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馬鮫

康氏馬鮫

康氏馬鮫(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為鯖科馬鮫屬的魚類,俗名馬鮫,閩南語稱土魠魚、頭魠魚。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南部等海域,屬於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Animalia

康氏馬鮫
康氏馬鮫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科: 鯖科Scombridae
屬: 馬鮫屬Scomberomorus
種: 康氏馬鮫S.commerson

簡介

康氏馬鮫(學名:Scomberomoruscommerson)為鯖科馬鮫屬的魚類,俗名馬鮫,閩南語稱土魠魚、頭魠魚。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南部等海域,屬於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俗稱康氏鮁、康氏馬鮁、馬鮫、竹筒鮫。硬骨魚綱、鱸形目、鯖科。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魚類。

形態特徵

康氏馬鮫
康氏馬鮫
體延長,稍側扁,呈紡錘形,最大體高在第2背鰭起點,垂直向下至腹緣。頭長大於體高,吻端尖。口大,前位,稍斜裂。上下頜等長。兩頜齒均大而尖銳,下頜外行齒具鋸齒狀小缺刻。眼較小,側位;眼間隔寬而突起,寬約為眼徑的2.5倍。鰓孔大。尾柄細,近圓形,長大於叉長的1/3;兩側各有3條隆起脊,中央1條較長而凸。背鰭2個,稍分離。第1背鰭始於胸鰭基部稍後背上,由15根鰭棘組成,基底長,棘自前向後漸短;第2背鰭基底短,鰭條前長後短,末基後方有9—11個獨立小鰭。胸鰭較小,側中位,鰭條向下漸短。腹鰭小,位於胸鰭末基下方,有1棘。臀鰭與第2背鰭相似,起點位於第2背鰭起點稍後下方,末基後方有8—10個獨立小鰭。尾鰭深叉形。體被細小圓鱗。有側線,在第2背鰭後下方極向下彎曲,然後較平直向尾部延伸。體背部藍灰色,體側有許多不規則暗色粗橫紋,下側較明顯,腹部灰白色。背鰭、胸鰭和尾鰭灰藍色。腹鰭和臀鰭黃白色。[2]
個體較大,大者體長可達2米以上。棲息南海水域,東海可見洄游群體。一般很少游入沿岸水域,產卵後喜小群活動。秋季黃海北部偶爾可見少數洄游魚群。主要食物為魚類。雄性1齡,雌性2齡,均可達性成熟。南海生殖期1—3月,東海生殖期6—8月。主要分布於南海、東海,黃海偶爾可見。常用底拖網、流刺網及釣漁具捕撈。肉味較好,可鮮食,亦可加工鹹乾品和罐頭食品。肝不宜食用,防止中毒,但可提取魚肝油。《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規定為重點保護對象,可捕標準以達到性成熟為原則。
背鰭ⅩⅥ,15—16,小鰭9—10;臀鰭16—17,小鰭9—10;胸鰭22;腹鰭Ⅰ-5;尾鰭20。鰓耙3枚。叉長230—780mm:叉長為體高4.8—6.2倍;為頭長3.9—5.2倍。頭長為吻長2.5—2.9倍;為眼徑5.7—7.7倍。體延長,稍側扁。尾柄細,每側各有3條隆起嵴,中央嵴較長而高。頭中大,頭長長於體高。吻尖長。眼中等大。口大,前位。上下頜等長。兩頜各有一行強大牙,牙兩側有鋸齒緣。鰓孔寬大。鰓耙小,結節狀。體被細小圓鱗。側線鱗較大。腹側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在第二背鰭後基下方後驟向下彎折,折向腹側再呈波紋狀伸達尾基。背鰭2個,稍分離。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相對。後方各有9—10個小鰭。頭背部及體側青灰色,腹部銀灰色。體側有若干條不規則灰黑色橫帶。橫帶有時不明顯,幼魚時部分橫帶中斷成斑點。第一背鰭灰黑色,其餘鰭較淺色。暖水性近海中上層魚類。游泳敏捷,性兇猛,成群捕食小型魚類和甲殼類。

生態

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
康氏馬鮫
康氏馬鮫
性兇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台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海域產量最多。

漁業利用

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55,000-75,000公噸。煎食、煮味噌湯或加工成魚羹皆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