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

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

“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潛射飛彈完全借鑑了“白楊”-M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機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該飛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

俄首次水下狀態試射“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俄羅斯“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核潛艇2005年12月21日成功試射

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
了一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該飛彈是“白楊-M ”洲際彈道飛彈的潛射型。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此次發射是在水下狀態下進行的,最終這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成功擊中了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此次發射是“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首次在水下狀態下進行的試射,同時也是該型飛彈飛行設計試驗過程中的第二次試射。

簡介

該飛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與液體燃料火箭飛彈相比,“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更長的待命時間,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數分鐘之內便可以發射。新飛彈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白楊”,“白楊”飛彈的發射重量為47噸,估計“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重量接近40噸。新飛彈的載荷為一枚5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為了能夠突破美國的BMD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俄羅斯在設計彈頭時採取了多項措施,如加裝防輻射及電磁干擾的防護罩,增加誘餌裝置等。另外,俄羅斯還為“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研製了分導式彈頭,一般可攜帶6枚,如果減少誘餌數量的話,攜帶分導式彈頭的數量可以超過6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彈頭段安裝有PBV(post-boostvehicle)助推系統,由它負責控制投放彈頭,這些彈頭通過自帶的慣性導航系統和“格羅納斯”(類似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定位。據俄方稱,彈頭的命中精度達到350米,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精度要低於俄羅斯其他先進飛彈的精度,如“白楊”的命中精度為21.9米。

研製製造

“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潛射戰略彈道飛彈的研製成功,使俄羅斯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大大增強,它克服了“白楊”飛彈在發射的初始階段易被美國衛星探測並遭受打擊的缺陷,可以在大洋的任何位置發射,利用潛艇的隱蔽性能,實現突然的攻擊。另外,新飛彈的研製時間要比前幾代飛彈快了2~3年,這對於俄國內洲際彈道飛彈製造業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奇蹟。

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約占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6%。5年之後,隨著“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新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陸續服役,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約占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35%。如果說“北風之神”潛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棟樑的話,那么,“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新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基石。

發射試驗

俄羅斯“布拉瓦”飛彈飛行設計試驗國家委員會主席、海軍副司令米哈伊爾·扎哈連科發射時正位於“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核潛艇上。“布拉瓦”飛彈的首次試射是在2005年9月27日進行的,當時也是從“德米特里·東斯科伊”核潛艇上進行發射的。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弗拉季米爾·馬索林此前曾表示,“布拉瓦”海基飛彈將於2007年裝備俄海軍。

完善技術

“布拉瓦”戰略飛彈由莫斯科熱力學研究所研製的,該飛彈是“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的潛射型。俄軍方正在對此種新型潛射洲際飛彈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發並對其技術逐步加以完善。該飛彈準備用來裝備將於2010年投入使用的3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每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裝備12枚“布拉瓦”飛彈,飛彈射程在8300公里以上,估計將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利用這些俄軍最先進的打擊平台,“布拉瓦”飛彈能更有效地摧毀全球任何地方的敵方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