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

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

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是指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間分布結構的演變趨勢及其原因的學說,由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茲在1941年的著作《國民收入及其構成》中就闡述了國民收入與產業結構間的重要聯繫。他通過對大量歷史經濟資料的研究得出重要結論而提出。

簡介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GNP之父”西蒙·庫茲涅茨從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布入手,對伴隨經濟成長中的產業結構變化作了深入的研究。結論是:(1)農業部門實現的國民收入,隨著年代的延續,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農業勞動力在總勞動力中的比重均不斷下降;(2)工業部門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大體上是上升的,然而,如果綜合各國的情況看,則工業部門中勞動力的相對比重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3)服務部門的勞動力相對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卻並不必須與勞動力的相對比重的上升趨勢同步,綜合起來看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

原因分析

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服務業

庫茲涅茲認為引起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間變動的原因主要有:(1)導致農業部門的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相對比重趨於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由農產品的需求特性所引起的低收入彈性,即農產品為最終生活必需品,當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並不隨著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這樣就使農產品需求的收入彈性下降。使農產品在價格和獲取附加價值上處於不利地位。農業實現的國民收入份額便趨於減少。

二是第一、二次產業之間技術進步的差異性。農業生產技術進步比工業困難,農業投資受“報酬遞減”的限制。而工業投資則因技術進步而“報酬遞增”。

三是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農業國民收入相對比重的降低都必然引起農業勞動力相對比重的下降。

(2)工業部門國民收入相對比重上升、勞動力相對比重大體不變的原因在於不僅消費結構的變化使工業的收入彈性處於有利地位。而且國民收入中用於投資的增長亦在不斷擴大工業市場,整個國民收入的支出結構的演變都導致了工業的高收入彈性,使工業實現的國民收入相對比重上升;隨著工業技術進步,原有工業部門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排斥自身的勞動力,而工業部門內行業的擴張和增加又吸收勞動力,兩相抵消!勞動力的相對比重趨於穩定。

(3)服務部勞動力相對比重上升、國民收入相對比重微升的原因是:“服務”這種商品比農產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彈性,加之第三次產業中許多行業具有勞動力和資本容易進入,產業內部競爭激烈,使“服務”這一商品相對於工業品在價格上處於劣勢,服務部門實現的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難以上升。庫茲涅茲根據對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的分析比較中得出如下結論:不已開發國家的第一次產業和第二次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相對國民收入)的差距比已開發國家要大。不已開發國家多為農業國,已開發國家多為工業國。窮國要從窮變富,必須發展非農業部門。

發展

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工業

從理論上看,三次產業結構理論的建立與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並創新的過程。

三次產業的分類
產業分類是建立產業結構概念和進行產業結構研究的基礎。三次產業的分類方法是西方學者進行產業結構研究的最重要的分類方法之一。三次產業的分類方法的提出和套用,使產業結構的理論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

三次產業分類的主要原則,是把全部經濟活動按照經濟活動的客觀序列與內在聯繫,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這是歐美日本和前蘇聯等工業已開發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產業分類法。中國於1985年也首次對1984年的第三產業作出了統計,國務院並轉發了國家統計局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①在總結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指出建立這種分類法的必要性和中國三次產業的劃分方法。

中國三次產業劃分的具體標準和範圍如下。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了上述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由於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範圍廣,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諮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三次產業分類法的確立,實際上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紐西蘭突塔哥大學教授希爾(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紀30年代初,費希爾研究認為,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並沒有窮盡全部經濟活動,於是,把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之外的所有其他經濟活動,統稱為第三產業。費希爾在當時的英國澳大利亞的經濟雜誌上發表了數篇論文,不僅提出了第三產業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產業的本質在於提供服務。1935年,費希爾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從世界經濟史的角度對三次產業分類方法進行了理論分析。認為:綜觀世界經濟史可以發現,人類生產活動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在初級生產階段,生產活動主要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迄今世界上許多地區還停留在這個階段上。第二階段是以工業生產大規模地迅速發展為標誌的,紡織、鋼鐵和其他製造業的商品生產為就業和投資提供了廣泛的機會。顯然,確定這個階段開始的確切時間是困難的,但是很明顯,英國是在18世紀末進入這個階段內……第三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大量的勞動和資本不是繼續流入初級生產和第二級生產中,而是流入旅遊、娛樂服務、文化藝術、保健、教育和科學、政府等活動中。處於初級階段生產的產業是第一產業,處於第二階段生產的產業是第二產業,處於第三階段生產的產業是第三產業。

費希爾雖然提出了三次產業的分類方法,但沒有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英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克拉克則在繼承費希爾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1940年出版的《經濟進步的條件》中,運用三次產業分類方法研究了經濟發展同產業結構化之間的關係的規律,從而拓展了產業結構理論的套用研究,使得三次產業分類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產業分類方法更多地是與克拉克的名字聯繫在一起。這種產業的分類方法又稱為克拉克產業分類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變化的經驗性學說。早在17世紀,西方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就已經發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中心將逐漸由有形財物的生產轉向無形的服務性生產1691年,威廉·配第根據當時英國的實際情況明確指出:工業往往比農業、商業往往比工業的利潤多得多。因此勞動力必然由農轉工,而後再由工轉商。英國經濟學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計量和比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業人口在三次產業中分布結構的變動趨勢後得出的。克拉克認為他的發現只是印證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觀點而已,故後人把克拉克的發現稱之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個國民經濟劃分為三個主要部門,即現在普遍稱作的三次產業:農業——第一產業;製造業——第二產業;服務業——第三產業。克拉克所說的農業除了包括種植業外,還包括畜牧業、狩獵業、漁業和林業。礦業被認為處在邊界線上。採礦業在經濟活動中分明是取自於自然的產業,理應劃入第一產業。但採礦業有更多的屬性近乎製造業。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經濟進步的條件》(第二版)時,將其劃入了第二產業。這個部門的特點是所有行業都直接地依賴於自然資源的使用。在技術不變的情況下,這個部門除少數例外,通常遵循報酬遞減規律。製造業被定義為:一個不直接使用自然資源,大批量連續生產可運輸產品的過程。這個定義排除了不可運輸產品(建築與公共工程)的生產和小規模的不連續過程(如手工縫衣或修鞋等)。製造業的基本性質是它的材料和產品娟必要即可遠距離地運輸,它要求有相當大的資本投資和高度的組織。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部門的生產具有報酬遞增的特點。第三部門由大量的不同活動所組成,克拉克把它們統稱為服務部門。這個部門包括建築、運輸與通信、商業與金融、專業服務(如教育、衛生、法律等)、公共行政與國防以及個人服務業等。服務業按照某種目的還可以區分為直接提供給最終購買者(消費者、投資者和政府)的服務,和被用來幫助其他生產過程的服務(如商品運輸、批發商業以及為商業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館提供等)。

克拉克在蒐集和整理若干國家的統計資料基礎上,進行了國際比較和時間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結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在經濟上變得更為先進,從事農業的人數相對於從事製造業的人數趨於下降,進而從事製造業的人數相對於服務業的人數趨於下降。”克拉克認為,勞動力在產業之間變化移動的原因是由經濟發展中各產業間的收入出現了相對差異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達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布狀況是:第一產業減少,第二、三產業將增加。這不僅可以從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時間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證,而且還可以從處於不同發展水平上國家在同一時點的橫斷面比較中得到類似的結論。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國家,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對來說越小,而第二、三產業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相對來說就越大;反之,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國家,農業勞動力所占比重相對越大,而第二、三產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相對越小。

克拉克對其本人總結的規律提出了兩點解釋,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關於需求因素,克拉克認為,“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顯,對農產品的相對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對製造品的相對需求開始上升然後下降,而讓位於服務業。”進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務業限於對消費者的服務,那么,相對於其他產品,服務業不會表現出很高的邊際需求。但是,若把服務業擴大到包括為企業提供的服務,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結論:服務業的相對需求將是上升的。除了部門間需求差別外,部門間效率差別也是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觀點,不同部門存在不同的生產產率。製造業的人時實際產品差不多總是比同一個經濟中其他部門的人時實際產品以更大比例增長,因此,“製造品的一個靜止的相對需求將會導致該部門就業勞動力比例的下降。甚至當製造品相對需求增加時,人們仍然可以一般地預期,在長期該部門的就業勞動力比例是下降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除原始社會外也顯示了持續上升的趨勢,雖然通常沒有製造業勞動生產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產率與持續下降的相對需求結合在一起,必然導致農業勞動力比例持續下降。當然,服務業的效率也同樣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於社會經濟生活對服務業的各個部門的需求比生產率增加來得更為迅猛,因而服務業中勞動力的相對比例相應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認為,“經濟規律是從比較觀察中總結出來的,而不是從事先假定中演繹出來的”克拉克在其《經濟進步的條件》序言中明確指出:經濟學應當是建立在對經濟世界現實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礎上的科學。

克拉克對經濟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體現在其產業結構理論中有如下特點:(1)克拉克的產業結構研究採用了三次產業分類法,即把全部經濟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作為基本框架。(2)克拉克採用了勞動力這一指標來分析產業結構的演變。克拉克考察了經濟發展進程中勞動力在各產業中的分布狀況的變化。(3)克拉克通過分析若干國家在一定時間序列中所發生的變化,來探討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與一國產業結構演進之間的規律。(4)克拉克引用了最終需求的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以及勞動生產率勞動來規範經濟事實。因此,從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上看,克拉克所發現的規律,其理論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配第定理,即產業間收入相對差異的描述性規律現象;二是費希爾的三次產業分類法。

庫茲涅茲產業結構論相關書籍

2.庫茲涅茨法則
庫茲涅茨美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在西方經濟學界獲得“國民生產總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彆強調經驗統計對經濟學研究的意義。1971年,因在各國經濟成長的長期趨勢的結構分析方面的傑出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對產業結構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現代經濟成長:速率、結構與擴展》《各國的經濟成長:總產出和生產結構》等專著中。

庫茲涅茨在繼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從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之間的分布兩個方面,對伴隨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變化進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討了國民收入與勞動力在三次產業分布與變化趨勢之間的關係,從而深化了產業結構演變的動因方面的研究。

庫茲涅茨把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稱為農業部門(A部門)、工業部門(I部門)和服務業部門(S部門)。他認為:“分三個主要部門:農業及相關的漁業、林業和狩獵;工業——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水力電力、運輸業和通信;服務業——貿易、金融、不動產、動產、商業、仆傭、專業人員及政府。每個主要部門所包括的行業,在考慮原材料、生產性營運、最終產品及其行業間的區別特徵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廣義分類一樣,以上的狹義分類定有不同意見。”

庫茲涅茨認為,“在現代經濟成長過程中,人口和產值的高速增長總是伴隨著多種產業比重在總產出和所使用的生產性資源方面的明顯變動”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個國家的龐大數據基礎上,通過對國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產業之間分布結構的演變趨勢的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已開發國家的增長進程中,這些部門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淨值中所占份額的趨勢是類似的:A部門的份額顯著下降,從開初幾十年的40%以上降到近年來的10%以下,I部門的份額顯示上升,從開初幾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來的40%-50%,以及S部門的份額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終如一地上升……這些趨勢在按當年價格和按不變價格計算的份額數量中可看到……所有這些都由近年的按人口平均總產值中的部門份額間的截面聯繫進一步證實。”

“在已開發國家的增長進程中,A部門在勞動力中所占份額急速地下降,從開初的50%-60%水平下降到60年代初的10%以下到20%左右的水平。I部門份額則從開初水平的20%-40%,在大多數國家都上升到超過40%—但情況與產值份額的變動不同:I部門份額的上升與A部門份額的下降相關地來看,它並不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I部門在勞動力中所占份額的上升,或是低於S部門,或是大體相等。I部門在勞動力中所占份額的和緩上升主要是由於製造業份額的和緩上升,這同製造業在產值中所占份額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對照。接著的則是S部門份額的顯著上升,它抵消了A部門份額下降的大部分。如果說,產值結構的‘工業化’和部分地‘服務化’了。”②當然,“主要部門在勞動力中所占份額的趨勢與按人口平均產值及勞動力份額間近年來的截面聯繫是相一致的”③。庫茲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部門相對產值的概念,對部門I的產值與部門I的資源份額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定量分析。

令:T和TI分別為總產值和部門I的產值;O和OI分別為總資源和用於部門I的資源(勞動力、資本或兩者);為部門占總產值的比重;為部門I占總資源的比重。因此,如果這個部門占總產量的比重上升比例(ki)大於其中總資源的比重的上升(mi),相對於全國勞動生產率,這個部門勞動生產率上升;如果這個部門占總產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於其占資源比重的下降,也會有同樣的結果。當然,這個部門勞動生產率的絕對運動,也將依賴於全國單位資源產出率的變動(T/O)。

在多數國家農業部門占總資源(勞動力、資本或兩者)比重的相對下降幾乎與其占總產值比重的相對下降一致,那么ki/mi約為1。相對於全國的勞動生產率而言,這一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水平肯定保持著同一水平,因而,農業部門勞動率的增長速度肯定與整個經濟成長速度一致。同樣地,工業部門的情況證明,其占總資源的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總產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於ki/mi大於1,與整個經濟勞動生產率相比,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肯定會明顯地以高速上升。最後,事實表明,一些國家服務部門占總資源的比重相對上升得比其占總產量比重要快;且ki/mi小於1,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上升幅度,明顯地低於整個經濟勞動生產率的上升幅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