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氏盤足龍

師氏盤足龍

瑞典的考察者Zdansky在寧家溝挖掘到二具不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骼。運送到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由Wiman做究。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是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蜥腳次亞目(Sauropoda),(Euhelopodinae),盤足龍屬(Euhelopus)的一個種。近來對南方岡瓦納大陸和我國發現的巨龍形類,特別是一些巨龍類的研究徹底掃除了比如“蜥腳類進入白堊紀後逐漸被鳥臀類取代並滅絕”等人們過去對蜥腳類的一系列錯誤認識,我們現在知道不僅僅是巨龍形類,在白堊紀還有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和叉背龍科(Dicraeosauridae)等很多其他的蜥腳類恐龍,而且它們一直是南方岡瓦納大陸最主要的植食動物,並且其中一部分甚至可能侵入或者起源於北方勞亞大陸,和鳥臀類競爭。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恐龍名稱: 師氏盤足龍

恐龍體重: 不詳

生存年代: 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 中國

辨認要決: 足像圓盤

恐龍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盤足龍亞科

檔案

學名:Euhelopus zdanskyi

科名:盤足龍亞科

目名:蜥腳形亞目

屬名:盤足龍屬

發現歷史

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巨龍形類恐龍是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同時這還是在我國發現的第一隻蜥腳類恐龍,早在1921年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Otto Zdansky,1894—1988)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學家維曼(Prof Carl Wiman,1867—1944)的建議下前往中國,在中國他有許多重大的發現,比如:著名的古中華虎(Panthera palaeosinensis or "Felis (Panthera)" palaeosinensis),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 or "Sinanthropus pekinensis")以及三趾馬動物群等都是他發現的;在1922年到1923年師丹斯基和我國地質學家譚錫疇在山東省蒙陰縣寧家溝的上侏羅統或下白堊統的蒙陰組(Meng-Yin Formation)地層發現並挖掘了一些恐龍化石,其中包括獸腳類牙齒和劍龍類的骨板,同時還有兩具不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骼,師丹斯基把自己發現的大部分化石都送到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由維曼研究,這兩具蜥腳類恐龍骨骼也是一樣

維曼在仔細研究了師丹斯基送來化石後將它們命名為"Helopus" zdanskyi,屬名“Helopus”是希臘語“濕地的腳”的意思,而種名“zdanskyi”是紀念師丹斯基發現了這種恐龍;不過在1956年羅默(Alfred Sherwood Romer,1894—1973)發現一屬鳥類已經先行占有了“Helopus”這個屬名,所後就被"Helopus" zdanskyi重新命名為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屬名盤足龍(Euhelopus)的意思是“出色的濕地的腳”,我國的古生物學家因為過去認為蜥腳類恐龍的足部的只顧和趾骨是散開,像盤子一樣,所以翻譯為“盤足龍”;同時羅默認為盤足龍的特徵獨特,所以建立了一個新的亞科——盤足龍亞科(Euhelopodinae),當時歸入腕龍科(Brachiosauridae),後來也有人把盤足龍亞科歸入圓頂龍科(Camarasauridae)或者馬門溪龍科(Mamenchisauridae)的,我國一些老一輩的古生物學家目前多同意盤足龍亞科歸入圓頂龍科;劍橋大學的阿普徹奇(Paul Publication Upchurch)在1995年進一步提出了盤足龍科(Euhelopodidae),並認為在中國中侏羅統到白堊系發現的大量的長頸椎蜥腳類恐龍都屬於這一支系(Upchurch, 1995, 1998)

但是威爾遜(Jeff Wilson)和塞里諾(Paul Sereno)等人認為盤足龍的頸椎神經弓和肩帶結構十分進步,所以應該屬於巨龍形類;而峨嵋龍(Omeisaurus)的頭骨,掌骨,腰帶和距骨的特徵過於原始,並不屬於新蜥腳類恐龍(Neosauropod),和盤足龍關係很遠,目前很多學者都同意這種說法(Wilson et Sereno, 1998,1999,2000, Wilson, 2002,Ksepka et Norell, 2006),所以我們在這裡也把盤足龍作為巨龍形類恐龍進行描述

因為盤足龍的化石只發現了頭骨,大部分頸椎,肩帶,前肢,背椎,腰帶和後肢等,所以我們對它的了解也主要是這些,至於尾巴的形態只能推測。盤足龍的頭骨和圓頂龍的比較接近,都屬於比較粗壯而高的類型,而且鼻孔也很大,牙齒也都屬於粗壯的勺形齒;但是盤足龍的頭骨比圓頂龍的要長一些。盤足龍的頸椎很長,而且數量很多,有十七個,估計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後部頸椎的神經棘低,而且分叉。盤足龍的肩帶很發達,肩臼窩很淺,中部形成一個斜面,後肢較短,所以古生物學家推測盤足龍的前肢很可能很發達;因為前肢很長,所以盤足龍不用把脖子抬得太高就可以吃到高處的樹葉

巨龍形類(Titanosauriformes)恐龍屬於蜥腳次亞目(Sauropoda)真蜥腳類(Eusauropoda)新蜥腳類(Neosauropoda)大鼻龍類(Macronaria),和圓頂龍科(Camarasauridae)是姐妹群;巨龍形類主要包括腕龍科(Brachiosauridae),盤足龍科(Euhelopodidae)和巨龍類(Titanosauria)。巨龍形類包括很多著名的恐龍,比如坦尚尼亞上侏羅統的坦達古魯層(Tendaguru Beds)地層發現的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Giraffatitan) brancai or Giraffatitan brancai),我國山東省上侏羅統或下白堊統的蒙陰組(Meng-Yin Formation)地層發現的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阿根廷下白堊統的里約利邁河組(Rio Limay Formation)地層發現的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我國河南省的蟒川組(Mangchuan Formation)地層發現的汝陽黃河巨龍(Huanghetitan ruyangensis)等

巨龍形類的特徵包括沒有前眶前孔;上頜骨與前上頜骨的接觸面呈棒狀;齒骨的多面陡峭。前棘突板;頸椎普遍被加長;背椎氣腔化;背椎和前部尾椎神經弓只比椎體略窄;前段的背肋寬廣,呈板狀;中後部尾椎神經弓位於椎體的前面;脈弧不分叉;中後部脈弧向後彎曲。肩臼窩向前腹側和內側傾斜;掌骨最長超過脛骨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第一指爪縮小或消失。股骨骨幹近端三分之一處側向突出翻轉;恥骨的坐骨關節面較為縱深;恥骨突前的腸骨板明顯高於其後的腸骨板等(Wilson, 2002,Upchurch et al., 2004,Wilson, 2005,Mo et al., 2006)

巨龍形類最早出現在中侏羅世或晚侏羅世,不過進入白堊紀後才變得十分繁盛,而且是白堊紀,特別是晚白堊世最主要的蜥腳類恐龍。近來對南方岡瓦納大陸和我國發現的巨龍形類,特別是一些巨龍類的研究徹底掃除了比如“蜥腳類進入白堊紀後逐漸被鳥臀類取代並滅絕”等人們過去對蜥腳類的一系列錯誤認識,我們現在知道不僅僅是巨龍形類,在白堊紀還有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和叉背龍科(Dicraeosauridae)等很多其他的蜥腳類恐龍,而且它們一直是南方岡瓦納大陸最主要的植食動物,並且其中一部分甚至可能侵入或者起源於北方勞亞大陸,和鳥臀類競爭。國外的白堊紀的巨龍形類主要分布在南方岡瓦納大陸的南美洲,印度,非洲北部,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和南歐,也有部分化石發現於北美洲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南部

我國系統的進行巨龍形類研究起步較晚,一方面是因為早期發現的材料較少,另一方面是過去國內的分類體系和材料更新受到最新研究的影響比較小,所以一些錯誤的觀點和陳舊的認識沒有得到及時更新;但是最近在我國的吉林省,遼寧省,山西省,河南省,甘肅省,廣西省和浙江省等地發現了一些巨龍形類的材料,雖然這些材料也都大多並不完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對了解巨龍形類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白堊紀時期東亞的生態環境的重要的材料

簡介

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是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蜥腳次亞目(Sauropoda),(Euhelopodinae),盤足龍屬(Euhelopus)的一個種。植食性,體長約13米,體重約20噸,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羅紀晚期。化石發現於中國。盤足龍是中等體型的蜥腳類恐龍,頸部和尾部都比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