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後村遺址

廟後村遺址

新石器時期的村落遺址,位於韓城老城東南廟後新村。萊山廟後村挖出夏代聚落壕溝 4500年前文物出土。

基本信息

簡介

新石器時期的村落遺址,位於韓城老城東南廟後新村。遺址面積達24000平方米,堆積分3層總厚5米。  遺址已出土陶器23件,石器28件,骨器20件和部分獸骨、紅燒土。成形器物有雙耳、小口、細短頸瓶一,單耳、臌腹、尖底、刻刺紋陶瓶一,紅陶缽一,夾沙紅陶杯四,紅陶盆一,灰陶瓷棺一(棺 內有小孩碎骨)。石器有石斧、石鐮、磨盤、磨棒,磨盤四處有穀物和粉末粘附。出土的骨器有鏟、錐、針、魚鉤和骨刀。全部骨器形體均小,然製作精細。

相關資料

萊山廟後村挖出夏代聚落壕溝 4500年前文物出土

市博物館考古隊對萊山區初家街道廟後村夏代聚落遺址的搶救性發掘,暫時告一段落。此次發掘,首次發現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間,龍山文化時期和岳石文化時期的聚落壕溝等一批珍貴遺址和文物。

萊山區初家街道廟後村有一處勘探面積多達2萬多平方米的夏代居住遺址。為了配合舊村改造,市博物館考古人員通過試掘、勘探,對該遺址文化堆積比較豐富的A、B、C3個區域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B區勘探開掘的6個探方,既發現了龍山文化時期的大型窖穴、房址,也出土了龍山文化時期的陶鼎、陶盆、陶罐和岳石文化時期的尊形器、陶甗、石刀、石鏟、骨針、骨錐等實物。

在發掘當中,考古人員發現,圍著整個聚落遺址修有一條長達千米的壕溝,有關專家初步判定這是當時該聚落的防禦設施,這種設施在膠東考古中屬首次發現,對膠東地區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時期的聚落考古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韓城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韓城素有“文史之鄉”和“關中文物最韓城”之美譽,是中國史學家、文學家、世界文化名人司馬遷的故鄉,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遊城市。
景點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墓;司馬遷祠;韓城文廟;党家村古民居;黃河龍門古渡;龍門風景名勝區;廟後村遺址;魏長城遺址;禹門洞穴遺址;朝陽洞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洞石窟;合陽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洽川風景名勝區;韓城市博物館;黃龍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