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歷史的終結

第二篇“當代帝國主義”及其形成:帝國主義發展的新形態和新階段 “當代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其特點 而“帝國主義”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

基本信息

作 者:王金存 著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版 次:1
頁 數:381
字 數:406000
印刷時間:2008-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9702079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旨在論述當代帝國主義的形成、主體內容和發展趨勢。以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為引子,在通讀《列寧全集》新版60卷的前40卷基礎上,對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帝國主義時代的形成與終結、當代帝國主義的定義、形成及其經濟基礎的演變(國家壟斷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和發展環境的變化和發展態勢做了較為系統深入的論述和梳理,是一本用馬列主義立場方法全面考察當代新型帝國主義來龍去脈的書。
全書沒有迴避那些難以論證的理論問題,從對於已成為人們習見的誤讀的觀點準確的清理入手,重新回到列寧觀點的源頭,結合這幾十年的實際史實,對列寧的觀點進行了較為準確的解讀,適宜學者、有一定專業背景的學生、廣大對國際政治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王金存,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曾研究蘇聯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問題,後研究國際戰略問題。出版過專著多部,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軟科學)二等獎等。

目錄

導言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研究當代帝國主義問題的指南
一 列寧研究帝國主義問題的方法論特點
二 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基本觀點和結論
三 列寧帝國主義論的時代意義
四 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幾個現實認識問題
五 本書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第一篇 帝國主義時代的形成與終結:二戰後傳統的殖民型帝國主義的消亡
第一章 “帝國主義時代”及其形成:基本概念簡釋
一 “帝國主義”與“帝國”並非同義語
二 列寧之前形形色色的帝國主義觀
三 列寧“帝國主義”概念的特有內涵
四 堅持列寧帝國主義概念的現實意義
五 馬克思主義“時代”概念的特有內涵
六 如何理解列寧“帝國主義時代”這個概念
七 帝國主義時代形成的主要標誌
第二章 世界社會主義革命與帝國主義時代的終結
一 如何認識“帝國主義時代”與“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關係
二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對帝國主義時代的初次衝擊
三 世界社會主義體系形成:帝國主義時代的終結
四 如何認識帝國主義時代終結後現時代的性質
第三章 世界殖民體系瓦解與傳統帝國主義消亡
一 如何估價殖民地在帝國主義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二 什麼因素造成了世界殖民體系瓦解
三 老牌殖民帝國的沉淪與掙扎:大英帝國的覆滅
四 殖民型帝國主義消亡和帝國主義時代終結的主要標誌
第二篇 “當代帝國主義”及其形成:帝國主義發展的新形態和新階段
第四章 “當代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其特點
一 如何理解“當代帝國主義”這個概念
二 如何認識當代帝國主義的性質和特點
三 關於當代帝國主義的社會經濟本質
四 如何認識當代帝國主義形成的歷史意義
第五章 “美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其演化
一 美帝國主義的起源及其特點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帝國主義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帝國主義
四 以美國霸權主義為代表的當代帝國主義的發展階段
第六章 當代帝國主義的內涵及其實現方式
一 當代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手段的基本特點
二 當代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經濟手段
三 當代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政治手段
四 當代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思想文化手段
五 當代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軍事手段
第三篇 當代帝國主義經濟基礎的變化:國家壟斷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七章 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興盛與衰落
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由來
二 列寧之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三 西方國家推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四 20世紀80年代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何走上了下坡路
五 如何認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盛衰及其對當代帝國主義的影響
第八章 戰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一 如何認識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現階段的性質
二 資本國際化歷程與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起源
三 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和階段
第九章 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基本標誌
一 新自由主義和全球主義泛濫: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的思想理論支柱
二 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的空間條件
三 跨國公司的大發展: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的新型依託力量
四 信息化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的新技術支撐
五 全球經濟生活新主宰的形成: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的制度保障
第十章 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與當代帝國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
一 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否改變了帝國主義的社會經濟本質
二 帝國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是否更加牢靠和穩固了
三 帝國主義是否走上了“超國家”或“非國家”道路
四 帝國主義的社會階級基礎發生了什麼變化
五 當今世界是否已經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跨國資產階級”
六 當今世界是否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政府或跨國政權
第四篇 當代帝國主義發展環境的變化: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對帝國主義的挑戰
第十一章 資本主義的世界擴張與經濟全球化的性質和發展趨向
一 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
二 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化嗎:關於全球化性質的兩元論
三 如何把握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特點
四 究竟誰是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的主導者
第十二章 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主義與開發中國家的經濟主權
一 全球主義者鼓吹的國家主權消亡論:帝國主義者的圖謀
二 國家主權的兩重性:相對性和絕對性
三 國家經濟主權演化的雙向性:弱化趨向與強化趨向
四 國家經濟主權的讓渡與維護:開發中國家絕不會拱手讓權
第十三章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一 經濟全球化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處境和地位
二 全球化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矛盾的加劇
三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國際擴散
第十四章 世界格局多極化對當代帝國主義的挑戰
一 如何理解世界“多極化”這個概念
二 世界多極化的歷史必然性
三 當今世界多極化的新主體和新構成
四 當今世界多極化的新內涵和新目標
五 多極化與單極化較量的基本態勢和動向
第五篇 蘇東劇變和蘇聯解體後當代帝國主義的發展態勢:美國霸權主義的膨脹與衰落
第十五章 “布希主義”的形成與美國霸權主義膨脹
一 “布希主義”產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內涵
二 “布希主義”的國際關係特點——“單邊主義”
三 “布希主義”的軍事戰略特點——“先發制人”
四 “布希主義”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特點——“自由民主價值觀”
五 “布希主義”的戰略目標——構建美國式的新帝國秩序
第十六章 美國霸權主義膨脹的實力基礎和現實表現
一 美國霸權主義膨脹的實力基礎
二 美國霸權主義膨脹的理論支撐
三 美國霸權主義膨脹的實踐表現
第十七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衰落與帝國主義歷史的終結
一 “9·11”事件:美國霸權主義膨脹的沸點與拐點
二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霸權主義的強點與弱點
三 美國霸權主義由盛轉衰的原因:歷史發展的邏輯
四 螺鏇式下降:當代帝國主義發展的基本態勢

部分章節

第一章 “帝國主義時代”及其形成:基本概念簡釋
本書的中心任務是,考察二戰後“當代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把握這種新型帝國主義的來龍去脈,本篇擬對它的前身——列寧時期的傳統的“殖民型帝國主義”的形成和消亡過程做些回顧和分析;而本章作為全書的開篇緒論,則先對本篇乃至全書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集中做一簡略詮釋。在這些概念中,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著作中多次提到的“帝國主義時代”這一概念居核心地位。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由“帝國”、“帝國主義”、“時代”等諸多術語組成的複雜體系,而這些概念和術語在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的筆下均有特殊的質的規定性,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一 “帝國主義”與“帝國”並非同義語
“帝國主義”如今已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普通術語。但在一百年前,如何理解和解釋這一術語的內涵和性質,卻是列寧與資產階級以及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各種機會主義、改良主義、修正主義者激烈爭論的。至今,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或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典籍對“帝國主義”一詞的解釋仍有很大差別,反映了它們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認識和立場。
在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帝國主義(im—perialism)”一詞做了這樣的闡釋:“一國在本國領域之外違反當地人民的意願而對其實行控制的政策。這種政策使統治國得以為其本身的利益而開發從屬國的資源,從屬國不僅為帝國主義強國的工業提供初級產品,而且成為其製成品的當然市場。文化帝國主義則利用文化(如美國通過其影片和風尚等)支配其他社會。現代帝國主義多用偽裝作掩護,如蘇聯常以所謂‘友好條約’援助他國,實則控制它們的經濟和命運。”英國《劍橋詞典》把“帝國主義”一詞定義為“一個國家有很強的實力或對其他國家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在政治和經濟事務中”。《美國傳統詞典》把“帝國主義”描述為“通過占有領土或對其他國家建立經濟和政治霸權來擴大一國權威的政策”。《韋氏網上詞典》對此詞的解釋是:“一個國家為擴大實力和控制範圍所採取的政策、行為和主張,尤指占有領土或間接控制其他地區的政治經濟生活;廣義:擴張或施加力量、權威和影響。”
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百科詞典》對“帝國主義(HMrIepHana3M)”一詞做了這樣的闡釋: “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和最後階段,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壟斷集團的出現,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中指出了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特徵及其歷史地位……”之後,該條目根據列寧的思想用了近千字闡述了帝國主義的實質和內涵。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我國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專家于光遠等主持編寫的《科學社會主義百科全書》對“帝國主義”條目的解釋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也是資本主義的最高與最後的階段。”之後,闡述了“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等列寧所論述的內容。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主編的《政治經濟學辭典》對“帝國主義”這個條目做了這樣的闡釋:“自由資本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向帝國主義過渡的。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到1898~1914年間先在歐美後在亞洲最終形成了。當時新舊兩大陸出版的經濟和政治著作已經愈來愈多地使用‘帝國主義’這個概念。”對於“帝國主義”一詞的內涵,該條目引述了列寧關於帝國主義腐朽性、寄生性和垂死性以及帝國主義五大經濟特徵的論述。
由以上的引文我們可以看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典籍對“帝國主義”一詞的闡釋,著眼於帝國主義的表征或一般表現,絕口不談它的實質及其與社會經濟制度的關係。而社會主義國家的典籍對這一術語的闡釋,均來源於列寧關於帝國主義論的思想,主要著眼於其產生的根源、社會經濟本質及其與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關係。恰恰是這兩種不同的著眼點和觀念,反映了列寧關於帝國主義思想的特有內涵及其與資產階級以及社會主義運動中各種機會主義、改良主義觀念的區別。
國內外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帝國主義”這個概念還是在19世紀中後期的歐洲國家殖民開發時期出現的。據霍布斯鮑姆的看法,帝國主義一詞在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直到19世紀90年代才“突然變成一般用語”。在列寧以前,“帝國主義”一詞究竟是何年、何人最先提出的,其含義為何,至今仍找不到權威性的出處。總之,它的出現和流行是相當晚的事,以致“帝國主義”這一重要的政治經濟學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述中仍未出現。這說明,“帝國主義”一詞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尚未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們更為經常和普遍地採用“帝國”一詞來說明“帝國主義”這個概念所要表達的意思。但“帝國”與“帝國主義”是兩個概念,二者有聯繫,也有區別。
“帝國”早就存在,它是伴隨著國家這個地域行政建制的出現而產生的,歐洲在奴隸社會就有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在封建社會又有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等。而“帝國主義”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例如,上述《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帝國(Reich)”一詞的解釋是:“德語中對神聖羅馬帝國的通稱。第二帝國指1871~1918年間的德意志帝國。第三帝國為1933~1945年間納粹德國的正式名稱。”《蘇聯百科詞典》對“帝國”一詞的解釋是:“以君主、君王、皇帝為元首的國家(如俄羅斯帝國、不列顛帝國)。帝國一般都有殖民地。”《現代漢語詞典》對“帝國”一詞的解釋是:“一般指版圖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國家,如羅馬帝國。沒有帝王而向外擴張的國家,有時也稱為帝國,如希特勒時代的帝國叫第三帝國。”
由上可見,與“帝國主義”這一已高度政治化的現代術語不同,對於“帝國”這個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歷史的名詞,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典籍的解釋,都是大同而小異,沒有原則性的差別。美國學者科林尼克斯在剖析當今美國“新帝國主義”的同時指出,即使在美帝國主義之前的傳統的帝國主義,也可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類。“廣義的帝國主義,指強國對弱國的控制和支配。這個概念對古希臘和現代的美國都同樣適用。狹義的帝國主義是基於馬克思主義,而且把帝國主義定位於資本主義體系的發展之中。明確地說,帝國主義是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壟斷資本主義。”這位學者用“廣義”與“狹義”來區分馬列主義的帝國主義概念與西方人士所用的概念頗為別致,但這種說法顯然並未反映出二者之間的原則性區別。
除了上述時間或時代背景上的差別之外,“帝國”和“帝國主義”在性質和內涵方面也有重大區別。對於這一問題,國內外的研究者有不同的闡釋。例如,美國學者漢斯·摩根索認為,帝國主義是“旨在推翻現狀,根本顛倒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強權關係的政策”;塔拉克·巴爾卡維和馬克·拉菲認為,“帝國概指一種政治實體,而帝國主義是一種外交征服、統治政策”;等等。我國學者劉阿明以及沈丁立等的新著則認為:“一般說來,帝國具有超強的實力和充足的資源,自身比較安全,在對外關係上願意甚至追求採取與其實力相當的政策,這樣便不可避免地會走上帝國主義道路。”“帝國必將追求帝國主義對外政策,而實施帝國主義對外政策的卻並不一定是帝國。帝國主義是帝國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中外學者對“帝國”和“帝國主義”概念的上述種種闡釋,雖然是在不同年代、為了不同目的而提出的,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他們都從外對政策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帝國主義問題,都把帝國主義理解為是一種統治者的“政策”。應該說,對帝國主義的這種理解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即帝國主義都是與侵略擴張相聯繫的,在殖民主義時期,都是與爭奪和占領殖民地相聯繫的;不侵略擴張,不占領和掠奪殖民地,就不會成為帝國主義。這一點的確表明了“帝國主義”與“帝國”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但是,對帝國主義的這種認識並不全面,並未反映帝國主義的本質。而且,是僅僅把帝國主義看成資本主義國家當權者推行的一種政策,還是揭示它與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的內在聯繫,恰恰是當時列寧與工人運動中的種種機會主義者特別是與考茨基爭論的一個焦點。
二 列寧之前形形色色的帝國主義觀
正如我們在本書的《導言》中所指出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面對動盪不安、錯綜複雜的世界形勢,如何認識和對待帝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戰爭,是當時世界各國、各個階級、各種政治勢力特別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普遍關注的問題。正因如此,當時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歐洲,出現了一系列論述帝國主義問題的著述,它們代表或反映了不同階級和政治勢力的觀點、願望和利益。列寧有關帝國主義的理論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並且是在研究、分析、吸收和批判已有的相關著述基礎上提出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把握列寧有關帝國主義思想的內涵及其特點,有必要先對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發表前已有的一些主要著述做些概略介紹。
1902年,英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約·阿·霍布森出版了《帝國主義》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對帝國主義進行政治經濟分析的著作。該書指出:帝國主義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體系內部的失調。一方面,資本過度積累,生產急劇擴大;另一方面,人民民眾一貧如洗,國內市場相對狹小。因此,過剩的資本不得不投到國外。這就是帝國主義形成的根源。很明顯,霍布森這種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馬克思主義奠基人在《共產黨宣言》中揭示的資本主義世界擴張思想的影響和啟示,雖然他並非馬克思主義者。但是,霍氏的著述也有獨到之處,這就是他在分析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體系之間的聯繫時,特彆強調了金融資本的作用和地位。他認為正是金融資本成為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各種力量的推動者和組織者,成為帝國主義的核心力量。他說:“金融資本精於謀劃且力量集中,這是帝國主義興盛的條件。”霍氏對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內在聯繫及其社會經濟特點的這種分析,對當時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產生了很大影響。對該書,列寧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列寧於1916年出版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第一頁一開頭就寫道:“1902年,在倫敦和紐約出版了英國經濟學家約·阿·霍布森的《帝國主義》一書。作者所持的是資產階級社會改良主義與和平主義的觀點。”“但是,他對帝國主義的基本經濟特點和政治特點作了一個很好很詳盡的說明。”
1910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奧地利社會民主工黨、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領導人之一R.希法亭出版了《金融資本》一書。該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研究了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出現的各種新現象,特別是深入剖析了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得出了諸如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是金融資本的時代、金融資本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統治、金融資本是經濟和政治權力集中到資本寡頭手中的最高階段、資本輸出必然加劇殖民地的矛盾和民族反抗、對金融資本和帝國主義的答覆只能是社會主義革命等重要結論。這些結論對於認識帝國主義的性質是有益的。列寧對希法亭的這一著作也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並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了希法亭書中的一些資料,但同時也指出了該書的一些錯誤和不良傾向。列寧說:“雖然作者在貨幣理論問題上有錯誤,並且書中有某種把馬克思主義同機會主義調和起來的傾向,但是這本書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希法亭這本書的副標題)作了一個極有價值的理論分析。”該書的主要缺點是,在研究金融資本時,不是從帝國主義的最主要的經濟特徵即生產過程的集中和壟斷的產生開始,而是從信用和貨幣開始,由此忽視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世界的瓜分,忽視了帝國主義的寄生性、腐朽性以及帝國主義與機會主義的聯繫。
1913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德國社會民主黨左派領袖和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R.盧森堡發表的《資本積累論》,集中分析了資本積累的實現過程,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掠奪殖民地和對外擴張的反動政策。在以後發表的文章中,她對考茨基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對於盧森堡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立場和行動,列寧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她關於在純粹資本主義社會中剩餘價值的資本化部分是不可能實現的,它只有依靠非資本主義的環境即農民和手工業經濟才能實現這一觀點,則受到列寧的批評。
1914年,德國和國際工人運動的活動家、第二國際的理論家考茨基發表了《帝國主義》一文,隨後又發表了《民族國家、帝國主義國家和國家聯盟》和《兩本論述重新學習的書》兩篇文章,這些文章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超帝國主義”思想和主張。其基本觀點是:帝國主義只是金融資本所採取的一種與其經濟本質並無必然聯繫的“政策”或“方法”;帝國主義的武力政策,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並非必不可少;如果資本的擴張不採用暴力方法,而是通過和平和民主途徑,就會實現得更好;如今正是資本主義本身受到了帝國主義政策的嚴重威脅;因此,“任何一個有遠見的資本家今天都要向他的夥伴們大聲疾呼:全世界資本家聯合起來”;“從純粹經濟的觀點看來,資本主義不是不可能再經歷一個新的階段,就是把卡特爾政策套用到對外政策上的超帝國主義的階段”;“這樣,聯合起來的國際金融資本對世界的共同剝削將代替各國金融資本間的相互鬥爭,資本主義將步入一個新時代。”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