東側雙島四線同台平行,明挖2017.10.25
琶洲廣州捷運8號線新港東路與會展東路交叉口西北側三層島式站台+城軌車站2017.9.17
員村 廣州捷運5號線 天河區 石東街與員村二橫路交叉口,現狀五號線員村站南側 地底島式月台 2013年9月15日
天河公園 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 黃埔大道和天府路口東北側,天河公園西南角 地底雙島式站台 2013年9月15日
華景路廣州捷運19號線(規劃)華景路BRT站附近三層明暗挖結合2017.9.18
華師廣州捷運3號線天科路與五山路丁字口西側四層明暗挖結合2017.12.18
天河東天河北路與龍口西路交叉口東側主體兩層暗挖,外掛明挖2017.12.10
廣州東站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在建)廣州東站北側三層島式站台,明暗挖結合2017.9.18
沙河廣州捷運6號線先烈東路與廣州大道北路口位置三層,明挖站廳、暗挖站台2016-12-29

意義

廣州捷運11號線開通後,不僅會串聯起廣州五個行政區,還將連線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按照全長43 .2公里計算,環線繞一圈要一小時左右。該路線能串聯起廣州主要交通集散點,完善捷運線網結構,提升捷運服務水平。

廣州捷運11號線和廣州市整個放射型的捷運線網基本都有交匯,廣州市中心外圍的居民通過11號線能順利轉乘到其餘各條捷運線,彌補了不能享受市中心密集捷運線網的遺憾。並且,廣州捷運11號線還和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8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廣州捷運12號線、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和廣佛線換乘。

廣州捷運11號線的環線半徑比兩個舊方案都大,路線較多落在廣州市中心的外圍。這樣一來,大環線的轉乘效率可能會比小環線方案低,真正把白鵝潭和廣州市中軸線南段同時納入捷運線網。

由於石榴崗位於海珠區琶洲西部,廣州捷運11號線通過石榴崗則意味著,大環線將穿過海珠區南部,尤其會經過新中軸線南段。這將令海珠區南部龍潭、大塘、禾安圍、瑞寶、江泰路、燕崗一帶接入捷運線網。

規劃相關 規劃相關

市發改委的檔案列明廣州捷運八號線北延段將重走文化公園-白雲湖,這表示會把白鵝潭和芳村一帶的捷運線網留給「大環線」。「大環線」未來經過燕崗站後穿過珠江,進入芳村的第一個站是鶴洞大橋,然後是沙涌、芳村大道東、芳村、石圍塘,將從南往北貫通芳村。白鵝潭地區通過「大環線」和各條放射形捷運線串聯,有利於該地區全面享受捷運線網的便利。而把白鵝潭地區和新中軸線南部有機聯合在一起,也有利於這兩塊未來重點 發展區域的同步發展。

根據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鄔毅敏向市政協常委會匯報的廣佛同城工作的規劃圖,「大環線」和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8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廣州捷運12號線、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廣佛線都有交匯點。以白鵝潭的居民為例子,他們通過大環線,沿順時針方向就能依次轉乘到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8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廣州捷運12號線、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廣佛線,即單靠廣州捷運11號線就能走遍全城。

進度

2014年7月30日,「員村—天河公園」段兩站區間的線路已納入廣州捷運21號線工程先期實施,進度快於11號線,很可能會提前開通。

2015年7月7日,廣州首條捷運「環線」十一號線工可報告日前獲批,路線全長約43.2公里,設32座車站,其中19座換乘站,採用8節A型車編組,開通後的初期客流量預計超過120萬人次。

2015年11月27日,記者從廣州市國資委了解到,捷運11號線擬於月底召開徵地拆遷及管線遷改動員大會,力爭2016年上半年完成拆遷,下半年開始動工建設。

2016年9月28日,鶴洞東站正式動工,車站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南道路下方,北面距鶴洞立交橋約50米,鶴洞東站可以與佛山捷運11號線轉乘,是廣州捷運十一號線第三個動工建設的車站,員村站、天河公園站已經與21號線同期動工建設。

2017年4月29日,捷運十一號線沙涌站、芳村大道東站土建工程全面動工。

特點

43.2 公里路線全走地底下

據了解,十一號線全長43.2公里,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它起於新滘東路,經琶洲會展中心、員村、天河公園、華師、廣州東站、雲台花園、廣州火車站、流花湖公園、荔灣湖公園、芳村、廣州造船廠、逸景路,之後沿新滘路閉合形成環線。路線穿越廣州市主城區,串聯廣州市天河區、白雲區、越秀區、荔灣區和海珠區,連線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與廣州軌道交通多條線路均有換乘。

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在原城市空間的「東進、西聯、南拓、北優」的基礎上增加「中調」發展戰略。而十一號線則串接了琶洲、廣州東站、火車站、白鵝潭等四大樞紐,連線了天河、白雲、越秀、荔灣、海珠等中心區,同時通過琶洲員村、南中軸、白鵝潭等近期重點發展區域,增加了廣州重點建設地區的交通覆蓋,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總體規劃的中調發展戰略。

19座換乘站冠絕所有線路

據捷運公司介紹,由於十一號線是「環線」,因此全線共設32座車站,其中有20座為換乘站,與廣州軌道交通廣州捷運1號線、廣州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5號線、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8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廣州捷運12號線、廣州捷運13號線、廣州捷運14號線、廣州捷運18號線、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21號線、廣佛線換乘,可以說,轉車站的數量冠絕目前已有及在建的所有線路。這19座換乘站包括:赤沙滘、琶洲、員村、天河公園、華景路、華師、廣州東站、沙河、廣園新村、廣州火車站、彩虹橋、中山八、如意坊、石圍塘、芳村、沙涌、燕崗、江泰路、五鳳、大塘。

由於十一號線行經多箇中心城區,而且有20座換乘站與多條線路換乘,根據客流預測,該線路開通後的初期客流量將超過120萬人次,超過80%為換乘客流量。因此,從各方面綜合考慮,十一號線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將採用8節A型車編組的,運能富裕度和乘客舒適度適中,能夠較好地適應本線客流。

環境

避讓白雲山和海珠濕地

在早前十一號線環評公示時,部分區段需要穿越白雲山底和靠近海珠濕地公園,曾引起社會熱議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此,規劃部門和捷運公司專門對多個方案進行了反覆論證,最終決定調整線路,避讓白雲山和海珠濕地公園,以最大限度保護廣州市兩大重要的生態區。

捷運公司介紹,根據前期現場踏勘,十一號線線路條件和地下結構工程控制因素十分複雜,側穿及下穿建築群基礎107處,其中57處區間隧道與樓房樁基衝突,同時9次穿越鐵路,12次下穿高架橋,3次穿越珠江,8次穿越既有捷運路線,工程實施風險、拆遷規模和難度大。為此,捷運方面將借鑑已建線的岩溶處理經驗,加強地質勘察,調整縱斷面深度,減少地面建築及隧道施工的工程風險,儘早與鐵路部門協調,確定穿越鐵路地段的工程措施,嚴格控制沉降。另外,捷運公司還將根據敏感點與路線的距離和振動超標量等指標,分段對隧道增加各種減振設施,確保各敏感點環境振動影響均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

保護白雲山

在環境方面,由於廣州捷運11號線需要經過白雲山和海珠濕地公園而備受關注。

繞道原現計畫示意圖 繞道原現計畫示意圖

根據工程設計方案,捷運11號線白雲山段主要沿廣園路建設,並於廣園路-麓湖路路口設雲台花園站。線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白雲山部分範圍,涉及範圍約1574米,主要沿廣園路建設,在廣園路-麓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穿越麓湖景區東北角範圍,穿越長度為429米,於廣園路-麓湖路口處,沿廣園路南側設雲台花園站。為了避免對白雲山造成影響,線路調整後將使雲台花園站的位置從原雲台花園正門向南移150米到廣園路上。

保護海珠濕地公園

捷運11號線還將穿過海珠濕地公園北端新滘路下方,距離海珠濕地公園約為30米,也就是石榴崗站。環評認為,該站靠近海珠濕地公園,通過合理的景觀設計,可以將捷運車站與海珠濕地公園融為一體,避免了捷運工程對海珠濕地公園的景觀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