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君

府院君

府院君(朝鮮語:부원군)是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授予外戚和功臣的一種爵位稱號。受封對象為一等功臣和王妃的父親(即國王的丈人),為正一品,是異姓封君中等級最高者。府院君之名在高麗王朝後期即已出現,那時是專門給功臣的封號。建文三年(1401年,朝鮮太宗元年),朝鮮下令廢除公、侯、伯的封號,將義安公李和等宗親改封為府院大君,驪興伯閔霽等功臣改封為府院君,這是朝鮮王朝將功臣封為府院君之始。府院君的配偶有身份之別。

基本內容

府院君

(朝鮮語:부원군)是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授予外戚和

功臣

的一種爵位稱號。受封對象為一等功臣和王妃的父親(即國王的丈人),為正一品。

府院君之名在高麗王朝後期即已出現,那時是專門給功臣的封號。到了朝鮮王朝時期,府院君的封爵有所變化。建文三年(1401年,朝鮮太宗元年),朝鮮下令廢除公、侯、伯的封號,將義安公李和等宗親改封為府院大君,驪興伯閔霽等功臣改封為府院君,這是朝鮮王朝將功臣封為府院君之始。永樂十五年(1417年,太宗十七年)又規定將王妃的父親封為府院君,並在朝鮮世祖修《經國大典》時正式確定了這一項制度。到後來,受封府院君的功臣越來越少,一般被封府院君的人只有王妃的父親了。因此府院君又被稱為“國舅”,成了王妃父親的代名詞。

府院君的配偶有身份之別。功臣晉封府院君之配偶稱“貞敬夫人”,王妃之父封府院君之配偶稱“府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