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犢鼻褌

布犢鼻褌

阮鹹字仲容,陳留尉氏人。 阮鹹為人放誕不拘禮法,為當世所譏。 《晉書·阮鹹傳》中,就有一個“阮鹹曝褌”的故事。

詞語來源: 見 《晉書·阮鹹傳》
阮鹹在庭院裡褂了一條寒酸的布犢鼻褌,這是他經常穿的,並非華貴的衣物,指破爛的衣物。
阮鹹字仲容,陳留尉氏人。晉始平太守。魏武都太守阮熙之子,步兵校尉阮籍從子,阮瞻、阮孚之父。晉人所稱的“竹林七賢”之一,是七人中最少受關注的一位。存世的阮鹹生平事跡甚少,散見於世說新語、晉書和一些類書中。
阮鹹年齡比王戎稍長,在竹林七賢中是第二小的。阮鹹少有夙惠,曾與叔父阮籍一同飲酒宴遊。歷仕散騎侍郎.山濤曾舉薦阮鹹為吏部郎,評之曰:“(鹹)清真寡慾,萬物不能移也。”武帝以其崇尚虛浮之談、嗜酒如命為由不用。
阮鹹為人放誕不拘禮法,為當世所譏。阮鹹私幸其姑母家的鮮卑婢女。後來阮鹹的母親去世,阮鹹服喪,姑母也要回夫家去。起初姑母答應將此婢女留下,但離開時又私自把她帶走了。當時阮鹹正在會客,聞之借客人的驢子去追。追上後還穿著喪服與婢女共騎一頭驢子回來,說:“人種不可失”。阮孚即阮鹹與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當時風俗,阮氏各家都把華貴的衣物拿出來晾曬。唯獨阮鹹在庭院裡褂了一條寒酸的布犢鼻褌。別人問他,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兒。”
阮鹹不喜與人結交,只喜與親族一起飲酒弦歌取樂,尤其與從子阮脩意氣相投。曾與族人群聚飲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飲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幾個人圍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時有一群豬也來尋酒喝,阮鹹便跟在豬群的後面共飲。
阮鹹善彈琵琶,精通音律。據說阮鹹改造了從龜玆傳入的琵琶,後世亦稱為阮鹹,簡稱阮。中書監荀勖常與阮鹹討論音律,自嘆弗如,由此嫉恨在心,遷阮鹹為始平太守,故後人稱之為阮始平。阮鹹後以壽終,有二子阮瞻、阮孚。
阮鹹曾作律議(見<世說·術解>)。但其著作無一流傳至今。
宋人顏延年五君詠中有阮始平詩(見文選)。
阮鹹曝褌: 
《晉書·阮鹹傳》中,就有一個“阮鹹曝褌”的故事。說是阮家是個大家族,其中也有富有貧。於是一條大道的北面,就形成了高級住宅區,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道南是棚戶區,住的全是窮人。阮鹹也屬於窮人這一類的,住在道南。每到七月七日晴的時候,就把家中的衣服拿出來曬。 夏天陰雨比較多,而七月七日左右基本上雨季過去了,古人住的屋子一般不是樓房,也沒有水泥地面,防潮性能很差,衣服如果不晾曬一下,會發霉的。所以“北阮”富人們紛紛晾曬衣服,一時間花團錦繡,粲然耀眼。這既是曬衣服,也是一種變相的比富大賽。就像現在的有些同學會就如比富會一樣,到聚會時也不免比一下誰的職位高,誰開的車檔次高。 面對“北阮”那邊的聲勢,“南阮”的窮人們都自慚形穢,不敢把自家的破衣服拿出來曬,而阮鹹卻不管那一套,拿了個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褲頭子拿了一件挑了起來,也曬在路邊。人們看了,紛紛驚怪,阮鹹卻不以為然地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不能免俗,姑且這樣吧)”說來阮鹹所為,好生令人佩服。
現在好多人,都覺得自己如果沒有錢,就低人一等似的,其實有錢的未必就高貴,他穿他的名牌西服,我穿我的破牛仔褲,他開他的寶馬,我騎我的破腳踏車,那又有什麼?別先自己看不起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