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統治

幕府統治

簡介1221年,京都朝廷的後鳥羽上皇趁機發動了討伐北條氏的戰爭,史稱‘‘承久之亂’’。 ‘‘承久之亂’’爆發後,北條氏組織幕府武士予以反擊,攻進京都。 由北條氏一族及三善氏和大江等11名有勢力的武士參加,協商決定幕府重要政務。

百科名片

日本鎌倉慕府建立後,全國各地庒園為幕府的武士所控制,致使皇室經濟收入銳減,從而加深了皇室與幕府間的予盾。
承久之亂

1199年,鎌倉幕府(1185-1333)源賴朝將軍死後,幕府上層統治者中不斷發生爭奪權力的流血內訌,結果是源氏外戚北條掌握了幕府的政治和和軍事大權。

簡介

1221年,京都朝廷的後鳥羽上皇趁機發動了討伐北條氏的戰爭,史稱‘‘承久之亂’’。‘‘承久之亂’’爆發後,北條氏組織幕府武士予以反擊,攻進京都。幕府將後鳥羽上皇流放到隱岐島,士御門上皇被流放到士佐(今天日本高知縣)順德上皇被流放到佐渡島,年僅4歲的仲恭天皇也被 幽禁起來。北條氏另立堀河天皇,並在京都六波羅專門設立監視皇室的長官,又設收有關領地交慕府武士管理。此後上皇喪失實權,幕府勢力伸展到關西地區。1225年,設定‘‘評定眾’’, 由北條氏一族及三善氏和大江等11名有勢力的武士參加,協商決定幕府重要政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