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中國石家莊]

平山縣[中國石家莊]

平山縣春秋時為晉蒲邑,戰國時趙置番吾地, 隸屬於中山國。西漢置蒲吾縣,隋置房山縣,唐至德元年(756)改為平山縣。1945年分設平山、建屏2縣,1958年復並為平山縣。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西與全國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東臨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是國家批准的環京津、環渤海開放縣之一,是河北省石家莊地區轄縣,中國小水電試點縣之一。中國革命聖地──西柏坡所在地。平山縣2010年面積為2613平方公里,人口46萬,縣府駐平山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平山縣平山縣

平山縣轄12個鎮、11個鄉:平山鎮、東回舍鎮、溫塘鎮、南甸鎮、崗南鎮、古月鎮下槐鎮、孟家莊鎮、小覺鎮、蛟潭莊鎮、西柏坡鎮、下口鎮、西大吾鄉、上三汲鄉、兩河鄉、東王坡鄉、蘇家莊鄉、宅北鄉、北冶鄉、上觀音堂鄉、楊家橋鄉、營里鄉、合河口鄉

平山鎮 鎮政府駐育才街。面積96.5平方千米,人口6.30萬。轄2個社區居委會、63個村委會:橋東、橋西;東街、東關、北街、西街、南街、南關、王子、南賈壁、中賈壁、北賈壁、河村、高村、東莊、新安、川坊、鄭家莊、東水碾、勝佛、北石橋、北莊頭、蒲吾、西曲堤、北義羊、中義羊、南義羊、東曲堤、里莊、寺莊、東冶、孟堡、西水碾、西村莊、西莊、西石橋、南山坡、煙堡、南石橋、七畝、北西焦、南西焦、西義羊、東義羊、孟賢壁、沿莊、王母、李家莊、北白樓、南白樓、中白樓、洪子店、王平、北東黃泥、南澤營、北澤營、東崗上、楊西冶、丁西治、宋西冶、米西治、范西冶、劉家會、南東黃泥、孟家莊。

東回舍鎮 鎮政府駐孟耳莊村。面積98.2平方千米,人口3.45萬。轄37個村委會:東回舍、南望樓、窪里、南莊、東望樓、北望樓、張齊、王家莊、東部蘇、中部蘇、孟耳莊、封城、郜家莊、南坡莊、白塔坡、西回舍、郭蘇新升、西崗上、南水、北水、北溝、北西莊、河西、東蘇莊、西蘇莊、東莊、侯家莊、柴莊、屯頭、胡家莊、四角坑、張家莊、郭柏坡、洪子店、西黃泥、曹家莊。

溫塘鎮 鎮政府駐溫塘村。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2.05萬。轄43個村委會:溫塘、南羅圈、北羅圈、南岸、北岸、星宿溝、不開、南馬家、北馬冢、景家莊、馬舍口、台頭、米家莊、辛莊、白家樓、崔家溝、李家溝、樓半崗、邢家溝、焦家莊、新米峪、大陳莊、中陳莊、鹿台、康家村、石羊溝、溫西溝、後溝、板山、韓台、栲栳台、杜家溝、楊樹灣、南紅岸寨、北紅岸寨、白龍池、西黃泥、東馬舍口、 大米峪、小米峪、天井、水峪河、青楊樹。

南甸鎮 鎮政府駐南甸村。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2.16萬。轄37個村委會:南甸、坡頭、西焦坡、北焦坡、角家疃、夾峪、李立窩、康莊、齊家坎、南策城、邢家凹、東莊、北白雁、魏家院、北莊、史家莊、雁子頭、西楊莊、史白雁、吳白雁、耿白雁、蘇白雁、曹峪、江家河、榆林、新莊、黑母天、帕里、西相公莊、東相公莊、寒虎河、東楊莊、蓋家疃、寨上、南莊、水碾、新敖禿。

崗南鎮 鎮政府駐崗南村。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2.87萬。轄44個村委會:西崗南、東崗南、郭蘇、尚家灣、胡家咀、下奉良、上奉良、韓莊、專家溝、石盆峪、李家莊、三角村、霍賓台、霍北莊、霍南莊、紅草凹、冷泉、梁家窯、城子溝、西河溝、閻常峪、睢常峪、王常峪、懷常峪、紅土山、朱豪、霍西莊、東朱豪、紀家溝、馬疃、樓子澗、南石殿、武家莊、中石殿、王家窯、北石殿、馬灣、莊子河、古石 溝、吾羅、付家溝、史家溝、郭家莊、馬峪。

古月鎮 鎮政府駐中古月村。面積132.4平方千米,人口1.90萬。轄43個村委會:中古月、菜樹灣、閻溝、普陀庵、寺南坡、南下寨、大地、轉嘴、桃科、南胡、北胡、劉家溝、西馬舍口、北下寨、東洪子店、西洪子店、木棗園、白家莊、曹家莊、黑山日、沙溝、紫山、南杏園、北杏園、甘秋、觀南莊、玉皇閣、要子岩、石家莊、井溝、上三家店、樓灣、水峪、觀音堂、貓石、郄家莊、順子溝、下三家店、高 窪、王岸、冀家莊。

孟家莊鎮 鎮政府駐孟家莊村。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0.85萬。轄22個村委會:孟家莊、北坪、元坊、老墳、西白面紅、東白面紅、張家川、曹家莊、大嶺溝、下莊、上莊、葦地、上文都、土岸、木口、石板、六畝元、劉家灣、釣魚台、下寺、順草溝、六西岸。

小覺鎮 鎮政府駐小覺村。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1.87萬。轄41村委會:小黨、秘家會、三亮溝、康家莊、石占、郄家莊、莊窩、黃連溝、清水口、清水、王家岸、龍耳清、扶峪、橫嶺、北桃杏、南桃杏、蠶寨、灣子、西王莊、石盆溝、西盤石、南盤石、十里坪、東盤石、東王莊、莊溝、田家施、牛居、風山溝、西漂、東漂、前駝頭、石雞溝、回龍溝、下卸甲河、上卸甲河、鐵溝、占路崖、宋家口、宋家溝、後駝頭。

蛟潭莊鎮 鎮政府駐蛟潭莊村。面積143.8平方千米,人口1.80萬。轄32個村委會:蚊潭莊、寨北、北蒼蠅溝、土樓、李家岸、賈岸、黃家溝、攔道石、東棗園、下馬串、上馬串、營盤地、天花梁、東葦園、酉葦園、水渣溝、殺反溝、下龍窩、上龍窩、南蒼蠅溝、四道窪、木月、塔上、西大地、腔子、油文、碴馬、桑元口、種田、奶奶廟、太堡嶺、單岔溝。

平山縣平山縣公路網
下槐鎮 鎮政府駐長桑村。面積143.8平方千米,人口1.81萬:轄33個村委會:下槐、柏嶺、岳家溝、留命溝、李家溝、李家口、南文都、王家溝、秘家溝、唐家溝、東黃泥、下劉家坪、水渣、兩岔、上柳、下柳、寺溝、建都口、東蒼蠅溝、東岸、西岸、前古道、趙家莊、蠶寨、上劉家坪、羅家會、龐家鋪、下西峪、上西峪、長桑、西黃泥、西溝、馬窪。

西柏坡鎮 鎮政府駐西柏坡村。面積36.7平方千米,人口0.59萬。轄16個村委會:西柏坡、南莊、北莊、西溝、梁家溝、東柏坡、陳家峪、蓋家峪、 柏里、夾峪、霍家溝、講里、西坡、通家口、窯上、燕尾溝。

下口鎮 鎮政府駐下口村。面積121.6平方千米,人口0.87萬。轄20個村委會:下口、十八岩、蒿田、羊圈坪、車輻溝、梨元、泥里河、卷掌、槍風溝、石灘、盤裡、盤口、槐樹坪、辛莊、六嶺關、上瓦岔、下瓦岔、麻地、桑黃鋪、碾盤凹。

西大吾鄉 鄉政府駐西大吾村。面積40.6平方千米,人口2.13萬。轄23個村委會:西大吾、東小齊、西小齊、東李家莊、封許大齊、東柏坡、萬家莊、西李家莊、近常、東大吾、東沿興、夾峪、西沿興、田興、米家溝、邾坊、東榮、西榮、中榮、北榮、南榮村、冀家溝、王大齊。

東王坡鄉 鄉政府駐東王坡村。面積128.6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35個村委會:東王坡、西王坡、北策城、西生溝、屹旦頭、東生溝、孔家莊、安里、谷青炭、二青炭、賈青炭、織紡溝、桃林、冷泉、東營盤、海眼、灣子、寺家莊、下觀、王陳莊、閻莊、七星莊、觀青莊、生溝點、小河北、上莊、覺石院、下峪、上峪、轉角溝、迪山北、石圈、楊土溝、樊土溝、曹土溝。

兩河鄉 鄉政府駐兩河村。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1.83萬。轄16個村委會:西河、程口河、秘家岸、西洞、雜洞、西李坡、莊溝、東李坡、南白雁、胡家疃、蘆家莊、山北頭、山頭、蒲桃、王家莊、張楊、西嶽、東嶽、西廟頭、郭村、通家口、新水碾、胡村。

上三汲鄉 鄉政府駐上三汲村。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2.03萬。轄27個村委會:上三汲、張家廟、北白家岸、大康街、河渠、蒲北、坡底、穆家莊、趙家岸、康家、郎家、田營、東白家岸、棗窪、西金山、茹家莊、訪駕莊、川坊、后街、東廟頭、劉楊村、單楊村、下三汲、寺溝、 中七汲、南七汲、北七汲。

蘇家莊鄉 鄉政府駐蘇家莊村。面積60.1平方千米,人口1.28萬。轄15個村委會:蘇家莊、二道河、十里溝、韓丁、水峪、趙家莊、上東峪、下東峪、東紅嶺北、西紅嶺北、山門、亂泉、封家溝、侯家莊、封溝梁、張家莊、樹石。

宅北鄉 鄉政府駐宅北村。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1.28萬。轄20個村委會:宅北、泉水、碾盤溝、小北頭、大村、樓底、石古洞、吊里、石板、陳家院、指角溝、兩界峰、會口、王家灣、主投溝、北滾龍溝南滾龍溝、榆樹坪、南段峪、百草坪

北冶鄉 鄉政府駐北冶村。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1.83萬。轄39個村委會:北冶、河坊、下古道、上古道、土嶺、羅漢坪、下寨、西岸、柏樹灣、南治、東溝、梨樹灣、燕尾溝、燕尾莊、趙家溝、大橋、望南峪、米家莊、官道峪、車輻安、扶峪、杜家莊、柏樹莊、砸杜、唐家會、西灣、木盤、下灘、二家清、井子峪、莊旺、黃安、汽油水、獅子坪、七里坪、科舉、塔崖、清風、惡石。

營里鄉 鄉政府駐營里村。面積235平方千米,人口1.96萬。轄34個村委會:南下莊、東坪、脈道嶺、白家口、西七里河、東七里河、三岔、萬里、板橋口、鵓鴿崖、皂戶地、西下莊、牡羊關、南關、石槽、黑山關、青里、瓦房頭、宋家窯、桃元、水磨頭、桑林口、古都、石榴溝、沙窪、殺虎、象角、賀林溝、神堂關、高山寨、梨樹坪、西沙嶺、東沙嶺。

平山縣平山縣美麗風景
楊家橋鄉 鄉政府駐楊家橋村。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1.00萬。轄28個村委會:楊家橋、東方齊、河西頭、陳家、溝掌、水關、大莊、大坪、猴刎、四里舖、大柳樹、店頭、古道、林峪、老墳溝、王家峪、牡羊口、羊圈垴、前灣、南營、康莊、南莊、工上、雞石、嶺東、講里、九里舖。

上觀音堂鄉 鄉政府駐上觀音堂村。面積113.6平方千米,人口0.52萬。轄21個村委會:上觀音堂、柏山、下觀音堂、胡塔溝、柏葉溝、胡塔梁、了魚溝、西沙坪、李台、磨子溝、下盤松、上盤松、古榆樹、駱駝安、麻地溝、羅萬、陳卜溝、秋卜洞、邢家灣、花木、大坪。

合河口鄉 鄉政府駐合河口。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0.62萬。轄21個村委會:合河口、柏枝會、陡嶺、桃紅溝、外大河、里大河、常峪、杏樹灣、郝家窪、松坪、羊道嶺、楊家莊、王家坪、龍耳清、桂林、坪嶺、木廠、中台山、前大地、沿道溝、十西溝。

歷史沿革

平山縣平山縣旅遊資源
唐堯之世平山屬冀州地,虞舜之際屬并州地,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鼎立屬常山郡,隋代初屬恆山郡,後屬房山郡,唐代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縣。
2000年,平山縣轄10個鎮、13個鄉:平山鎮、東回舍鎮、南甸鎮、崗南鎮、溫塘鎮、小覺鎮、古月鎮、孟家莊鎮、下槐鎮、蛟潭莊鎮、大吾鄉、兩河鄉、王坡鄉、上三汲鄉、蘇家莊鄉、宅北鄉、西柏坡鄉、下口鄉、北冶鄉、上觀音堂鄉、楊家橋鄉、營里鄉、合河口鄉。總人口444084人,各鄉鎮人口: 平山鎮 97949 東回舍鎮 35766 溫塘鎮 20865 南甸鎮 21634 崗南鎮 29382 中古月鎮 20969 下槐鎮 17073 孟家莊鎮 7799 小覺鎮 18080 蛟潭莊鎮 8203 西大吾鄉 20204 上三汲鄉 21841 兩河鄉 18844 東王坡鄉 21472 蘇家莊鄉 7968 宅北鄉 12500 西柏坡鄉 5993 北冶鄉 18177 下口鄉 8713 上觀音堂鄉 5220 楊家橋鄉 9191 營里鄉 10557 合河口鄉 568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底,平山縣面積2648平方千米,人口43.57萬。轄12個鎮、11個鄉,2個社區居委會、717個村委會。縣政府駐平山鎮冶河西路13號。

革命歷史

平山縣平山縣紀念碑
平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領導機關曾駐平山。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移駐平山縣西柏坡,在北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和具有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成為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

戰爭時期,平山人民踴躍支前,參軍參戰,4300名平山兒女為國捐軀。平山縣被晉察冀邊區譽為抗日模範縣,下盤松村婦救會主任冠秀被授予“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

在國家建設時期,平山人民顧全大局,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為使滹沱河下遊人民免受洪澇災害,奉獻良田13萬畝,在境內修建了崗南、黃壁莊兩座大型水庫。平山縣由於西柏坡的特殊地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平山老區人民以顧全大局、勇於奉獻的精神,贏得社會各界的讚譽、信任和支持。

自然資源

平山縣平山縣革命遺址
平山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14℃,年平均溫度62%,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2750小時,日照率為60%,全年無霜期130—190天。

平山縣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三大資源:礦產資源初步探明境內有鐵礦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矽線石、矽石、金銀礦、礦泉水等待9種礦藏,總儲量60億立方米,120億噸,其中鐵礦石儲量1億噸,石灰石20億立方米,石材20億立方米,特別是花崗岩、大理石品種豐富,共有20多個花色品種,品種之多,材質之好,在太行山區首屈一指。

旅遊資源境內有四大景區、五個名勝、六大古蹟,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溫泉等自然景點100餘處,是河北省綜合性旅遊大縣。西柏坡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聖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桂山鍾靈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稱,中山國都城遺址中山國王墓,距今兩千多年,歷史悠久。

避署勝地駝梁臨近佛教聖地五台山,主峰海拔2281米,原始森林保護完好,自然風光秀美,被稱為太行山上的綠寶石,是休閒度假的理想去處。綠色食品資源平山縣是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飲用水源保護地,中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全縣宜林山場面積232萬畝,宜牧山場面積120萬畝,可利用的養殖水面10萬畝 ,占河北省淡水養殖水面積的七分之一。核桃、花椒、紅棗、柿子、藥材、食用菌、油葵、土豆、牛、羊、兔、甲魚、銀魚、羅非魚等農副產品品種多,產量大,無污染,品質好,核桃、花椒、紅棗、柿子等土特產品,產量和品質在河北省、中國名列前矛。

基礎條件

平山縣平山縣老工業
平山縣東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距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5 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距石家莊機場50公里。境內出省路7條,國省道4條,總里程1630公里,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捷。朔黃鐵路途經平山80公里,建有7個車站,2000 年正式建成通車。國家重點項目西柏坡電廠建在平山城東,裝機總容量240萬千瓦,一二期工程式20萬千瓦已併網發電,縣內擁有22萬伏變電站1座,11萬伏變電站兩座,3.5 萬伏變電站10 座。共有小水電18 座,年發電3500KWH,已建成雙迴路供電網路,電力供應充足,安全可靠。平山通訊設施先進,程控交換機容量達10萬門以上,建有數字移動基站60 個,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光纜化,開通了Intenet網。電話網、移動通信網、無線尋呼網覆蓋全縣。

經濟發展

(圖)平山縣平山縣政府

改革開放以來,平山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平山縣工業獨具特色,已經形成了以建材、冶金、陶瓷、化工、輕紡、機械產業為主體。布局比較合理的綜合性結構,各類工業品達到200多種。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縣鄉個體工業企業發展到了如指掌00多家。規劃建設了縣城、回舍、下口等各具特色、功能齊全、基礎設施配套的工業小區,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工業開發格局。經國務院批准,平山被列為對外國人開放地區,擁有外貿直接進山口權。平山縣是國務院確定的山區綜合開發試點縣之一。具有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和畜牧業發展基礎,盛產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近年先後形成了紅薯脯、果品和食用菌等生產、加工專業村,建成了八大種植基地、八大林果基地、四大畜禽基地、四大水產品基地,總面積達40餘萬畝。建立了食品、飲料、畜禽、屠宰等四大農副產品深度開發系列。農業正在向基地化、商品化、產業化發展。圍繞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大景點和配套工程建設,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形成了全社會辦旅遊的良好趨勢。年接待中外遊客150萬人次。科技、教育、社會事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平山縣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以綠色食品、礦產開放和旅遊業為重點的三大特色產業蓬勃興起。全縣財政收入超億元,綜合縣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數十年的建設使平山投資環境日臻完善,華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西柏坡電廠建在平山境內,西煤東運的大通道朔黃鐵路縱貫全縣,形成了交通發達、電力充足、通訊便捷、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對外開放格局。

發展方向

規劃範圍

平山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範圍為行政轄區,總面積2648km2。
預測2010年,全縣總人口48.5萬人;2020年,全縣總人口51.5萬人。
本次規劃是充分發揮平山縣的旅遊資源和農林牧漁業資源優勢,堅持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實施交通帶動和科教興縣戰略,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特色工農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前提下提出來的,規劃的遠景目標是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西柏坡市
結合城區的自然條件和重要設施的分布情況,規劃將平山鎮、東回舍鎮、三汲鄉、兩河鄉、大吾鄉、蘇家莊鄉、崗南鎮、溫塘鎮、西柏坡鎮、古月鎮、下槐鎮的全部及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平山部分)等劃入縣城規劃區;規劃區界定面積約計960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6.3%。
規劃將平山鎮、東回舍鎮納入縣城城區,其中主城區為現狀縣城,規劃為東區;東回舍鎮為西區。其中,本次規劃確定平山縣城主城區總體規劃的規劃範圍包括:北起王母村南,南到西義羊村北,東到北義羊村東,西到中白樓村西,規劃區總面積約50.50km2,占全縣總面積的1.91%。到2010年縣城人口發展為10.75萬人,用地12.7平方公里,近期人口18萬人,用地26平方公里。

一城三區

為加強對縣城建設區外空間環境的巨觀調控,進一步引導縣城在本規劃期以後的合理髮展,通過對平山縣城周邊各鄉鎮與縣城的交通、產業聯繫及區位條件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規劃遠景在本期規劃的基礎上,將溫塘、西柏坡和南甸納入城市規劃管理範圍,和縣城一起構築平山縣城城市組群。合理安排產業布局,科學劃分城市功能區;通過職能、產業的統籌安排,形成“一城三區”的城市發展格局。即以縣城(含主城區和回舍區)為核心,發展溫塘、西柏坡、南甸三個城市功能組團,構築“城市功能分區明確、組團結構合理、青山碧水環擁、綠色空間相隔、城市幹道相連”的城市組群。
縣城包括主城區和回舍區,是全縣的政治、金融、文化、信息中心。依託交通、區位及自然環境優勢,立足電力、建材和輕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形成一個集生活、貿易、生產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功能組團,實現文化產業發展與城市品位的提升。
三個功能區分別承擔部分城市職能,整體布局,各具特色,功能互補,協調發展。
溫塘:河北省重要的休療養基地,縣域旅遊服務中心區,以發展休療養和旅遊服務為主的服務性功能組團。主要承擔縣城的旅遊服務職能。
西柏坡: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發展紅色旅遊為主的旅遊性功能組團。主要承擔縣城的旅遊職能。
南甸:全縣的工業基地,以發展二、三類工業為主的生產性功能區。主要承擔縣城的生產職能。
平山縣城市組群為“一城三區”分散組團式空間布局,各組團之間利用自然河流、山體及一定寬度的農田保護區等形成綠色隔離空間,在各組團內部充分保留河塘水面和山丘林地,增加城區內的開敞空間,使之與外圍大環境相連通,形成“青山環繞、碧水相依、綠廊相隔”的綠化格局。

道路規劃

規劃主城區與各區之間建有至少兩條連線道路,主要為國道、省道、城市環路和主幹道的延伸線,能將各區至主城區的交通直接引至中心區的邊緣。
回舍區與主城區的交通聯繫道路有現狀石閆公路、改建石閆公路、南環路以及冶河路西延線。溫塘區與主城區的交通聯繫有石閆公路、南環路。西柏坡區與主城區的交通聯繫有207國道、平涉公路、石閆公路及跨崗南水庫架橋連線西柏坡與溫塘區的快速路。南甸區與主城區的交通聯繫有平涉路和陳孟路。以及貫穿城市中心區的柏坡路、冶河路及南環將"一城三區"快速、便捷地聯繫在一起。

社會事業

飲食

建國前,以玉米小米雜糧為主食。建國後生活提高。50、60年代主食仍以玉米面小米麵為主。70、80年代,吃白面較為普遍,炒菜也多起來。白麵製品以饅頭為主。烙餅、麵條、餃子、餡餅兼而有之,玉米、小米、紅薯只起調節生活作用。縣境東半部水源豐富,產有水稻,多吃米飯。西半部多用小米換大米、白面。
小吃
煎餅:圓形,呈薄狀,可做湯用。街頭小吃有“煎餅果子”
粘糕:春節時各家各戶均蒸此食品。
扒糕:切成小塊加蒜吃。
涼粉:加醋調味,夏天吃。
苦累:用酸蒜調吃。
茶麵:多冬季或春節期間使用。
絲糕:也叫:黃子,味鮮美,易消化

著名人物

曹火星

曹火星(1924-1999),1999年4月16日,為人民創作了1600多首歌曲的曹火星,生命的鏇律停止了躍動,他走完了火星閃耀的一生。就在去世前的幾天,曹火星還在病床上譜寫一首紀念新中國50華誕的歌曲《啊,我叫中國!》。

戎冠秀

戎冠秀(1896-1989),平山縣下盤松村人。198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向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去唁電,唁電指出,戎冠秀同志是愛國擁軍的一面旗幟,她的逝世,使子弟兵失去了一位好“母親”。

王昭

王昭(1917-1970),化名張名權、張若冰。河北平山人。1970年2月12日,飽受摧殘的王昭被迫害致死在獄中,年僅53歲。1979年12月黨中央決定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栗再溫

栗再溫(1908-1967),河北平山縣杜家莊南溝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平山縣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

李夢華

李夢華(1922-2010),河北平山人。曾任國家體委主任、黨組書記。1984年7月,李夢華同志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健兒勇奪15枚金牌,實現了我國參加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了具有歷史性的重大成就。

栗戰書

栗戰書(1950-),河北平山人。歷任黑龍江省省長、貴州省委書記。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委員。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曹清

曹清(1952-),河北平山人。歷任葉劍英元帥衛士、中央警衛局副局長。現任任中央警衛局局長(少將)。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張建平

張建平(1953-),河北平山人。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秦文貴

秦文貴(1961-),河北平山人。2009年9月10日,與王進喜、王啟民等中國石油3名英模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